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探究-选择与应用示例

中学化学教学探究-选择与应用示例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却没有一种是“万能”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构成因素组成。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全面有效地完成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师在方法选择与实施中要尽可能扬长避短。

中学化学教学探究-选择与应用示例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却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各自的局限性。

1.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众多,把某一种方法说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方法,过分地强调其作用,或把某一种方法说得一无是处,过分地贬低其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比如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个别教师不加任何选择的使用多媒体,以为这就是现代教育,其实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认识误区的。并非所有课程的教学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只是种辅助教学手段,绝不能为追求所谓教学现代化而放弃传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不能离开学科的科学本质去改革教学,从而弱化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2.教学方法基本构成因素的优化组合

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基本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由于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因而产生的教学法也就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学方法本身也不会一成不变,应该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学方法基本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因素的。基本构成因素各自独立,自成一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2)双因素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构成因素组成。如实验讨论法是由实验和讨论两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3)多因素的。这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构成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都采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教学方法对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一般而言,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化学教学指导思想。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树立起教学的发展观。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

其次,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树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再次,要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也应以实验为基础,应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化学环境,将有关的化学现象和过程充分地、真实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其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掌握化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质疑提问、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学科精神。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含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全面有效地完成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方法比较适宜,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意向决定的。除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思想做指导外,还要有其客观依据。这些依据就是:

(1)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地选取教法。

(2)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www.daowen.com)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一般说来,内容特点不同,具体教法也有差异。对所谓本源性知识,如概念、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索的方法比较适合。而对派生性知识,如定理等,按照教学活动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则比较适宜采取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发展水平及生理心理特点

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智能水平与潜力、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化学学习中的障碍与困难因素乃至学习风气、课堂学习表现等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是合理设计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恰当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4)学校的教学设备及条件

这是选择教法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法的选择与实施。比如没有足够套数的仪器就不能选用“学生实验探索法”来进行教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就地取材,自制教具仪器等展开教学活动。

(5)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方法的编导与执行者。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级的个体脑力劳动。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发挥。教师在方法选择与实施中要尽可能扬长避短。除此之外,课堂教法的选择还受着教学时间的制约。

4.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

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选择教学方法的客观依据和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按照一定程序对教学方法做出恰当选择与优化组合。一般程序如下:

(1)综合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具体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认知和心理状况、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这些信息。

(2)比较筛选

针对综合分析的实际与要求,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研究哪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其教学特点和特长。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过程,将其中最佳的方法筛选出来。

(3)优化组合

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从头到尾只采取一种,而往往都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从而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教师对所筛选出来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组合和实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思想品德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从中学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任务出发,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选择,有机组合,在实际运用中做到应变灵活,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