理论教育 李斯的重要性在秦始皇的统治中

李斯的重要性在秦始皇的统治中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拿秦始皇饱受后世严厉批判的“焚书坑儒”来说,最初也是因为在秦王朝建立8年后,因为有学者的政治主张与李斯不合,李斯认为儒生以私学批评当局,非常不应该,便请求秦始皇严禁议论政治,进而又建议干脆下令烧掉民间一切带有政治色彩的书籍。盛怒之下,秦始皇遂下令把他们全部活埋。在李斯协助之下,秦始皇首先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再设县,所有地方官都由中央任免,终结了过去诸侯分封政治的做法。

李斯的重要性在秦始皇的统治中

我们必须说,其实秦王朝的许多政策多半是出自李斯(约公元前284—前208年)之手。

就拿秦始皇饱受后世严厉批判的“焚书坑儒”来说,最初也是因为在秦王朝建立8年后(公元前213年),因为有学者的政治主张与李斯不合,李斯认为儒生以私学批评当局,非常不应该,便请求秦始皇严禁议论政治,进而又建议干脆下令烧掉民间一切带有政治色彩的书籍

这么一来,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诸子百家的著作,几乎都被列入了应该被焚烧的名单中,最后只剩下医药、占卜和种树之类的书可以保留,想学习法令的则被告知可“以吏为师”。之前对儒生一直都还算礼遇的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于是民间藏书遭到一场浩劫。

而在焚书之后第二年,又发生惨绝人寰的“坑儒”事件,起因也是有儒生批评秦始皇经常派遣很多方士到处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做法不当,秦始皇知道以后大怒,为了查出到底是谁胆敢批评自己,就把京城咸阳的儒生全部抓来审问。这些儒生都不肯认罪,又相互指责,最后竟然多达近500人受到牵连。盛怒之下,秦始皇遂下令把他们全部活埋。

李斯是战国末年楚国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因为不甘于现状,遂去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荀子虽然是儒家出身,但是在政治上却比较接近法家的思想,研究的正是所谓的“帝王之术”。(www.daowen.com)

李斯学成之后,比较了一下当时各个诸侯国的现状,认为东方六国的实力都很弱,而他自己的祖国楚国,国君也很平庸,他无意为之效力,因此毅然决定要往西去秦国求发展。

在为期10年的统一战争中,李斯的贡献非常关键,秦王朝建立之后,63岁的李斯被任命为丞相,制定并执行了许多改革的政策,但后世之所以会把这些措施——不管是好的坏的——通通都算在秦始皇的头上,就是因为在高度中央集权之下,毕竟皇帝才是最后做决定的人。在李斯协助之下,秦始皇首先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再设县,所有地方官都由中央任免,终结了过去诸侯分封政治的做法。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个安定的环境,但所有权力当然也就全部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里,是实质上的中央集权。

焚书坑儒是“焚书”和“坑儒”两个事件的结合,这两件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