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信息技术的即时反馈评价系统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化方案

基于信息技术的即时反馈评价系统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阅读前环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找准互动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制造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反馈系统“投票问卷调查”这一功能迅速反馈出学生对该阅读主题的认知差异,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投票问卷调查”为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基于信息技术的即时反馈评价系统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化方案

(一)阅读前:以“投票问卷调查”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前的活动目的主要是激活小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实施任务的兴趣。阅读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就像开胃菜,它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整个阅读过程都变得积极而主动。在阅读前环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找准互动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制造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反馈系统“投票问卷调查”这一功能迅速反馈出学生对该阅读主题的认知差异,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

例1:在六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2 Cities 的一节阅读课中,教师首先在情境中引入本课即将讨论的两个概念:city 和country,然后通过“投票问卷调查”,对“Where do you want to live,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进行了问卷调查,愿意生活在城市和愿意生活在乡村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与两边同学进行简单的对话反馈,对方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并坚持己见,这时教师顺势引入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 故事中的两只老鼠的图片,并说:“故事中的两只老鼠也跟你们一样,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这个故事吧。”由此自然进入故事阅读。

例2:在六年级第二学期Module 3 Famous People 的阅读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本课阅读材料的主人公——一个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的照片,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man?Why and why not?”,利用“投票问卷调查”功能快速调查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喜欢他的学生、不喜欢他的学生和持中立意见的同学很快反馈出来,教师让三方学生分别谈了各自的看法和理由,然后以化解三方学生的认知差异为推动力,让学生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投票问卷调查”为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www.daowen.com)

(二)阅读中:以“测试应答”VS“抢答游戏”进行反馈评价

经过阅读前的准备,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阅读。阅读中的活动是学生运用语言和培养阅读策略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大量的可操作性强的交互性教学活动,并通过两大类型的反馈题目进行反馈:一种是全体同学都必须参与回答的基础题目,另一种是有挑战性的、体现分层教学的题目,这样既体现英语阅读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的理念。“测试应答”这一功能可以快速生成全班整体的反馈信息,而“抢答游戏”“举手回答”和“口头出题”功能则有助于学生个体信息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中根据获得的“答题错误率”和“答错题的学生名单及各选项的比例”这两种信息,优化课堂的教与学。例如:在Cities 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The Country Mouse and the City Mouse 这一故事设置了很多关于what,where,when,who 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细节的题目,当学生会回答这一类基础性题目时,表明他们已掌握了故事内容。而在快速浏览完故事第一段进行的抢答题目“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two mice?”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skimming 快速获取信息的阅读策略。在阅读完故事后回答“Will the country mouse go back to the city?Why or why not?”这种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个别学生可以通过“举手回答”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一类题目不影响学生对整体篇章的理解,但通过回答这类型的题目,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表达。

课堂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和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动态生成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决定相应的后续教学:如班上85%左右的学生答对的题目,教师可以请回答错误的学生说想法,进行个别辅导;50%左右的学生答对的题目,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出错多的题目,教师必须要详细讲解该题,并进行再次反馈,确保学生对题目的掌握。基于这种相互的反馈评价,不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且教师对教学的中问题也能及时得到发现,并当即采取应对措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