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技术支撑:新金融业态创新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技术支撑:新金融业态创新发展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金融借助支付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云计算等手段,实现了“细分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市场信息的传递、指令的形成与执行、支付清算的程序和过程,提高了市场交易者的地位和传统市场的透明度。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大为提高,信息的外部性增强,而且信息容量增大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三)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互联网金融的很多相关事务才有实现的可能。

互联网金融技术支撑:新金融业态创新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借助支付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云计算等手段,实现了“细分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市场信息的传递、指令的形成与执行、支付清算的程序和过程,提高了市场交易者的地位和传统市场的透明度。

(一)移动支付的革命

支付方式是金融的基础,会影响金融活动的形态。移动支付的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掌上电脑(比如iPhone和iPad)的普及。Goldman Sachs估计全球移动支付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随后5年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已达到6169亿美元;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的比例,2011年约为1.0%,2015年达到2.2%。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3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远程支付用户比例为13.3%,较2012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2013年移动近场支付用户比例为3.6%,较2012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革命

网络经济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了本质的变化,信息的传播形成了多向的、发散的和扁平式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随时发出信息并获取信息,信息传递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信息完整度、保真度较高。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大为提高,信息的外部性增强,而且信息容量增大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当前,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已非常明显,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也会融合进来。在此基础上,包括各种社交网络的兴起,极大地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体验,真正实现了“细分市场”和“私人定制”。(www.daowen.com)

(三)大数据与云计算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互联网金融的很多相关事务才有实现的可能。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大数据之下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效率,远远超过人脑的判断效率。很多风险定价,不取决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而是取决于行为数据的收集和自动生成,这将颠覆目前风险定价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终端将融合手机和传统计算机的功能,保障移动支付的效率。云计算的经济效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服务需求时间分布不同的企业通过交叉配置服务使用时间以提高服务器使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无法预测未来对服务器需求量的企业可以按需购买服务,而不用投入巨额硬件成本,由此优化企业成本;需要对数据进行批量分析的企业能通过使用“成本结合性”云计算功能来提高分析效率。

金融中介理论是对于金融机构何以存在及发展的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金融中介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大为提高,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因而降低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及资源配置方面,互联网金融也明显优于传统金融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普惠金融是一种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普惠金融的核心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低成本会使得更多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的必由之路是金融创新。互联网覆盖面广、灵活多变、交易成本低、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等特点,更适于发展普惠金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