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探索:关注运行保障与学术环境管理

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探索:关注运行保障与学术环境管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重过程研究,加强内涵与氛围完善教育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使得教育变得复杂而魅力独具。以幸福为旨归,提炼阳光课堂精髓课堂教学理应成为生命塑造的场域,而不是知识独尊的天下。阳光课堂是人文、互动、有效的活力课堂,是通过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多元目标追求,既体现“独享”,也体现“分享”;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以实现师生幸福追求的一种课堂行动。

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探索:关注运行保障与学术环境管理

2006年3月的一个星期六早上,学校合唱队的同学正准备去参加区里的一个大型表演活动。这时,校合唱队员,五(3)中队的李牧非同学匆匆赶来。带队老师很惊讶地说:“不是同意你去参加上海市的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了吗?你怎么来了啊?”“我说服了爸爸妈妈,他们同意啦!”李牧非微笑着回答。多么纯真可爱的孩子,为了参加集体活动,他毅然放弃了为自己升入好的中学可能拿到的入场券机会。为了集体,他舍弃了个人,一个孩子做到了。他是三中心阳光少年中的一位,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老师,感动了我。

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他——成了全校同学心目中的偶像,得到了三中心小学历史上第一张由校长亲署的001号嘉奖令。

——注重过程研究,加强内涵与氛围完善

教育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使得教育变得复杂而魅力独具。教育是生命的活动,作为这一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则是由所有事件交织在一起的、具有内在统整性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以教学目标、学习资源、评价机制、师生交互等学习过程诸要素完美结合、和谐共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系统。学校文化场域的架构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办学围绕之建构着自己文化理念的过程;一个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而延续着的完整性研究的过程;一个教师作为成熟的人,与成长中的人——学生之间建构着情感性关系,并进一步营造着和谐氛围的过程。

以幸福为旨归,提炼阳光课堂精髓

课堂教学理应成为生命塑造的场域,而不是知识独尊的天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激活生命并促进鲜活生命发展的过程,这一生命场域更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儿童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儿童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败。与过去传统的课堂相比,通过几个轮回的研究,我们对“阳光课堂”作了初步的诠释,即:阳光课堂是承载阳光学校阳光办学理念的实生发展时空,阳光课堂追求课堂环境的和谐温馨、教学行为的热情奔放、教学方式的民主开放、教学策略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自由和谐地发展。

1.阳光课堂的教学特质

生命灵动、平等对话、动态生成、充满诗意是阳光课堂的教学特质。阳光课堂是人文、互动、有效的活力课堂,是通过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多元目标追求,既体现“独享”,也体现“分享”;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以实现师生幸福追求的一种课堂行动。

我们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课堂研究中,秉承新课改理念,重置阳光课堂的要素:师与生的共振——指课堂教学软环境的创建;序与境的编织——指课堂教学组织环节的架构;引与探的互动——指课堂中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预设与生成的衔接——指课堂中教学目标的适度。

2.阳光课堂的价值追求

我们的阳光课堂,以关注人的幸福指数为前提,具有人终极性与课堂最为本真的一种价值追求;力求将师生幸福体验浸润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呼唤课堂理性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在建构理想框架的同时,又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使阳光课堂的追求回归实践的大地;对有效课堂追求与完美重塑的有益补充与完善,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业与人性的双丰收,使教师达到教艺与人格的双提升。

我们将“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作为学校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实施的重点突破口,将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主要措施,由此即开展了阳光课堂“三四五”活动:课堂教学有“三声”——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指点声”“质疑声;教学过程做到“四个点”——微笑和激励多一点,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久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教学辅导做到“五让”: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推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表述。

3.阳光课堂的教育意蕴

我们的阳光课堂,以增进学生幸福感为教育意蕴,围绕教育如何这一问题,从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着手,延伸教育自然功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学习的能力和幸福品质;以树立师生正确的幸福观为根本,培养学生“乐观扬善”的生活态度,主张师生都是课堂的主体,积极倡导并改善课堂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即尊重学生的学,注重教师的教,着力从教与学平衡互动关系上让学生动起来;从三个维度上,以阳光课堂生命的主观感受为载体,以超越为核心,唤醒反思、批判、发展意识,寓幸福于课堂生活之中,营造一种愉悦、快乐的教学感受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改机制上,从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品质的重构、学生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积极寻找教育行为的平衡点和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我们立足课堂,从教学功能上全面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

生命灵动——阳光课堂应洋溢着师生之间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鲜活的经历,课堂活动应建立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人格所付出的一种共同的追求,以提升生活能力为载体,课堂中师生的体验是愉快的、灵动的,并体验享受到学习生活是幸福的。

平等对话——课堂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分享”应是一种师生、生生多向的,一种网状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分享”是双向给予、彼此沟通、共同拥有、心灵敞亮,彼此接纳各自生活经验与价值观

动态生成——阳光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课前的设定越多,课堂上生成就越小,只有敢于随时调整预设方案,修正教学目标,在融洽、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创设教学情景及有效提问,通过有效合作方式,使问题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破解疑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幸福感受。

