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赏识:最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赏识:最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子半岁左右,我们偶然间在《晋城晚报》上,看到连载的周弘先生所著《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说,他给女儿测过几次智商,都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丝毫没有“天才”“神童”的迹象,但他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赏识,使女儿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甚至都不敢想象的境界。这种教育理念与我们内心一些朦胧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启了我们一家人互相赏识的快乐成长之旅。赏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核心理念。

赏识:最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系统而又琐碎的过程,需要父母、孩子同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长期地坚持,不断地努力。

儿子半岁左右,我们偶然间在《晋城晚报》上,看到连载的周弘先生所著《赏识你的孩子》。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教育女儿周婷婷成功经验的分享。婷婷一岁半时因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双耳失聪,但她却取得了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6岁多便能认很多汉字;10岁出版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她先后3次跳级,仅用9年便学完了中小学12年的全部课程;后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又在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周弘说,他给女儿测过几次智商,都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丝毫没有“天才”“神童”的迹象,但他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赏识,使女儿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甚至都不敢想象的境界。这种教育理念与我们内心一些朦胧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启了我们一家人互相赏识的快乐成长之旅。

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孩子,你会发现他身上每一个闪光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再微不足道,只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从中得到的成就感、愉悦感,都会促使他朝着前进的方向迈出更大的步子。相反,如果总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孩子,恐怕看到的都是他身上的缺点,并且在不断的抱怨和批评中,孩子的缺点会被放大、被强化,以至于连孩子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自然没有了向好的动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只能夸奖,不能批评。当发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时,还是应该及时指出,或给予批评的,但批评应该在肯定其整体表现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就事论事地进行批评,不能扩大化,要让孩子知道,虽然自己有不足之处,但在父母眼里仍然是好孩子,即使做错了事,父母仍然是爱他的。总之表扬或者批评一定要客观、具体、恰当、及时、真诚,要控制情绪,把握时机,绝不上纲上线、盲目扩大,这样才能达到表扬和批评的效果。(www.daowen.com)

幼儿时期我们对儿子的奖励是以奖大拇指为主的。当儿子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或者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或者是背下来一首小诗,等等,我们都会及时奖励孩子一个大拇指——竖起大拇指,很郑重地按在孩子的额头上!这样的奖励不仅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肯定,而且通过这种肢体接触,也让孩子对父母更有亲近感。

整个幼儿时期,孩子对这样的奖励的追求一直是乐此不疲的,比如回答对问题被奖了大拇指后,他就会不停地要求“再考我一个、再考我一个”。从小学到初中至高中,我们的赏识教育贯穿始终,当然,大拇指逐渐换成了一句真诚的赞扬、一个热烈的拥抱、一次饭店小搓、一次快意的旅行,等等。

赏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核心理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真的很优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