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源地理:让消费者接触茶,解决消费问题

茶源地理:让消费者接触茶,解决消费问题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茶产业一直都不大关注大众消费者,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茶,任何一个消费者,无论身处任何阶层,对茶叶的了解都是很有限的。很多消费者对茶叶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的甚至不敢跨进装修神秘且高大上的茶叶店。要解决消费者层面的问题是非常急迫的。能做出有自己风格和档次,又让一般人消费得起的茶,才能在未来占领主流市场。

茶源地理:让消费者接触茶,解决消费问题

中国的茶产业一直都不大关注大众消费者,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茶,任何一个消费者,无论身处任何阶层,对茶叶的了解都是很有限的。很多消费者对茶叶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的甚至不敢跨进装修神秘且高大上的茶叶店。天价茶叶令人却步,故弄玄虚的“茶学”让人畏惧,很多消费者即使心中存疑,也不知该从何问起,所以形成了“不知道怎么买茶”的状况。苹果专营店也高大上,苹果产品也讲究各种门道,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愿意去逛?

还有很多消费者认为喝茶是文化人干的事,这是过去30年来茶企“误导”消费者的结果,若是30年前就开始关注到大众消费的话,说不定今天我们会像去超市买米一样去买茶。

“知乎”的用户曾一度汇集了各行业的专业精英,其中不乏学识、眼界广阔之人。然而上面很多与茶相关的提问,都显示出人们对茶的了解非常匮乏,以致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例如:对于目前有茶厂用普洱做红茶有什么看法?

要解决消费者层面的问题是非常急迫的。茶行业相关专业学术机构的研究一直没有触及这个部分。一是对这个产业的经济研究不够,仅仅停留在表面;二是对消费者的研究不够,更多的是去研究种植加工环节的问题和茶叶本身,而不去研究茶与消费者关系的问题。

普洱茶粉萃取生产车间(www.daowen.com)

当然茶行业中一小部分人也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只依赖局部的话,解决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每家茶企还是没能跳出原来的路径。比如去武夷山岩茶,每家都给你讲三个关于岩茶的故事来证明自家的茶为什么卖那么贵,套路是给你从最不好的喝到最好的,然后你认为如果我有钱,一定是买最好的,而不会去消费前面两个。从表面上看是消费者受伤,最终其实是企业自己受伤,达不到共赢,也不可持续,只会导致消费者感叹茶叶这潭水太深。其实每个价位里,都会有相对应品质的茶。就像我们不是非得吃50块一斤的进口苹果不可,10来块一斤的苹果适合我的话,其实也很好吃,茶也一样。

能做出有自己风格和档次,又让一般人消费得起的茶,才能在未来占领主流市场。就像小米手机能在竞争激烈的手机领域,切开一个小口,拥有自己的市场,其实就是抓住了一般人的心态—“我买不起iPhone,还是可以买个小米的”,而且它也让人们觉得自己是有消费主张的。所以,这个行业已经过了利润肥厚期,但降低了利润却能获得更广泛无限且可持续的市场。茶企若能那么想的话,原来做山头茶毛利90%又有什么意义?就那么点产量。现在虽然20%的毛利,但能得到的是一个巨大市场。

能让我们看到一丝曙光的是,这个行业还是有极少数人坚守不求大而全,而是生产小而精,面向普通大众,同时把供应链做得稳定,价格惠民,品质也稳定。我们希望这样的茶企能够尽快多涌现出一批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