亲历体验——注重课外延伸,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相对接,把学生的心灵和思维带出课堂,以丰润学生生命历程的幸福感受;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提升课堂生活质量,引导和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使学生体会到探求知识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发展生命历程。

用心呵护“奇思妙想”[5]

在一节30米快速跑的体育课中,二年级的学生们正摩拳擦掌,斗志激昂地准备比赛。学生们上了跑道,教师组织好队伍后,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人人拼命,速度比平时练习时快多了。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更加快。

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摆臂姿势很重要,有的认为步子要迈大一点儿,有的认为……气氛非常热烈。“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不是捣乱吗?”我纳闷了,循声而去,一个小男孩儿正满脸疑问地看着我。原来是第一轮小组赛跑最后一名小强同学。“为什么要横着跑呢?”我装着一点儿也不生气的样子,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句。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喜欢横着跑。”

这时我有一点儿生气了,不自觉地板下脸来。同学们纷纷停止了笑声,用幸灾乐祸的表情来批评他。可是,小强好像没有察觉到我的不高兴,又接着说:“上次在横沙岛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横着跑呢?”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听了这话,我顿时感到哭笑不得。“咦,怎么还有这种道理啊。”忽然灵机一动,我因势利导道:“同学们可能觉得小强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来,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小强给我们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小强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儿古怪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运动。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想不到同学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的,但是由于动作的不协调,有的还跑成交叉步;有的变成并步跳;还有许多人左脚绊右脚,差点儿摔跤。跑的动作千奇百怪、令人发笑,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而小强他们这组成为小组赛冠军。

“同学们,老师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跑呢?我们为什么要正着跑呢?”比赛结束后,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片刻之后,有的说“螃蟹腿多”,有的说“横着舒服”,还有的说“这样既看前面又看后面”。教师适时地讲述:“我们的眼睛长在前面,正面跑有利于我们前进。而螃蟹的眼睛能前后转动,帮助它看清前后情况。”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学习上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的头脑中都蕴含着无数奇思妙想,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用自己的慧眼和胸怀全心全意地呵护这些智慧的火苗,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们的创新、创造将会点燃未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以悦纳为纽带,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学校生活是缤纷多彩的教育世界,而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主体,师生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平衡。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以悦纳为纽带,为师生搭建互动平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以师生良性互动促进学生愉悦学习氛围的营造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处于一个互动的状态,由教与学双方活动耦合而成的动态系统。在课堂活动中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快的学习情绪和集中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就愿意去学、探索、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的目的。

2.以师生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形成

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爱心带入课堂,使教学成为情感交流活动,尊重和宽容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的接纳是情趣盎然的课堂平等的对话、双向的互动。“倾听—接纳—欣赏”,不仅是一种师生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亲和的氛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高尚品格与高雅情趣的塑造,有利于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

激励学生体验成功,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如果得到激励则能发挥出90%。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应立即做出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帮助各类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都能够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有意运用激励学生体验成功的原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起到营造和维持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心理氛围的目的,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以师生良性互动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关系的建立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否尊重和接纳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尽管在各个方面还没有发育成熟、表现完善,可他们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他们与成人和教师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价值信仰,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命和教师与成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对待。教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教师美好心理品质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尽力去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的交往空间,从而建立起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为此,我们努力做到归还学生的话语权,提倡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话语权,为了把沉默的大多数变为言说的大多数,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努力提倡维护学生的沉默权,让学生真正为自己而言说,并不是为了教师而言说,只有这样,自由、民主和充满生命气息与创造力的课堂活动才会真正的呈现;我们努力增强处理师生交往的“空间”意识,从而合理组织和控制整个教学,运用空间语言处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4.以师生良性互动促进学科内在意蕴的深入挖掘

如何上好一节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学科理解程度的高低。提高对学科的理解,关键是要潜心钻研学科意蕴,这既包括挖掘学科内涵,又包括拓展学科外延。教师在备课中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应在所教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教学信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视角,寻找学科间的交汇点,把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置于其所属的科学背景之中,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素材

审视每一节课的运行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师生的教学互动中展开并完成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该学科最本真的精髓,理解每个学科之所以产生、形成并发展的内在逻辑,促使学生从学习研究的局外人、旁观者真正转变为实践体验与探索的主人翁。

走进去,将活力激发[6]

学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个学生都是书中的一页,教师要用一生的时间细细地读好这本书。解读学生,该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细节;解读学生,该用一个睿智的大脑,去挖掘那些潜在的能量。

一年一度的中队委员竞选进行着,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原先的一名中队长因晋升大队委员空缺出来的中队宣传委员位置竟无人竞聘。要知道,当班干部是炙手可热的好事,熟人打招呼,家长提要求,学生搞“贿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能人实在太多,还得安排几个干事当当,更何况是五年级毕业班呢!听说很多中学是很看重学生的“官衔”的。

可班干部空缺的怪事居然就在我这个刚接手的五(2)班发生了……

这个班,乖巧得匪夷所思:课堂平静得像一潭死水,一个问题扔下去,泛起几朵小水花而已;课间休息安静得如同自习课……这样的班级,班干部空缺,说奇?还真不足为奇!

