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支付主权与流通职能优化策略

国际支付主权与流通职能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的国际流通(支付)职能,是国内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扩展。与价值尺度职能不同,承担流通支付职能的货币必须是实际的货币,这就必然会产生货币的收付活动。由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在收到外币后必定要兑换成本币,而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必须先用本币兑换外币,因此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不同货币的交易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货币发挥国际流通(支付)职能的能力。

国际支付主权与流通职能优化策略

货币的国际流通(支付)职能,是国内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扩展。与价值尺度职能不同,承担流通支付职能的货币必须是实际的货币,这就必然会产生货币的收付活动。由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在收到外币后必定要兑换成本币,而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必须先用本币兑换外币,因此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不同货币的交易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货币发挥国际流通(支付)职能的能力。在国际上进行贸易或投资时,任意两种货币间都可能有兑换的需求。例如一个尼泊尔居民到智利旅游,他需要将手中的尼泊尔货币兑换成智利货币。假定世界有100种货币,则两两兑换的潜在需求有近5000种。显然,任何一家银行也不可能同时提供这么多种货币的直接兑换服务。因此,需要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货币充当各种货币间的一般等价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每3年进行1次的“全球中央银行外汇和衍生品调查”发布的数据,2013年4月全球平均每天的外汇交易量为5.34万亿美元。由于每笔交易均涉及两种货币,以单一货币计算的每天交易量为10.68万亿美元。其中,美元与其他货币交易量为4.65万亿美元,欧元与其他货币交易量1.79万亿美元,其余较大的有日元交易量为1.23万亿美元、英镑交易量为6312亿美元、澳大利亚元交易量为4617亿美元等。当月人民币的平均日交易量为1196亿美元,与上述主要国际货币存在巨大差距。

如果进一步分析各国的外汇交易情况,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更加突出。我们选取2013年4月平均日交易量占据前16位的国家和地区,按交易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瑞士、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德国、丹麦、加拿大、俄罗斯、卢森堡、韩国、中国内地。(www.daowen.com)

美元在16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日外汇交易中占87.3%(总比例200%,下同),其中最低的卢森堡为71.7%,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国际货币。欧元在17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日外汇交易中占33.5%,已经确立了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但其中比率较高的主要是欧元区国家,在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内地等地的比率相对不高。日元虽然占据了第三的位置,但主要是在日本的外汇交易中使用率很高,在其他各国中使用率均不高,在俄罗斯只有1.5%。因此,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不巩固。英镑和瑞士法郎在传统上也被视为国际货币,不过它们的使用范围远远低于美元和欧元。人民币的交易量虽然上升较快,占世界总量的2.2%,但主要发生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