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香糯黏韧的黄粘米果:享受金灿灿的美食体验

香糯黏韧的黄粘米果:享受金灿灿的美食体验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片刻之后,原先白花花的糯米饭果然就变成了黄灿灿的。他把黄金糕的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会做这种米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后来人们觉得黄金糕毕竟是借来的名字,不如另取一个名字。流传至今,黄粘米果就成了客家人一种有名的风味糕点了。

香糯黏韧的黄粘米果:享受金灿灿的美食体验

很久以前,奉新西北部居住着不少因躲避战乱从中原地区逃难过来的客家人。这些客家人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吃苦耐劳,在大山深处开垦荒地,挖中药,抄土纸,一代又一代顽强地繁衍生息。

相传石溪乡桐木有个叫胡家边的小山村,村里有个后生长得浓眉大眼,腰圆膀粗,田里山上干活是把好手。由于从小丧母,家里一日三餐也是由他去鼓捣,天长日久,竟能炒出一手好菜。但因地处偏僻,二十好几岁了,他还没说上一门亲事。他经常到上富镇去卖土纸,有一次,认识了一个姑娘,也许是前世缘分,竟然一见钟情,私订了终身。可后生一时无钱托人去她家提亲,只好在心里拿定主意:以后多挖药材多抄纸,等银两筹足了再去提亲。可是就凭卖些药材和土纸赚银子去提亲,不知还要等多久,他心里不免暗暗发急。

一天,后生听人说石溪街上有个姓蔡的大户人家要请一个做糕点的厨子,而且工钱很高,他便动了心,赶紧跑去蔡家大院找管家报名。管家说:“我家老爷在广东吃了一种黄金糕,你会做吗?不会就请回吧。”后生连黄金糕的名字都还是第一次听到,只得懊丧地离开了蔡家大院。

后生走在回村的山路上,顺手扯下一把小灌木的叶片,百无聊赖地用手指不停地揉搓着,心里却一直在琢磨:那黄金糕到底是个什么做法?就在这时,他发现那些揉碎的树叶把他的手指头都染黄了,一闻,有股沁人的清香,用舌尖一舔,又有一股碱水米果的碱味。他突发奇想:自己家里有一种叫“禾子糯”的糯米,打出来的麻糍很好吃,如果用这种树叶的汁水将麻糍染黄,不就是黄金糕了吗?想到这里他拔腿就往家里跑。(www.daowen.com)

他把那种无名灌木烧成灰,用包袱皮包好,放到锅里去煮;然后又蒸了一大甑“禾子糯”米饭,待糯米饭蒸到了一定火候时,舀了几勺灌木汁水浇在糯米饭上。片刻之后,原先白花花的糯米饭果然就变成了黄灿灿的。后生和父亲搬出大石臼,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进去,像舂麻糍一样舂起来,舂好后趁热做成长条形米果。然后拿起几个往怀里一揣,拔腿就出了门。

后生满头大汗地跑进蔡家大院对管家说:“黄金糕我做来了,你看行不行?”管家连忙送了进去,蔡家老爷一尝:嗨,又韧又香,比在广东吃的黄金糕味道还要好,而且一点也不油腻。他当即留下后生在家做糕点。

第二年,后生如愿以偿地娶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他把黄金糕的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会做这种米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后来人们觉得黄金糕毕竟是借来的名字,不如另取一个名字。因这种米果颜色黄亮,黏劲十足,便给它取名为“黄粘米果”,而那种有黄色汁水的小叶灌木,自然被当地人叫作“黄粘柴”。流传至今,黄粘米果就成了客家人一种有名的风味糕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