我动员再三后准备带着遗憾草草收场时,我发现小凡正要站起来,用儿童特有的狡黠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在说:天赐良机,我吧。

他?我的心头掠过一丝不快:小凡转进本班一个月不到,告状的接踵而至,上课自由发言啦,对科任老师发难啦,和同桌开玩笑过头啦……这样的学生,就算空缺再多的班干部位置,也没门!我立即当做没看到似的别过头,但眼睛的余光瞥见敏感的小凡欲言又止,欲站又坐,一张小脸憋得通红。此刻的他是多么渴望有人拉他一把。我的心抽搐起来,不禁回想起小凡转进本班的点滴:不满一天就和同学打得火热;身边常围着一堆人顺从地听他指挥;出板报最起劲;午间劳动分工,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他身上有股天生的领导欲!我怎么能凭着惯有的思维模式、惯有的选干标准去扼杀他的闪光点呢?美国民众都能一反传统接纳黑人奥巴马做总统,我一名教师怎么就不能接受行为举止稍微随便些的学生做一名小小的空缺的班干部呢?说不定小凡那股子闯劲还能给这个沉闷的班级注入一米灿烂的阳光呢。想到这儿,我连忙转过头,热切地微笑地对视着小凡。聪明的小凡一下子领会了我的首肯,就像扎了一针兴奋剂连蹦带跳奔向讲台。

“我要竞选中队委员!虽然我原本没有做小干部的准备,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全班数我挨批评最多,但既然有空缺的班干部位置,我就要尝试着做一做……就当我为班级出份力吧,给我一个月的试用期……”没想到临场发挥的竞选词也能处理得如此得当,小凡毫无悬念地当选上了宣传委员。我暗暗庆幸自己刚才的选择。事后,我找他谈话,对他提出了要求,他比任何时候答应得爽快。

自从当选上班干部,小凡如鱼得水,把班级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他负责的板报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闹元宵活动中,他指挥大家布置教室井然有序,自己像只猴子爬高又爬低,忙着张灯结彩;更为可喜的是,当上干部一学期来,来告状的由少到无,表扬他的由少到多。班级沉闷的局面也有了可观的改变,学校组织跳长绳训练时,小凡冲在难度最大的排头,一次又一次做示范,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大家,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越跳越好,越跳越灵活,越跳越快,成了全校跳得最好的班级。同学们由衷地认可他了。

在一本书中品析教育的魅力,在一页纸上推敲阳光的灿烂。一件件极平凡、极简单的小事中因为有了理性的思索,而闪烁出美丽的故事。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暗暗打开一户窗,悄悄开启一扇门,默默指明一条路。

走进孩子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一个活力四射的课堂。

以减负为渠道,赋予学生快乐时空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现实教育教学中,作业往往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负担,学生也因此丧失了许多快乐的时光,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对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造成了阻碍。

“今天老师集体大轰炸!数学几道应用题难度太大了!孩子本来就动作慢,做的时间太长!”

——这是某一天一位家长在校园网上的留言,其中的三个感叹号深深地触动了教师们,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作业,看来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字眼,在教师眼中,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载体。但在家长的眼中,它却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之一。我们通过访谈、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到了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科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布置作业时单兵作战。

二是教师布置的某些作业难度偏大,脱离学生实际,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虽然题目不多,但学生所需完成的时间却比较长,造成学生身心疲惫,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三是布置作业没有针对性,不考虑学生的差异,一刀切,一味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造成学生厌烦心理。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区教育局推出的“学习点点点”为契机,加强教师作业布置的量与质的调控管理,试图通过调控来确保各学科作业量的均衡和质量的提高。

1.调控,实现量和质的统一

学生作业量的过重最突出的原因是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而要协调控制各个学科的作业总量的最佳人选无疑是班主任,学校就通过班主任来进行作业总量的时间调控和情绪调控。时间调控包括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学情,每天向语、数、英教师了解各学科预估的时间加以记录,并将超过预估时间20%以上的学生人数及时反馈给该学科教师,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情绪调控要求班主任在批阅“学习点点点”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心情晴雨表”,对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调控。发现学生有情绪问题时,采取电话联系、笔谈或面谈,在校园网的小天地里发帖等方式,抚慰学生的心情,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使他们能愉快地面对困难与挑战。

当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作业量的控制上,更要在作业的质上下功夫。在这一方面,教研组长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每星期的教研活动,在教材分析和备课以后,各教研组安排了半小时讨论下一周的作业设计,对作业设计进行“三备”,即“做什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怎么做”(在上课前的二次备课时,每位教师都把设计好的习题先做一遍,根据教师的完成时间以及对本班学生学情的了解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充分预设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遇到情况再次调整修改,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左右);“做得怎么样”(教师们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作交流,以便在下次的作业设计时进一步改进完善)。

2.自控,实现学生“做有成效”

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多少、题目难易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学情了解的程度。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一要在备课中加强文本的解读,明确知识点、能力点及考核点;二要在备课中有“作业设计”环节,在课堂上留一些时间(一般5~ 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通过巡视、察看学生当堂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

