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婚姻史:贞节观的变化与秦始皇的专制统治

中国婚姻史:贞节观的变化与秦始皇的专制统治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始皇想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宗法割据势力自然使他感到棘手,但是建立专制统治,宗法思想又可以成为很有用的愚民手段。秦始皇这一举动更强化了宗法思想。社会对于贞节的日益重视,正是由此宗旨出发的。秦始皇重视贞节,几次刻石都曾提及。由此可见,这些禁令对男女贞节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秦统一前,男女关系比较自由,贞节观念并不很强,不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婚姻史:贞节观的变化与秦始皇的专制统治

中国有传统的宗法组织和宗法思想。秦始皇想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宗法割据势力自然使他感到棘手,但是建立专制统治,宗法思想又可以成为很有用的愚民手段。秦始皇十分聪明,他自觉地吸收宗法思想的精髓,在全社会范围里,打破了小宗法集团的格局,建立起大宗法制国家,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秦始皇这一举动更强化了宗法思想。家庭是宗法之根,因此必然要加强对婚姻制度的控制。社会对于贞节的日益重视,正是由此宗旨出发的。

秦始皇重视贞节,几次刻石都曾提及。泰山刻石说:“男女礼顺,慎尊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碣石门刻石说:“男乐其畴,女修其业。”

秦代琅玡石有关婚姻的文字

会稽刻石说:“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夫为寄豭(jiā,猪别名),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这些禁令对男女贞节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然而与之相反,我们可以从历史事实中看到,越讲贞节的时代,越是社会不贞节的时代。秦统一前,男女关系比较自由,贞节观念并不很强,不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汉代建立以后,汉因秦制,对于贞节更加提倡。秦代已有褒奖巴清寡妇事,汉更效法之。汉宣帝神爵四年,诏赐贞妇顺女帛,[1]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东汉,出现了旌表贞节的事。《后汉书·安帝本纪》云:

“元初六年二月,诏赐贞妇有节义谷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

这种名利引诱劝贞的方法极富于欺骗性,为后来历代君主惑世愚民沿用了上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