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人院访问知青(2009年11月)-我的宽甸之旅

老人院访问知青(2009年11月)-我的宽甸之旅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网上联系,得知老知青刘秀琴现在在大连西岗区的一家老人院里颐养天年。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我带了三张照片去看望她。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一定是刘秀琴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当年青年点的老同学来看她了。很容易找到了这个老人院刘秀琴的精神很好三张照片使她陷入回忆自从1970年招工离开大茧一队青年点到了万宝矿,刘秀琴与同学们就几乎没有联系。

老人院访问知青(2009年11月)-我的宽甸之旅

经网上联系,得知老知青刘秀琴现在在大连西岗区的一家老人院里颐养天年。

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我带了三张照片去看望她。第一张是1997年正月我第一次去拜访她时拍的正式照。这张片子寄去了。

第二张是2001年正月我和小孙在万宝拍雪景,晚上我去看望她时拍的。这张片子就一直没寄。

第三张是一张翻拍的老照片,曾见诸许多报端,首次发表是在1998年5月的《大连日报》征文活动时。文中最后这样写道:“我认出了照片上领读的女青年是刘秀琴。她1970年第一个被招工到宽甸县里的一个国营矿山。矿上最多时有大连知青51人。去年我去回访时,仅剩她一人了。她在矿上是知青中第一个入党的,并曾担任过领导职务,后来患了半身不遂,她把青春全部献给了宽甸。”

1997年正月,我第一次去拜访她时拍的正式照。这张片子寄去了

2001年正月,我和小孙在万宝拍雪景,晚上我去看望她时拍的。这张片子就一直没寄

1998年5月31日《大连日报》第九版

大连市西岗区新起屯这个地方是老城区,但我比较陌生,我一边走一边浏览街边的景色。突然,我看到了一条巷子里的条幅,条幅上有两个字正是我要寻找的,再一细看,我要找的老人院正在这里。

如此顺利就找到了,预示着下面的一切也将很顺。

没费劲就见到了刘秀琴,她的精神状态挺好,见到我很高兴。看了这三张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不时会开怀大笑。

刘秀琴得病有三十年了,这是她的不幸。可她又是幸运的,她摊上了两个好女儿,不仅自食其力创出一番事业,还精心照顾她,把她从万宝那乡下的家里接到城里,接到大连,不仅有人照顾,衣食无忧,而且也是落叶归根。

我与刘秀琴同龄,我们这一代知青现在已步入老年。她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我在心里为她祝福,同时也在想,应该把她的近况告诉她的青年点——大茧一队青年点的同学们。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一定是刘秀琴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当年青年点的老同学来看她了。老人院里洋溢着阵阵欢笑,同室的老人们也投来羡慕的目光。

很容易找到了这个老人院(2009年11月摄)

刘秀琴的精神很好(2009年11月摄)(www.daowen.com)

三张照片使她陷入回忆(2009年11月摄)

自从1970年招工离开大茧一队青年点到了万宝矿,刘秀琴与同学们就几乎没有联系。自从1980年得病半身不遂,她就几乎没离开过万宝矿上的家。四十年了,她时刻想念青年点的同学。现在,她住到大连的老人院,她见到了老同学们。她,落叶归根了。

当年,宽甸县太平哨公社大茧一队青年点是享誉全省的先进点,有许多知青的名字经常在宣传中出现,如雷贯耳,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今天我有幸见到了他们中的几位,也是托了刘秀琴的福。

知青时代的1970年、1971年,我在挂锄农闲时出去串点,曾有愿望想去参观大茧一队青年点,可是没有实现。直到1991年夏那次周游,我才到了大茧一队。青年点早已人去楼空,但我却结交了老队长卢茂功。可以说,我追溯到了先进青年点的足迹。那一次,我还想在宽甸城里拜访当年的点长宋传凤,但直到1995年才在大连的联谊会见到。1997年正月,我到万宝专程寻访刘秀琴;1997年秋我再次访问大茧一队和卢茂功;1998年春,我去大连港拜访老点长郭永德;以后又认识了当年的教师张桂卿。再以后我与他们就没断联系,大茧一队青年点的知青战友渐成了莫逆之交。

老同学来看望,给刘秀琴一个意外惊喜
(2009年11月摄)

姐妹相见真高兴
(2009年11月摄)

老同学非常关心刘秀琴的身体
(2009年11月摄)

今天刘秀琴非常开心
(2009年11月摄)

在老照片上找到了自己(2009年11月摄)

珍贵的老照片
(2009年11月摄)

老同学的关心,一如当年(2009年11月摄)

大茧一队青年点的老知青
(2009年11月摄)

这次由于刘秀琴的缘故,我见到了久闻大名的几位,并且欣喜地在老照片上对上了号。

这一次的聚会虽短暂却非常真诚,有两位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开发区赶来的。我觉得我的收获也很大,不亚于刘秀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