3.监控,实现把时间还给孩子

调控也好,自控也罢,要使这些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制度加以保障。根据上海市《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实施意见,学校质量管理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监控举措:内容包括学科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组织学生购买或向学生家长推荐教辅材料;规定各学科日常作业量,减少单元考试次数,各个教研组印制的练习卷必须填写“印刷申请单”,经审核同意方可印制;建立学科免作业制;深入教研组活动,指导教研组完善作业设计,组织教研组进行作业设计主题教研活动展示,组织教师进行练习设计基本功大赛;行政班子深入各年级组,利用校园网的博客平台了解家长对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教师进行调整,加以落实。

教导处的监控使班主任、教研组长的调控、学科教师的自控得以落到实处。俗话说,“滴水穿石”,我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坚持做着。

让孩子自信:你可以[7]

“昨天作业做得很晚,所以默写未完成……”开学第二天的早晨,一打开学生小许记录回家作业的本子——“学习点点点”,只见几行用水笔写的字赫然出现在眼前,那是他母亲的笔迹。我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这孩子怎么又没及时完成回家作业?开学才两天,老毛病又犯了,真让人头疼!一想到都已经三年级了,若他还总是这样拖拉作业,欠下一屁股的“债”不说,还养成了坏习惯……

我当机立断:找他谈话!

下了第一节课,我把他叫到身边,他仿佛知道什么,低着头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我看在眼里气在心上:早知道如此,昨晚干嘛不抓紧时间呢?

“昨天要求默写的诗歌,为什么不能完成呀?上课时大家不是都已经会背了吗?”

我严肃的语气让他变得吱吱唔唔:“我……我昨天作业做得很晚,来不及了。”分明是借口,昨天的作业并不多,不抓紧时间拖拖拉拉才是真的!可是话到嘴边,我硬是把它咽下去了。

今天找他谈话的目的是让他完成作业,不是斥责他,更不是把他拒之门外呀!“是吗?可是今天同学们都已经按时完成作业,只有你一人还未完成,怎么办呢?”我的语气变得委婉了不少。他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

“今天你能完成默写吗?”我问道。虽然他点点头,可是我分明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勉强,他只是迫于无奈用这种方式来应付我,他对自己并没有信心。“你看这样好吗,今天只要背出来就行!”这次他爽快地点点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中午,吃过午饭,我又把他找来。“能背了吗?”“嗯,可以。”没想到他居然一字不漏地把整首诗歌背了下来。“这么短时间就能背出来,你的记忆力超级棒!”我的话让他顿时露出了笑脸。我赶紧趁热打铁,“放学前能默写吗?”刚才还是灿烂的笑容顿时面露难色。“试一试,你行的!”

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能默写了吗?”他欲言又止:“老师,我有点……”“老师给你两个选择:可以把这六小节分两次来默写,也可以一次性完成,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提出来。”他抿了抿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对我说:“我一次完成,可是我怕写错字。”一想到平时作业中,他也常常因为记不住字而影响作业质量,我鼓励他:“没关系,没把握的字就多看几遍,努力记住它,你一定能行的!”

十分钟后,他终于决定默写了。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全文只有六个错别字,今天他的表现有一点让我意外!“其实你很棒,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样能做到哦!”笑靥再一次浮上他的脸庞。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给予积极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充分,发展得更完美。

——注重运行保障,加强学术与环境管理

学校文化场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通过学校的硬件、环境等创造文化负载的条件;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保证学校的文化建设得到健康发展而形成的规范;精神文化,通过各种切合师生实际,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将文化方面的特性、要求、规范,内化为师生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

为此,我们认为,创建以阳光教育为特质的学校文化,必须开拓公平的文化之路,提供公平的机会、营造公正的环境,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场域运行的有力保障,助推学校的持续发展。十多年来,我们坚持阳光文化培育,以学校章程为引领,以制度、活动、榜样为维度,生成文化景观,让三中心在办学道路上日臻完善,使阳光学校逐步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刚柔并济,完善学校管理

学校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教育同国家以至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有一个政策水平高,教育观念新,廉洁奉公,团结奋进的干部团队,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的优秀群体,并把群体意志统一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的旗帜之下。所以,建设好学校教育群体,达到群体意志的和谐共振,是建设和谐之家的首要条件。

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展开。要在完善的管理考核机制下让骨干教师红起来,让一般教师忙起来,让懒散教师慌起来。

1.深化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朽动力。理念决定方向,我们为了让先进的理念深入人心,便在转变教师观念上下功夫,做好“通识培训”三步曲:知晓阳光理念的由来,深化阳光理念的内涵,落实阳光理念的行为。(www.daowen.com)

从对阳光本意“万物之本,生命之源”的认识到“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的观念和行为”,我们走过了艰辛而又值得记忆的一步一步:从回忆童年的错事,寻找课堂灰色,到八小时阳光,阳光家长会,阳光师德承诺书,阳光读书沙龙,阳光课堂研究,从《阳光学校章程制定》到《阳光教师每一天》的落实,阳光教师工作守则的遵守,这一系列活动,使一个人文景观和谐,人心积极向上,师生感受快乐与幸福,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及丰富生命内涵的理想学园正从青涩走向成熟。

