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疆地区新石器遗存的探察
典型的新石器遗存,在新疆尚未得到明确辨认。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有一种意见将新疆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划分为细石器、磨制石器和彩陶3种文化类型。[20]
细石器遗存在新疆广泛分布,在帕米尔高原的山前地带、昆仑山北麓、天山南麓的罗布泊、吐鲁番盆地、哈密和北疆均有发现。重要的地点有哈密七角井、乌鲁木齐柴窝堡、吐鲁番阿斯塔那;此外,在木垒县、疏附县、尉犁县、罗布泊等地也有发现。其中,柴窝堡地点采集的石器达600多件,包括石核(船底形、楔形、圆锥形等)、石叶、石片、刮削器、雕刻器、石镞等;还有少量打制的粗大石器。据认为,其年代可能早到距今约10000—2025年左右。也有人认为应当属于旧石器晚期文化。(https://www.daowen.com)
随着近年来田野考古资料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曾经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数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彩陶,并且大都与铜器或铁器共存,而大量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又不早于公元前2025年,证明它们并不是都属于新石器时代。许多被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或墓葬,实际上应属于青铜时代或铁器时代。根据新的资料,推测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有吐鲁番阿斯塔那、尉犁县辛格尔和罗布泊周围、疏附县乌帕尔、木垒县伊尔哈巴克以及哈巴河县的额尔齐斯河畔等。[21]上述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均有打制石器和石片石器,同时还有磨制石器和陶器,但大多是调查和采集的遗物,需要更深入地开展工作。
有的学者鉴于在金属工具开始大量使用之前,新疆存在一个以广泛使用细石器工具为标志的、以狩猎采集经济为特点的发展阶段,认为可以把新疆史前文化遗存划分为旧石器时代、细石器时代、金属器时代3个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