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葡萄酒起源与发展史:从东方文明到地中海区域

葡萄酒起源与发展史:从东方文明到地中海区域

更新时间:2025-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葡萄酒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但是,葡萄酒的历史却是随着东方文明一起出现的,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料记载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考古发掘来判断,葡萄酒应该发源于中东地区。葡萄酒被传入希腊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希腊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这是葡萄酒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张。由于教会的努力,葡萄不仅在地中海地区普遍种植,而且被带往北部天气严寒、葡萄生长比较困难的地区,竟促成了寒冷气候地区葡萄酒业的发展。

有关葡萄酒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但是,葡萄酒的历史却是随着东方文明一起出现的,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料记载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上古时代

探寻葡萄酒的起源,需追溯至远古时期。虽然确实的年代已难考定,但据推测,早在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之前,人类就已经养成了饮葡萄酒的习惯。

据考古发掘来判断,葡萄酒应该发源于中东地区。考古学家曾在大马士革附近的古遗址区挖掘出一个2025年前的葡萄压榨器,从而推测出当时中东地区的人可能已懂得粗制葡萄酒。到了公元前2025年,苏美尔人就已经开辟出人工灌溉的葡萄园,并与其他许多地区开始进行葡萄酒的贸易。

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后来被传到埃及,并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作为灵魂升天及沟通天神的工具,它因此代表生殖、死亡和死而复生等多重的宗教意义,神庙内经常刻绘着葡萄丰收的壁画。当时葡萄酒的产量非常稀少,只有少数的贵族才能享用,所以品尝葡萄酒又象征着拥有政治权力,在埃及法老王图坦卡门的陪葬品中,就发现了数十个装了葡萄酒的双耳陶土瓶。由此可知,发展到这个阶段,葡萄酒已不再是单纯的酒精饮料,而且具有了浓厚的宗教与政治意义。

葡萄酒被传入希腊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希腊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据考古发现,古希腊人以陶土和木质的密闭容器来盛装发酵的葡萄汁,待新酒开封时,众人聚集一起开怀畅饮,歌舞同欢。古希腊人嗜酒如命。公元前8世纪,希腊帝国开始对外扩张,葡萄酒酿造技术也随之迅速传播到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等地。这是葡萄酒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张。

公元前5世纪,罗马帝国兴起并逐步向外扩张。罗马人如希腊人一样酷爱饮葡萄酒,罗马人在所到之处广种葡萄,酿制葡萄美酒。于是随着罗马军队南征北讨,葡萄酒也香飘欧洲各地。罗马人除了将葡萄种植技术推广到欧洲各地,大幅度增加葡萄的产量外,还开始致力于提升葡萄的品质,包括记录种植的情形、研究不同品种葡萄的培育方法、探寻与收成相关的气候因素和地理条件,同时他们也已知道如何酿制迟摘型的葡萄酒。

(二)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葡萄酒的发展上,基督教会便扮演起承前启后的角色。对于基督教而言,葡萄酒是耶稣宝血的象征,所以,在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中,葡萄酒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力量对葡萄园的建立和维护有很大的帮助。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和鉴别葡萄酒。他们已经意识到,葡萄酒在世界上意味着豪华和舒适的享受。几个世纪里,他们拥有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葡萄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葡萄酒的风格也是慢慢从此演变而来的。

由于教会的努力,葡萄不仅在地中海地区普遍种植,而且被带往北部天气严寒、葡萄生长比较困难的地区,竟促成了寒冷气候地区葡萄酒业的发展。新大陆发现之后,更是将葡萄的种植和酿造带往世界各地。此外,由于教会组织庞大,有各类专门人才投入葡萄种植和酿造的研究,为日后葡萄酒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https://www.daowen.com)

当时十分著名且势力庞大的两个教会——本笃会(Benedictine)和西多会(Cistercian)是在葡萄酒的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两个教会。本笃会拥有并经营庞大的地产,这些地产多半用来种植葡萄以供酿酒,所酿的酒除了供修士自用外,也向大众销售。由于有不少专业人员投入葡萄的种植与酿造等方面的研究,教会的葡萄园因此日益蓬勃,成为高效率的农业组织与技术革新的楷模,奠定了日后对葡萄酒科学研究的基础。西多会到12世纪已经发展成天主教势力最大的修会,拥有大量的修道院,他们婉拒封地领主或农民的奉献,强调田园劳动,但忽视学术研究,所以西多会对葡萄酒的贡献,主要是在德国、法国等地区不断地开发葡萄园,而在葡萄的种植与酿造等技术改良上贡献较少。

当时在天主教内,除了本笃和西多两会对葡萄酒的发展有大功之外,唐·佩里尼翁修士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佩里尼翁修士对葡萄酒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发现了酿造香槟酒的秘方。唐·佩里尼翁发现葡萄酒进行第二次发酵时,如果处在密闭的空间,会使因发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酒中,葡萄酒就会冒出细致的气泡,饮用时口味也更佳。其后他又从西班牙引进软木塞来封瓶,并且设计用铁丝圈来固定软木塞。他还辟建深邃的酒窖,防止酒瓶爆裂。经过唐·佩里尼翁这一连串技术改良,香槟酒才渐渐普受世人喜爱。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上的控制权落入经商致富的中产阶级手中,整个欧洲的重心由地中海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属于欧洲文化重要部分的基督教,也随着欧洲移民传布到各殖民地。基于宗教上的需要,欧洲移民于是在各殖民地自行生产葡萄酒。

(三)近代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根深蒂固的殖民帝国,移民数量接近20万人,为了酿造基督教作弥撒时用的葡萄酒,开始在智利、阿根廷及墨西哥等地试种葡萄,但规模非常小。

17世纪以后,瓶装葡萄酒的出现开始改变了欧洲几乎所有的上等葡萄酒的风格。

19世纪后半叶,从美洲传入的根瘤蚜虫病几乎将欧洲的葡萄园摧毁殆尽,直到果农将欧洲葡萄嫁接在美洲葡萄的根茎上,根瘤蚜虫的危害才得以解决。由于根瘤蚜虫引起的惨痛教训,欧洲人开始对葡萄进行科学研究,其中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成就最大。他不仅在2025年发现酒精发酵原理,还完成了有关葡萄酒的成分、老化及变质等研究。借着学术上的新发现,加上诸如改进葡萄的选种、新品种的培育、酿造技术多方面的提高,葡萄酒达到了现代的标准。

根瘤蚜虫引起的世纪大灾难,还为葡萄酒催生了一项重要的制度,法国和德国政府制定了葡萄酒的分级制度及保护法令,同时还规定瓶中的葡萄酒必须与瓶上标签的文字记载一致,又立法惩罚私造或贩卖假酒。2025年,法国率先建立AOC法定产区管理系统,此系统不仅可管制葡萄酒的品质,而且详细规定了各种生产条件,促使各产区的葡萄酒保持其传统特色。完善的品质管理与分级系统,是葡萄酒的品质获得公信力的保证,法国葡萄酒也成为顶级佳酿的代名词。其他欧洲国家后来也陆续建立类似的分级制度,例如西班牙的DO系统,意大利的DOC和DOCG等系统。这些制度的建立,限定了葡萄酒无法与啤酒一样成为大量生产的工业化饮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