2.党政合力

学校以班子和谐建设作为管理的重心,以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凝心聚力,使班子成员优势互补,形成共同价值取向;通过加强学习、强化过程、注重考核,使班子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经营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为教工树立了榜样,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坚实团队。在每次行政例会中,我们定期对工会工作进行研究,及时传达上级工会的精神。工会工作已不再是工会主席一个人的活儿,而是所有班子成员共同的责任,在这份默契中工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3.和谐互补

育人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和谐互补,才能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潜能,事半功倍地创造工作业绩。因此,教师们更需要安全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态。也就是,学校必须要创设让教师工作着并快乐着的环境。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和措施,通过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来实现教师间和谐。

学校围绕创建阳光学校的共同愿景,建立了《阳光学校章程》,确定了捆绑式合作制度等。通过章程让每位教师明白在集体中什么是可以做的,可以讲的,每个人为之应该肩负什么责任,让制度成为教师行为准则。随着教育的发展,阳光学校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学校现有制度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升。如我们最近出台的《阳光教师每一天》教师工作守则。守则中内容全面:分为“我们的礼仪”“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活动”三大板块;守则措辞艺术,简明扼要,让教师易记于心。我们的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实现了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须的,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做,每个人都在最合适的岗位,每个岗位的人都有责任和忧患意识。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出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4.活动创新

秉承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巩固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作策略,我们开展了“阳光伴我行”的系列活动。一是组织全体教师重温《阳光宣言》,再议“我眼中的阳光学校”,引领教师持续反思,引导教师进一步解读和理解阳光学校。二是开展“追逐阳光——庆祖国60华诞、展阳光教师风采”主题活动,我们通过席恒、管美英、黄敏燕三位教师的成长历程,告诉全体教师,做一名新时期的教师需要有爱心、责任心;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需要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厚实的专业功底。由于三位教师的成长事例可信可亲可学,配以学校充分的酝酿、筹备,本次活动让教师们甚为感动、深受教育。全体教师再次发出了阳光宣言,努力做一名阳光教师,用心为孩子们服务每一天。三是开展“寻找学校管理中的‘灰色’”活动。我们通过骨干教师、“男子汉俱乐部”成员的专题座谈会,让教师们寻找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教代会这个平台,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活动,让教师们共同关心学校的发展,在共同参与学校发展的设计过程中,坚定教育理想的追求。

教师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的理念正进一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阳光空间、搭建立体阳光舞台、组织七色阳光活动、构建多彩阳光课堂”。

平常心[8]

2006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在办公室里正为3%人员晋升一级工资之事犯愁。原来这次3%人员加薪,学校有4个名额,而符合条件的却有5位老师。这时,小Y、小Z、小T和老Z 4位老师相继踏进校长室,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把晋升的机会让给其他老师。她们的豁达、理解,让我深为感动,更让我左右为难,想想他们连续两年考核都获得优,且都有区级以上荣誉称号,实属不易,舍谁都于心不忍。学校合并以来多少疑难杂事都一一解决了,唯有此次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棘手。不一会儿,小H那银铃般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校长,请一定允许我让出,我最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都是大家的帮助……”小H尽管年龄只有27岁,可两年内取得的成绩却是响当当: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二等奖、上海市新教材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青年教师基金课题二等奖、闸北区园丁奖。小H以绝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听着小H朴实无华的真诚话语,望着小H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我的眼睛湿润了,刚才还在为3%人员晋升的事而苦苦烦恼的我,顿时一扫阴霾,感动、自豪、希望再次油然而生。这几年学校大力倡导的大气、正气、底气、灵气、贵气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我蓦然明白为什么这几年来三中心的待遇不高,而师资队伍却是闸北区最稳定的学校之一的原因了。

严谨治学,完善学术管理

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为了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更符合阳光学校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要让阳光学校品牌进一步被服务对象所认可、所信赖、所忠诚,我们需要努力提供教师发展的平台。

我们坚持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学校校本培训的体制与机制,建立教师理论学习的规范和序列,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建立个性化的研修小组,以课题为引领,通过写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集促使教师不断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最终形成一种教师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校学术文化。

1.招标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学校重视教科研的一个显性标志,就是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实践中要讲究机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配套性。

•课题招标制度——通过招标的形式,教师们根据自己任教的学科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愿组合形成课题小组,填写投标书,课题中心组组织专家对各投标小组递交的研究方案进行分析后,提出改进意见并组织课题研究方案的答辩活动,最终确立14项子课题,形成序列化的课题链。

•首席负责人制度——为使课题有序进行,学校尝试首席负责人制度,领衔四个研究方向。四位首席负责人进行子课题管理,带领课题组成员提炼操作措施、组织视频培训、汇编教师经验,最终完成《让课堂充满阳光》这本专著中的某一个章节。

•校本研修制度——利用视频技术,实践首席负责人引领下的校本运作模式;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同课多轮上课的形式,进行螺旋式上升的行为跟进,带动全校教师进行课堂研究,让更多的教师上好课;采用开放动态的研讨模式,打破学科束缚,全员参与研讨;进行“我的教学金点子”征集,提出自己研究中的困惑,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别人的困惑,引导教师反思身边的教学生活,换种表达方式来内省性地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生成教学智慧。

