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走出负面情绪困境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走出负面情绪困境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给予大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情绪,端正态度,从困难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心理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对有不良情绪情感的大学生要加以疏导,以帮助其建立合理的观念,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关于情绪调节策略,很多心理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走出负面情绪困境

大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感困惑或生活难题时,需要启动高校心理教育干预机制。通过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给予大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调整情绪,端正态度,从困难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心理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对有不良情绪情感的大学生要加以疏导,以帮助其建立合理的观念,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需要观

情绪情感是同人的需要相联系的,而人的需要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等条件的制约,所以个体只有选择那些符合社会要求并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使自身需要服务于社会需要,从而不断提高需要的层次,才能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需要观,对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培养大学生有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

许多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会大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情绪调节策略,很多心理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心理工作者要将这些理论很好地融入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如为大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或提供一些真实案例供大学生进行分析,还可以让大学生结合生活中常出现的困惑自编自导一些生活短剧,通过这种让学生直接参与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启发大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大学生充分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从而达到有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的目的。

(三)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资源

认知在人的情绪体验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大学生若能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之,就容易产生负向情绪和行为反应。伴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冲突、负向情绪,极易导致认知的偏差,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心理工作者要通过认知辅导,帮助大学生识别、矫正不合理的信念和想法来纠正其不良认知,还要善于发现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准确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建构合理观念和正确的认知。

测试1:情绪稳定性测试

指导语: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

(1)尽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仍能毫不在乎地思考别的事情。

(2)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写在纸上并进行整理。

(4)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失败时仔细思考,反省其原因,但不会愁眉不展,整天闷闷不乐。

(6)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常常倾听别人的意见。

(8)做事有计划地积极进行,遇挫折也不气馁。

(9)无路可走时,能够改变生活方式和节奏,以适应生活。

(10)在学业上,尽管别人比自己强,但仍会坚持“我走我的路”。

(11)对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都会刚性地表示出来。

(12)乐于一点一滴地积累有益的东西。

(13)很少感情用事。

(14)尽管很想做某一件事,但自己觉得不可能时也会打消念头。

(15)往往理智、周密地思考和判断问题,不拘泥于小节。

测评分析:

0~6分:你的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常常拘泥于一些小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过分认真,总是忙忙碌碌,耗费心机,难于做出重大的决策,一丝不苟而使自己感觉迟钝。

7~9分:情绪一般很稳定。

10~15分:你的情绪很稳定,大多擅长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不拘泥于小节,能积极大胆地处理一些事情,在各种困难面前毫不动摇。

你的情绪稳定性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个测试,你心中可能已经有了答案。

测试2:大学生情绪状态自我测试

指导语:下面几组自测题,从情绪的稳定度、精力的充沛度、情绪的控制度、生活的充实度四个方面提出了15个问题,请你放松自如,不要深思熟虑,不要欺骗自己,要真诚而坦率地回答,符合你的情况在括号内画“√”,不符合的在括号内画“×”。

情绪的稳定度:

(1)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毫不在乎地思考别的事情。( )

(2)不计小事,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

(3)有担心的事情,往往写在纸上进行整理。( )

(4)做事时通常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实际的目标。( )

(5)失败时认真反省原因,不会愁眉不展。( )

(6)具有许多自娱自乐的爱好。( )

(7)发生问题时,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8)工作与学习都有明确的计划。( )

(9)尽管别人优于自己,仍然我行我素。( )

(10)无路可走时,能改变生活的形式和节奏。( )

(11)经常满足于一点微小的进步。( )

(12)乐于一点一滴地积累有益的东西。( )

(13)很少感情用事。( )

(14)尽管很想做某一件事,但自己估量不可能实现时就会打消念头。( )

(15)抓主要方面考虑问题,不拘泥细节。( )

精力充沛度:

(1)在工作和学习上抱有超过别人的愿望。( )

(2)具有积极进取的豪情。( )

(3)不满足于普通的生活方式。( )

(4)喜欢听取各种人的意见。( )

(5)竞争性强,但也有逍遥自在的时候。( )

(6)敢于向超过自己能力的目标挑战。( )

(7)无论做什么,时间观念都很强。( )

(8)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

(9)经常在脑海里描绘自己要做的事情。( )

(10)一时办不到的事,以后总想办法做到。( )

(11)不管做事有没有计划,都能井然有序。( )

(12)胸襟开阔,从不与人计较小事。( )

(13)做事情时每每感觉心中感情激荡。( )

(14)不顺心时,常常休闲地度过一段时间。( )

(15)喜欢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 )

情绪控制度:

(1)起床后进行半个小时的自我锻炼。( )

(2)每天的早餐时间充裕,气氛活跃。( )

(3)吟诗唱歌时往往放开嗓子纵情歌唱。( )

(4)入睡前说些鼓励自己的词语。( )

(5)不纠缠不愉快的事情。( )

(6)与其心事重重,不如马上着手解决。( )

(7)精神上有压力时,通过体育锻炼来解决。( )

(8)做重要的事情能全力以赴,不顾及其他。( )

(9)不管和谁都不说不文明的话。( )

(10)喜欢阅读伟人的传记激励自己。( )

(11)善于悉心洞察,冷静判断问题的症结。( )

(12)坚信无论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

(13)每日总结当日的事情,心情宽松地入睡。( )

(14)常常按规定的时间上厕所。( )

(15)有计划地安排闲暇时间。( )

生活充实度:

(1)经常与友人交往。( )

(2)有自己的特殊爱好。( )

(3)能与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愉快相处。( )

(4)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家庭矛盾。( )

(5)吃饭时感到愉快。( )

