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陵剪纸:西安传统剪纸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义

高陵剪纸:西安传统剪纸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义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陵剪纸是西安剪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细腻、委婉的特点。传统剪纸作品——西王母驾鹤西游剪纸常用工具折纸搓纸钉用纸钉固定折好的纸张过年时,窗花浓缩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丧葬中,剪纸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剪纸明显有着道教、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在巫俗中,剪纸也有很多用途,高陵民间流传小孩受到惊吓,孩子的长辈剪“叫魂娃”,压在炕铺底下,边拍炕沿,边喊:“××娃,我娃回来哟。”

高陵剪纸:西安传统剪纸的艺术特点及文化意义

高陵剪纸是西安剪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细腻、委婉的特点。在剪刻技艺上有阴刻和阳刻,在作品呈现形式上有纯色剪纸、套色剪纸、点染剪纸等。剪纸时大多剪刻并用,多使用锯齿纹、月牙纹、水滴纹、圆点、鱼纹等装饰,线条流畅,画面布置得当,构图美观大方。

传统剪纸作品——西王母驾鹤西游

剪纸常用工具

折纸

搓纸钉

用纸钉固定折好的纸张(www.daowen.com)

过年时,窗花浓缩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孩子的窗户上多贴“少年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等题材的剪纸;儿媳妇的窗户上贴“康生乳母”“状元哭竹”等孝敬老人题材的剪纸;老人的房间则贴“猴寿”、戏曲人物等。有了主题,再配上生活中常见的花草虫鱼、民俗生活等剪纸,一个心中追求的五彩斑斓的小世界,便呈现于眼前。这些剪纸的图案也有受到文人和戏曲高台教化影响的痕迹。丧葬中,剪纸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大门上贴有白纸剪制的贯钱,灵阁等纸扎上装饰有流云、台阶、狮子、东王公、西王母等图案。高纸用整张的白纸接连剪制而成,这是希望亡人升天之意。这些剪纸明显有着道教佛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在巫俗中,剪纸也有很多用途,高陵民间流传小孩受到惊吓,孩子的长辈剪“叫魂娃”,压在炕铺底下,边拍炕沿,边喊:“××娃,我娃回来哟。”

久雨不停时,剪“棒槌娃”“簸箕娃”祈求天晴。

在婚礼上,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用于烘托喜庆的气氛,多选用“喜鹊登门”“鱼戏莲”“风吹乱牡丹”等图案,用隐喻、谐音、借喻等表现方式,表达对多子多福、吉祥富贵的追求。

剪纸用作绣花底样,范围也很宽泛,有袜腰花、裹肚花、枕顶花、背夹花、衣袖花、鞋面花等。图案选择较随意,有动物、花草、五毒及琴棋书画和八宝等,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