2.课题引领教师持续反思

反思是促进教师改变自身现状,以便在持续发展机制中,采用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我们坚持以课题引领教师持续反思,大致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组织教师进行两次备课,撰写教学杂记;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手术刀般的教科研活动,寻找课堂教学中不协调的“灰色”,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加以剖析,加以反思,从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拓宽反思渠道,向教师推荐书籍,开展读书活动,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结合起来;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大到名师、导师的教学观摩,小至教研组的集体研究,使之成为最好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让教师在观摩中提高自我。

3.课堂精进教师教学技术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方式,通过下达任务单,围绕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让教师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归纳和提炼出支撑阳光课堂的四个要素:师与生的共振、序与境的编织、引与探的互动、预设与生成的衔接。围绕四个要素,组织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研究活动,同学科的教师同时设计一个课例,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了解,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课堂教学预设;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组织各个学科的教师说课,各学科教师充分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重点与难点的处理等内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师交流的结果,汲取他人设计的优点,体现集体智慧,修订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本学科备课方案。

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研”和“实”的作用,在教研组开展三个层面的微格教学:第一层面,由每位教师上一节微格课,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第二层面,由各教研组推荐一节微格课,围绕着教科研的一个课题,或某个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反映集体的智慧;第三层面,教师申报,学校组织在全校进行微格课展示和研究活动,通过这些课反映课题研究的成果和教师成长的足迹。我们引导教师通过微格教学,自觉主动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在回顾—诊断—评价—修整中,或给予肯定、支持、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和调整。

4.研修提升教师学术水平

我们扎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以“阳光课堂——教师教学视频案例培训”项目为载体,实践首席负责人引领下的校本培训运作模式。

一是以课堂特质指向为驱动,层层归纳阳光课堂的具体要求:课堂环境的和谐温馨,教学行为的热情奔放,教学方式的民主开放,教学策略的互动合作。根据以上这四个要求为驱动课堂转变的着手点,驱动群体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自我改进,归纳出了使教师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即,教师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二是以反思凸显问题为驱动,捕捉反思信息,针对教学反思的偶发和零碎的特点。客观上通过调研及时供给教师教学反思信息,倡导相互反思,在反思中透视热点难点,碰撞出了一些制约教学效能提高的关键性问题:如“如何做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以促进学生学科情感的迁移?”“什么是学生跳得着的目标?如何给学生一个跳得着的目标?”“是否每堂课都要让学生去探究?如何合理掌控探究的时间?”“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中,如何既能明确目标主体,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通过反思凸显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强化“反思回头看”进行自我行为调适。反思驱动下的行动研究让教师收获着成长的体验。

三是以“互动对话式”研讨活动为驱动,开展“互动对话式”研讨活动,让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又一平台。让做课教师、培训者、被培训教师在视频课例、理念、策略、效果的平台互动对话中形成共识,在民主平等的交流质疑中坦露、修正教育思想观念。

成长路[9]

学校“基于单元教学视频案例校本培训的开发与实践”的课题被列为市级规划课题。

为了促使教师在高位发展平台上能突破瓶颈,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形成学校高效持续发展的态势,学校以市级课题为引领,决定向全校教师公开招标子课题及首席负责人的活动。于是,我向全体教师进行了动员,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并要求教师一个星期后交标书。这样的公开招标老师们会响应吗?说实在的,我心里真没底。动员会后的一个星期里,我一直忐忑不安。我不断地安慰自己,心想只要有10%的老师能投标,教师自主发展就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我心里不断祈祷着。一个星期过去了,结果终于出来了,出乎我意料之外,参加投标的老师比例竟然突破了80%,让我惊喜万分,感动不已。

此后,学校大礼堂里如期举行课题招标签约仪式。会场上,不时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们在为获得子课题首席负责人的教师而衷心地祝贺,此时的我,幸福、激动溢于言表。

缔造温馨,完善环境管理

教育应该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的种,就像阳光给万物以生命,促进其成长。作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摇篮——学校,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要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获得同样成功的机会,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围绕阳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我们学校从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高度,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让学生享受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1.用情营造育人氛围

围绕阳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学校以《两纲》为引领,从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高度,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让学生享受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我们努力引领教师体悟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爱是自己的职责,课堂环境愈宽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愈充分。只有当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就会促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学习状态。我们通过教师每天五个一:一握手、一谈话、一鼓励、一亮相(给予发言表演的机会)、一参与(参与游戏等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我们努力让每一间教室灿烂,每一张课桌灿烂。

2.用心创造生活乐园

学校以“阳光少儿新城”为载体,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阳光空间、搭建立体阳光舞台、组织七色阳光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发展。

“阳光新城”是我们对少先队组织建设进行的校本实践与研究。我们把少先队的大、中、小队的组织建设与阳光新城的城、区、路相结合,把社团与阳光少儿活动中心相结合,形成网络化管理。通过把少先队各项零散、分项的活动有机整合,发展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形成合力,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把教育还原为符合学生生长发展的生活。

