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写作教学方法:个性评价规则定制

初中写作教学方法:个性评价规则定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不同年段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班级学生的情况,对评价内容和权重进行恰当的调整来制定评价量规。

初中写作教学方法:个性评价规则定制

作文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学生很少参与其中,最终变成由老师根据自己的鉴赏水平与判断力而进行的“一锤定音”式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使作文教学总摆脱不了低效这一繁重包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学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合理采取不同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属于大势所趋。

一、科学制定分项作文评价量规

作文评价量规是对学生习作水平或等级进行评定的一套细化的标准,也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在写作评分中,通常有两种评分方法:整体评分法和分项评分法。整体评分法的评分标准是综合性的,评分者依据对作文的总体印象给作文打分。它具有关注整体、评分高效、灵活的特点,但是整体评分法不能很好地解释每篇作文的分数及作者的能力水平。比如同样是50分的作文,甲学生可能是语言表达好而组织结构较弱,乙学生则正相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希望得到学生的分数,也希望了解学生在每一个能力点上的发展情况,为教学提供具有诊断性的具体信息,以便改进教学。

我们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习作要求和《中考作文评改标准》,通过与科组老师讨论,然后细化指标、补充例文,几经修改,最终制定了作文评价量规(见附表)。该量规从“内容选择”“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书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会给出相应的分数,每一项指标又有具体的评价细则和例文进行比照。此量规附在学生每篇作文后方便评价。采用这种分项作文评价量规的目的在于,每个分数可以清晰地、直观地呈现所对应的能力水平,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而且清楚自己的作品优缺点,知道分数背后的意义;让教师明确学生作品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当然,作文评价量规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作文的不同要求与学生整体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不同年段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班级学生的情况,对评价内容和权重进行恰当的调整来制定评价量规。需要注意不同年段在能力培养要素上应该有所区别,可以通过其权重值来凸显重点。动态的作文评价量规,会更好地发挥作文评价的导向与调控功能,使量规真正适应于学生、适应于教学,从而达到促学目的。

二、探索“三评两改一交流”学生自主互动评改的操作模式

“三评”是指:总评,分评,综评(综合评价);“二改”是指:自改,互改;“一交流”是指:至少一次交流。

现在具体分述操作方法:

“三评”之“总评”是指教师对全班作文做简要的总评,并提出评改要求,告诉学生评改的重点、方向,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改。

操作方式:

1.展示“作文评价量规”,明确本次作文要求,让学生迅速进入作文评改状态。

2.教师简要分析、评价本次作文的总体情况,指明其优劣,引起学生重视。

“三评”之“分评”是指学生对自己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条评价。本环节关系作文评改的质量、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的提升。分评是要引导学生再次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不足,学会评改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根据“作文评价量规”和“总评”时指出的存在问题逐条进行对照、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操作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照“作文评价量规”的顺序依次评价。

“作文评价量规”根据作文重点确定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能够反映作文的程序,这就是评改作文应遵循的顺序。评改时按照“作文评价量规”顺序评改,有利于让学生快速掌握评改的方法,逐步形成评改的能力。

2.逐条评价。学生很难一次把所有问题都处理好。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按照“立意→选材→条理→详略→语言”的顺序去评改,将各个问题依次击破。例如评价“立意”是否恰当或者有新意时,就暂不管其他方面的问题,等评价完了“立意”后,再评价其他。

3.评价方法由“模仿”到“己用”,完成从模仿到独创。操作步骤如下:

(1)明确评价某一方面的要求。

(2)举例子展示作文评价的正反两方面,让学生比较评价,并对反面例子(病例文)进行修改,让学生明确该怎样进行评改、哪些是应该避免出现的错误。对“病文”的评价,需在“作文修改目标”后面打上相应的符号:符合本条要求打“√”,不符合本条要求打“×”,防止“综评”时忘记对本条的评价。(www.daowen.com)

(3)一一对照评价。教师依次指出本次习作中某一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醒学生按照先前列出的问题一一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指出此方面的优劣,并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修改目标”后面打上相应“√”或者“×”符号。例如评价《也是一种乐趣》“选材”这一方面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找出自己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交流。②回顾课文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材的特点,出示一些学生习作中选材成功或不成功的片段及“病文”,让学生比较分析并讨论修改。③教师概括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没注意选材的各种表现,如:没有在选材上注意“也是乐趣”,从常理上看不是享受。提醒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看选材是否恰当,评价后做上相应的记号。这样,学生就真正知道自己的作文在这一方面做得怎样;如果有问题,也就知道怎样修改了。

“三评”之“综评”就是在分评的基础上对作文进行综合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清楚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从整体着眼,总结并完善分评,发现未改好或写得不足的部分。学习评价作文的方法,提高评价能力。

其操作方法是:

1.例文综评演练。指导学生综合评价未修改前的“病文”。要求: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注意对应“作文评改目标”的顺序,让学生学会综合评价的方法。

2.综合评价自己的作文。让学生运用综合评价“病文”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文章,依据“逐条评价”把自己作文的评价情况综合起来,做出“综评”;学生综评,教师指点,完善评价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自己作文的得与失,就为后文全面而有重点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打下了基础。

“两改”之“自改”就是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的实践,改正作文中的问题,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操作方法是:指导学生依据“作文修改目标”的顺序,根据前面自己的评价,一一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部分教师关注重点是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以具体指导。

“两改”之“互改”就是让学生通过相互评改,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写作和修改兴趣。

互改方式:同桌互改,小组互改,自愿互改。

“一交流”(至少一次相互交流):让学生谈一下修改情况──怎样修改和为什么这样改。在改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或在改完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兴趣。学生的作文修改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辅导,个别交流,使学生人人过关,每人都有收获。教师在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后,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作文,要有“师评”,并在“师评”后再进行自改、互改,直到人人有所收获。

三、展示佳作,增强写作信心

在教室开辟 “佳作拾贝亭”“习作园地”“优秀作品展”等专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觉得习作作者是身边的同学,他们会感到亲切,很乐意去看、去评论、去尝试。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黑板报或报刊上发表,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在佳作赏析中张贴,接受班级同学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也有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进行整理装订,制成自己的个性文集,在班级中进行交流,阅读文集的同学可在后面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文章的评价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

我们认为有效的作文评价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命。量规作文评价、互评互改作文最能反映生本原则,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课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促学效果显著。

附:

作文评价量规表

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