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阅读主体与职能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阅读主体与职能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阅读推广主体,首先要对“主体”这一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阅读推广主体由于各自的职能、拥有的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及所启动的阅读推广项目的目的不同,其特点和职能也有所区别。在政府组织的阅读推广计划中,政府是主体,所有读者是从属客体,政府从营造宣传氛围和加大宣传力度上创造阅读舆论环境和空间。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阅读主体与职能

概念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概念引发探索。认识阅读推广主体,首先要对“主体”这一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同的学科对“主体”这一范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规定,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主体又有着本体论认识论两种不同的含义。从本体论来看,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概念是没有客体概念与之相对应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与之相对应,客体则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对象。认识论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关联、相对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在这一概念中,具有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成为主体。主体必须包含如下基本规定:主体必须是有自觉认识能力的人;主体必须有目的地组织或实施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本书所谈及的主体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人未必一定就是主体。主体应该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参加实践活动;二是主体应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必须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推广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文献信息资源。鉴于此,从认识论角度的主体概念出发,阅读推广主体是指主动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参与或策划实施阅读推广活动的承担者,是特定阅读推广项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阅读推广主体由于各自的职能、拥有的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及所启动的阅读推广项目的目的不同,其特点和职能也有所区别。

(一)政府

其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阅读推广对政府而言,是一项关乎国家文化建设、传承文明、提升民众文化素质的公益大事,更多地体现在确立个体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价值方面。目前,我国政府在全民阅读推广中扮演着组织实施者的角色,每年12月的“全民读书月”和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前后,政府都会号召媒体集中宣传全民阅读,开展相关活动。作为阅读推广的主体,政府具有全民性和权威性,在图书推广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拥有配置社会资源的权力,可以调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资金、人员等社会资源,能持久、稳定、大规模地组织和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宣传阅读价值,促成全民形成阅读意识,加深个体对阅读行为的认可度。政府主导国家主流思想文化倾向,从有利于国家统治和文化教育需要的角度出发,组织实施阅读推广计划,拥有文化传播主导权。其阅读推广更多地体现为确立政府在文化、社会制度与社会主流思想方面的主导权力,具有一定的强制力。政府制定阅读推广的目标、方向和内容,具有单向指令特点,个体不可随意更改其内容或形式。在政府组织的阅读推广计划中,政府是主体,所有读者是从属客体,政府从营造宣传氛围和加大宣传力度上创造阅读舆论环境和空间。但组织阅读推广多为自上而下的规定性活动,推广内容的共性多于个性,不能满足个体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政府还肩负着其他社会职能,精力有限,组织阅读推广多为阶段性活动,时间一般为数天,间隔周期一般为一年,阅读推广多停留在宣传鼓动层面上,而个体的阅读认知形成需要长期累积,政府推广活动的短期性与个体认知行为长期性的矛盾是突出问题,难以保障个体形成稳定的阅读认知,这影响着政府引导全民阅读的运作效率和有效性。

(二)图书馆

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文化单位,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国民继续教育和国民阅读的重要基地。它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等。其中,倡导阅读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拥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读者服务优势,是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最主要、最有力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尽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具体内容、目标和对象有所差异,但是向读者开展相关推广活动、引导阅读是其共同的职责。

图书馆一般有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典藏文献具有一定的学科系统性、稳定性与完整性。它能提供个体阅读文献信息的文化氛围,再辅以专门的推广活动,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注重公共文化和开展文化教育的社会效应,服务对象不分民族、年龄文化程度,服务区域内的读者均可享受服务,推广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是主导方,以单向指导为主、双方互动为辅,读者依然是被引导的个体,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在自愿前提下结成的松散主从关系,没有强制性阅读内容和参与要求。图书馆阅读推广虽然势必会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而不是对读者进行价值观、品行方面的教育。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体,主要提供个体阅读选择和参与推广活动的机会。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一项传统工作,系统内部积累了不少阅读推广经验,值得推广到实践当中,也能帮助其他主体实践相关推广活动。图书馆有专门从事版本学、文献学、采访研究的人员,能组织针对性较强、个体易于接受的系列推广活动,能满足个体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布广泛,在推广地域上有优势。图书馆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主体间合作,以往图书馆与政府、书店、社会团体、图书馆学会、读者等有合作举办书展、读书活动、读书讲座和阅读活动的惯例。图书馆也关注阅读推广效果和读者满意度,推广活动中有推广信息反馈体系,会依照自身的实施能力和目标调整阅读推广计划。(www.daowen.com)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公共图书馆尤其引人关注。公共图书馆因其服务人群的多样性决定了其阅读推广活动的多样性,可以推出面向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阅读活动。同时,图书馆界作为一个整体,致力于整个社会阅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美国图书馆界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领导下,以著名的卡通形象为代表,拍摄了一系列宣传阅读的公益视频。这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开展。