“阳光新城”职能部由“灵通鸟信息大网络”“常青藤绿色美特区”等组成。五个极富时代魅力的名字不但突破了以往成人化的命名方式,更赋予职能部以新的涵义:“常青藤绿色美特区”从以环境卫生为主的职能拓展到环境美化、节约环保;“维尼熊健身俱乐部”在过去体育委员关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健康”的内容;“灵通鸟信息大网络”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等社会发展新动态,扩充各职能部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

“新区”“新路”的建设是以快乐中队、快乐小队为原型的新发展,每一个中队形成一个新区,把建立快乐的中队纳入“阳光新城”的创建,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往中小队建设,较多的是单兵团作战,而忽视了中队间的相互联系。而“阳光新城”的建设为中小队建设营造了一个共同愿景,加强了新区(中队)间、新路(小队)间的联系,新区、新路在文化融合中发展自己,相互驱动、共同成长,形成少先队自主发展新的增长点。

“阳光少儿活动中心”是由社团构成的。社团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由组建,形成跨中队、跨年级的团体。它突破了以往局限中队为单位的活动范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在“阳光少儿活动中心”中,学生寻找新的岗位,承担着新的角色,建立新的交往,增强了学生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为自主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在“阳光新城”的创建中,学生以“活动体验者”“主动实践者”的角色参与其中,自己创新城,自己建新区(中队),自己筑新路(小队),自己创建活动中心(社团),使少先队员们能在校园中通过模拟社会化的城、区、路、活动中心的结构形式,寻找自己的角色,建立自己的岗位,感受自己参与实践的体验,队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3.用景彰显精神支撑

榜样就在身边,动力源于激励。在创建阳光学校的实践中,一方面坚持典型示范,每年评选出“阳光教师”“阳光少年”若干名,每一位在全国、市区获得荣誉的教师与学生,都会利用电子显示屏、公告栏、升旗仪式、主题集会、红领巾广播、校园网等加以宣传。另一方面坚持环境熏陶,将教师们共同参与实践和提炼的“积极向上,进取求新”的阳光精神寄于《夸父追日》《晨曦东来》《霞弥万物》《春晖绚烂》《阳光绵亘》等主题壁画和校标之中,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个三中心人,引领着学校文化走向。

如今,以“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为核心的文化在学校已然形成。创建阳光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践行阳光学校,就必须坚定一个信念,认准一条道路,即坚定“阳光”信念,认准人才立校、课程兴校、文化强校之路,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长筑基,为阳光绵亘护航!

课本剧背后[10]

“现在,要颁发‘向日葵文学奖’中的最后一个奖项——飞跃文采奖!”班级里鸦雀无声,等待着我公布获奖者名字的那一刻。

“他就是——”我故意拖起长音,眼角的余光始终关注着他。他时而弄手摆腿,时而吐气撇嘴,看似平静,却掩盖不了那颗躁动又期待的心。

“他就是——何首龙!”我微笑着看着他,提高了音量宣布。顿时,全班响起了掌声,惊与喜赫然写在他的脸上。

“送你一本带锁日记,希望你能继续热爱写作,用它记录你的生活,分享你的心情。”他用力点点头,揣着那本再平常不过的日记本,如获珍宝似的走下讲台。班中再次掌声雷动。此时此刻,自豪与快慰溢于言表。

这份荣誉无疑来自他的努力,但更要感谢的是那一次课本剧展演活动。

还记得上学期,课本剧表演活动在三至五年级开展得如火如荼。怎么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呢?若是随意让他们自由组合,学优生肯定强强联手,那中等生退求其次,而学困生势必“没人要”了。虽说这次的表演只要全员参与,但如果能将各个层面的学生融合在一个组,那么才能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把课本更好地演绎成“剧本”,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在学生面前又不能直说,让学困生感到没人要而自卑,于是,我提出了组建课本剧小队的建议:“自由组合小组,但是有些小要求,四五个一组;男女同学比例要均衡;小干部要带好头,要分散到各个组,一个组不能多于2个小干部;每个组员除了担任一个角色之外,还得兼任一职,每组要安排一个小组长,一两个小编剧,一个小导演,一个小助理(其实就是为了让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头衔);看看哪组最团结,合作最默契。”

学生们自然非常起劲,我也特别关注每一组的分配情况。

“何首龙,你在组里担任什么?”有一天中午自习时我问他。这孩子语文成绩平平,但他平时爱看书,写作也小有文采,又有求异思维,就因对自己要求不高,态度懒散,所以一直居于班级中下游。然而我却挺看好他的,因为他对语文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悟力。

“嗯……,还没定。”他有些犹豫。

“还没定?都好几天了,有的组都开始分配角色写剧本了!”我感觉他没说实话。“那我得问问你们组长去,组长是谁?”

