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帮助脑瘫儿童家长走出心理历程

帮助脑瘫儿童家长走出心理历程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背后都需要一个伟大的家长,因此家长培训也就成为康复道路上的一项重要工作。家长培训工作首先要了解家长面对脑瘫儿童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拒绝承认,愤怒”阶段到最后的“接纳”阶段,家长们的经历各种各样,但心理变化是相似的。所以家长培训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其尽快过渡到“接纳”阶段。

帮助脑瘫儿童家长走出心理历程

家长是儿童教育的核心人物,也是漫长康复道路上促进儿童学习的启动者。只有家长直接参与儿童的学习和训练活动,才能成为专业人员的伙伴,成为儿童康复的主导力量,从而保证脑瘫儿童可持续地、有效地康复。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背后都需要一个伟大的家长,因此家长培训也就成为康复道路上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家庭鼓励是影响脑瘫儿童社会参与状况的关键因素。

家长培训工作首先要了解家长面对脑瘫儿童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拒绝承认,愤怒”阶段到最后的“接纳”阶段,家长们的经历各种各样,但心理变化是相似的。要分清楚家长处在哪个阶段,才能找到一个切入点,才能有的放矢。

“拒绝承认,愤怒”阶段: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问题时,便四处求医,希望医院诊断错误,埋怨上天对他们不公平。

“害怕,罪恶感”阶段:当一张张诊断书都相同的时候,家长们开始担心忧虑:“我的孩子得了这种病,朋友们会看不起我,会耻笑我,我的孩子长大了该怎么办?都是因为我,孩子才这么痛苦,都是我的过错造成了孩子一生的不幸。”

“沮丧”阶段:害怕过后家长开始寄希望于医疗机构,希望孩子的状况可以得到改善,但结果很不理想,希望一次次落空,家长们感到束手无策、十分沮丧。

“接纳”阶段:家长不得不重新定位,面对现实开始接纳孩子,积极地寻求治疗。“都已经这样了,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越来越好。什么方法对孩子治病较好?”

若家长长期停在前三个阶段,他们不是过分保护孩子,就是放弃孩子。所以家长培训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其尽快过渡到“接纳”阶段。(www.daowen.com)

家长培训的原则从认识、理解、同理、尊重四个层面开展。

认识:认识家长面临脑瘫儿童问题的反应及背后可能的原因。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来认识问题,全面分析家长的各种反应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

理解:理解家长的负面情绪,以及治疗师与家长沟通的障碍。家长的各种情绪反应,治疗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能力认识不同会产生各种分歧,不同的家居环境等,均能导致治疗师和家长沟通障碍。要理解这些造成他们之间沟通障碍的因素。

同理:只有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才可能体会家长的感受,这样才能在情感上和家长产生共鸣。

尊重:尊重家长的差异和决定。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家长的表现各不相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一定要尊重家长的选择和决定,无论家长的决定是什么,最后一定要给予专业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