(三)社会组织

除了图书馆界,在阅读推广领域还活跃着大量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在自愿基础上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或团体。这些社会组织规模不一、方式多样,按其终极目标的不同可分为营利型和公益型两大类。

营利性社会组织,多为非官方组织或团体,在经营文化产业中谋求经济利益。我国的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有出版社、书店、各种实体读书俱乐部和读书网络平台,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以推荐图书、刺激个体购买图书等为主要推广内容。这些组织出于自身利益和市场竞争的考虑,在了解读者阅读需要和定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辅以较为成熟的营销方法与推广手段,推荐激发读者兴趣、实用性强和富有时代感的畅销图书,推广活动形式多样。

公益性社会组织,是以服务公众利益为使命和目标、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现阶段实力较强的是官方学术机构,其以社会文化公益为目标,以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为主要途径,以业界号召力吸引机构和读者参与推广活动,以指导阅读、改善全民阅读现状,以“多读书、读好书”为己任,培养个体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中国图书馆学会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侧重国学推广与全民阅读意识的培养,着力进行阅读理论研究和全民阅读习惯培养,下设有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9年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致力于全民阅读活动,通过成员馆举办各类活动。近年来,我国阅读推广的民间组织也零星出现,具有充满个性化、富有创意、组织成本低、推广双向互动、读者参与度高等优点。这些民间组织多分布在大中城市或者个别地区,知名的有网络公益小书房、北京“尚读”沙龙、广州“万木草堂”读书会深圳读书会、图书馆读书会、高校读书会等。此外,还有凤凰网、搜狐网络读书会等。网络公益小书房还采用加盟的方式推进加盟地区儿童阅读活动的开展。民间组织的推广对象多针对小范围读者群体,更多地体现在主体与个体之间相对自由的阅读引导方面。它们以社会团体这一载体为核心,在论坛、讲座、读书活动中注入其阅读理念,促成读者形成阅读意识和阅读行为,注重读者的参与程度,建立了相对有效的推广反馈体系。

(四)读者

将读者作为阅读推广主体的原因在于,网络环境下各种虚拟平台提供了读者推荐、交流和举办阅读活动的机会,读者可以通过推荐心仪图书、分享读书心得、组织小范围读者聚会或社团活动引导其他个体阅读,读者也是家庭和社区阅读推广的重要组织和参与力量。

读者阅读推广的优势在于多样化。首先是其成员的多样化。读者既包括名人、专家、学者,也包括普通读者,阅读推广具有个性化,能够引导不同读者形成群体阅读行为。学者基于学术上的建树分享读书心得、解读文献,为普通读者指引阅读方向。普通读者基于阅读经历和体会,分享同一年龄阶段、同一家庭背景或同一领域个体感兴趣的图书信息,容易引发其他读者的阅读共鸣,取得引导阅读的功效。读者组织策划阅读推广活动多为开放式,个体自由参加、地位平等,不存在主从关系,是相对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影响或引导,且多采用个体容易接受或认同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图书推荐、社团阅读活动吸引其他读者参与,推广反馈较为及时、快速,还能较快地调整阅读推广的方向和内容,增强阅读推广效果,互动性强、参与度高。其次在于读者阅读推广途径的多样化。读者为主导方的阅读推广活动,创意多、推广成本低。学者可以通过课堂(讲堂)、学术讲座或网络主页等多种途径推荐图书、分享读书心得、解读经典,宣传阅读文化。个人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社团活动等途径引导阅读,通过不同推广途径加深个体对阅读的认知。

此外,大众传媒和出版等机构以及医疗组织也是阅读推广的主体。大众传媒泛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大众传媒机构中阅读推广最突出的案例是电视节目“奥普拉图书俱乐部”,自其开播以来已经连续促成了几十本畅销书,共销售小说几千万册。我国也有很多关于阅读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十台的《子午书简》、河北卫视的《读书》、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等。除了电视栏目外,还有很多阅读类报纸和刊物,如《中国图书评论》《文汇读书周报》《博览群书》《中国图书商报》《图书馆报》等,这些报纸和刊物或推荐读物,或展示阅读心得,从不同的方面推动阅读。国外还出现了医疗领域的阅读推广。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接触医疗机构,因此国外许多医疗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出了各种阅读推广项目,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医疗领域的“触手可读”(Reach 0ut and Read)项目,孩子到医院体检时,医生会向父母介绍如何促进孩子阅读,并送给孩子一本书,并且在候诊室设立阅读区供儿童候诊时阅读。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读给我听”项目联合全省11家医院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为每个新生儿送去一本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