“不要不要,其实……定了,我是……助理。”看他样子,有些沮丧。

“助理?你好像不太适合哦,你总是丢三落四!谭老师帮你问问看,还有什么更适合你。”我看出了他的心思,并叫上了他们整个组。

“准备得怎么样了?不介意谭老师给点建议吧?”这组学生们见我来参与高兴极了,连忙把安排情况告诉了我。“你们这组人才挺多的!”这句开场白让这组学生嘴角扬起了微笑。“但是在职务的分配上没有更好地发挥你们各自的才能。比如叶依云,人小但做事仔细,我觉得当小助理最合适不过;邰佳依一直都是班级的领头羊,也有领导才能,组长非她莫属;而何首龙,老师觉得他阅读面广,又热爱写作,小编剧他绝对能胜任。你们觉得呢?”大家面面相觑了一下,立即点头。此时,小何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好,那我今天就开始写剧本了!不少组已经开工了,我们可不能落后!”他现在兴致高昂。很显然,他一直就想当小编剧!“当编剧可不容易,要把课文改写成剧本,是很费时间的,你老是那么磨磨蹭蹭,订正作业都来不及,能胜任吗?”我借机向他提出要求。“嗯,一定行的,我会抓紧的!”他也信誓旦旦。

接下来,小何给我源源不断的惊喜。之后的几天,他一改懒散之态,下课就抓紧订正,中午抓紧作业。当然,“本性难移”,虽然也需要盯促,但比起前段时间,进步多了。

他一写完剧本就给我看了。看了他的剧本,我真的很感动。真的不相信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所写的。角色的分配,人物的语言,说话时候的神态动作都有写下,显得非常专业。这一定花了他不少时间!对于这个剧本,我在全班给予表扬,还特别撷取最出彩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也给更多的同学以借鉴。得到了赞许,他更卖力了,又针对我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一次又一次,毫不厌烦。也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有着这样的兴趣与毅力吧。

“剧本很好,老师希望你更和你们的组员一起演好它,做一名出色的演员。”我由衷地鼓励。

排演过程中,他的确相当负责,严格要求组员照着剧本的台词,说话时候的动作、神态也一并要求,难不成他还把小导演一职也包揽下来了?

正式表演前,他们一组拿出精心制作的道具,虽说《嫦娥奔月》这个课本剧严肃、谨慎,但他的剧本中添加了喜剧元素,他对逄蒙此人的把握与演绎都十分到位,一抬头一扬眉,一举手一投足,将逄蒙的奸诈贪婪一一呈现。我看了之后,也送给了他们最热烈的掌声。数学老师看了,不禁对我说:“别看你们班的何首龙平时懒懒散散,上课没精打采的,表演起来倒是有模有样的嘛!”

小何表现得这么出色,与老师对他的期望分不开。无论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都渴望别人对他充分地肯定和信任。

事后我又找了他,希望能以他的这一特长继续激励他的进步。“何首龙,这次课本剧活动让老师看到你的才华,发觉你真的挺有当编剧的潜质。而且你爱阅读,写的文章也挺有创意和文采,再接再厉,这学期的‘向日葵文学奖’希望你能争取。”

就这么一句话语,果真激起了他的斗志,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每到写话写段,他总是兴味盎然,悉心思索,精心斟酌。有时我布置的写段练习只要求百来字即可,他会跑上来:“谭老师,我能多写点字吗?”“当然,你有那么多可写?”“嗯,……”他很亲热地与我说上一大通话。看着他仰起的脸,充满着稚气与可爱,尽管他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说完后,便蹦跳着走开了。第二天,一篇潜心之作出现于我眼前。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欣喜。因为写作就这样深入了他的学习,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他的心灵!

此后,他的文章常常被口头表扬,或当范文朗读,或张贴在钉板上,这是一种极大的驱动力,他从中得到很大的鼓舞。

那是课本剧带给了他一次展示才华的契机,一片驰骋的天地。

小小课本剧,凝聚了学生们的智慧与汗水。他们踊跃参与,自编自导自演,使他们感到学习又是一种游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乐”中求知,在“乐”中锻炼。而课本剧的背后呢?也给予我更多的启示:后进生也有先进的一面,作为老师,不应该用一个统一尺度评价所有的孩子,而要关注他们的特点。不要无视孩子的天赋、个性、特长、兴趣和潜力,要去寻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并适时引导各种不同的孩子,根据他们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千方百计让他们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使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库,只要我们坚持去挖掘,就会发现他们的光彩,就能帮助他体现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在文化场域的架构与运作,依托成长、快乐、自主、自信等目标主题,建设了阳光课程与活动;依托幸福、悦纳、减负等过程探讨,完善了阳光教育内涵与氛围的;依托学校、学术、环境等管理实践,加强了阳光文化的基础与保障。

学校文化场域是与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及其辅助形式密切相关的各类文化资产的总和。我们可以说,文化场域的架构与运行,作为一种从办学研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成长干预,与我们从对话设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认知干预,以及从课堂应对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行为干预一起,共同构成了基于积极心理学这样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优化学生学习品质的有效的策略系统。

【注释】

[1]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2014届学生 陈予逍

[2]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宋倩

[3]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孙敏

[4]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唐文静

[5]作者: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原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教师) 洪晔

[6]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陈冬梅

[7]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张怡

[8]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赵卫英

[9]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陆莺莺

[10]作者: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谭秋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