(6)对工作和学习能够胜任。( )

(7)只购买自己必需的东西。( )

(8)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 )

(9)无论干什么都兴致勃勃。( )

(10)希望受到别人的注目和重视。( )

(11)不容易满足,经常抱怨。( )

(12)生活虽然不太好,却很快活。( )

(13)不爱花零钱,也不爱买零食。( )

(14)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学习感到满意。( )

(15)对生活各方面感到满意。( )

评分与解释:

每题选择“√”记1分,“×”不计分。然后把每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在表5-1找出你是属于哪一栏的。

表5-1 分数标准

情绪稳定度越低的人越患得患失,不能很好地生活,常常拘泥于小事,忙忙碌碌,耗尽心机。这样的人应该多学一点有关情绪、情感自我调适的知识和方法,不能为一点小事或一次失败而愁眉不展。情绪稳定度越高的人越擅长积极的处理事情,在各种困难面前不动摇,但有时会自作聪明而忽略重要问题,所以应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做出精密的调查和大胆的决定。

精力充沛度越低的人性格越懦弱,缺乏与社会竞争的勇气,典型的好好先生,做事情没有干劲,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安分守己。这样的人要锻炼自己的精神,振奋自己的身心,敢于向人生挑战。精力充沛度越高的人干劲越足,富于挑战性,对工作满腔热情,以充沛的精力对待每一件事,必定能连接不断地取得成功,但要善于调节内心的能量,不要使自己陷入狂热状态。

情绪控制度越低的人越不善于情绪的转换和松弛,容易精神疲劳。缺乏集中力,工作效率不高,还容易生病。今后要有意识地实行精神上的自我管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要努力保持爽朗松弛的心情和清醒理智的头脑。情绪控制度越高的人越善于情绪的转换和控制,不拘小节,踏实肯干,遇到困难要积极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代烦恼,经常保持轻松的心情,努力通过自我暗示来消除心中的阴影,但要注意与不同的人的共事态度应改善,要积极合作。

生活充实度越低的人越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抱有不满情绪,很少从生活中找到乐趣,但对生活不满时持有一种积极态度,只有不满才能有上进的欲望,关键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领会自己是对什么不满及不满的症结,才能积极解决。生活充实度越高的人越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精神上也充实,生活和工作中心情欢畅,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的平衡都很好,对任何事情都能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测试3:焦虑自评量表

指导语:表5-2中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你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当的选择,在相应的字母上画“√”。每一条后有4个字母,表示:A:没有或很少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要求:①独立地、不受任何人影响地进行自我评定。②评定一般在10分钟之内完成。

表5-2 焦虑自评量表

评析与解释:A、B、C、D分别记1分、2分、3分、4分,将所有得分相加,再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可得到标准分,其中(5)(9)(13)(17)(19)为反向计分项目。

判断:以55分为界,超过55分为异常,说明你的情绪处于焦虑状态。标准分小于35,心理健康,无焦虑症状;标准分大于等于35分小于55分,偶有焦虑,症状轻微;标准分大于等于55分小于65分,经常焦虑,中度症状;标准分大于等于65分,有重度焦虑,必要时要求助医生。

测试4 抑郁自评表

指导语:表5-3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你最后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当的选择,在相应的字母上画“√”,每一条文字后面有4个字母,表示:A:没有或很少的时间;B:小部分时间;C:相当多时间;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注意事项:①请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②一次评定可在10分钟内填完。③强调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过去一周。

表5-3 抑郁自评量表

评分与解释:A、B、C、D分别记1分、2分、3分、4分,将所有得分相加,再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可得到标准分,(2)(5)(6)(11)(12)(14)(16)(17)(18)(20)为反向计分。

判断:以55分为界,超过55分为异常,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说明你的情绪处于抑郁状态。标准分小于50,心理健康,无抑郁症状;标准分小于等于50小于60,偶有抑郁,症状轻微;标准分小于等于60小于70,经常抑郁,中度症状;标准分小于等于70,有重度抑郁,必需时请教医生。

体验1:皮索恩的故事

目的:认清愤怒情绪的危害。

时间:60~80分钟。

准备:A4白纸,笔。

操作:

(1)指导者给全体成员讲一个故事。古代的皮索恩是一个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军事领袖。一次,一个士兵侦察回来,没能说清楚跟他一起去的另一个士兵的下落。皮索恩愤怒极了,当即决定处死这个士兵。就在这个士兵被带到绞刑架前时,失踪的士兵回来了。但结果出人意料,领袖由于羞愧更加暴怒,处死了三个人。

第一个士兵——坚决执行下达的死刑令。

第二个士兵——由于没有及时归来,造成第一个士兵被处死。

第三个刽子手——因为没有执行命令。

(2)故事讲完后,指导者给每个成员发一张A4纸,一只笔,要求大家分享:

①三个人为什么难逃死亡的命运呢?

②在气急败坏时,一般人常有哪些行为?结果如何?

③在情绪较为平和时,一般人常有哪些行为?结果如何?(www.daowen.com)

④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哪一种比较能解决问题?

⑤想想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宣泄不良情绪?

(3)在组内交流,每个人说明自己的想法,并统计全组的倾向性意见。

(4)通过听取他人意见,小组成员受到启发,可以修正自己的意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在共同讨论中了解情绪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喜怒哀乐忧郁是情绪。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情绪反应,无论情绪是亮丽的还是阴暗的,他们本身都是正常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它,接受它,并学会积极有效地调节与控制它。

体验2:情绪的表达和观察

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大家了解平时是怎么表达情绪的,如何观察别人的情绪的,明白情绪产生的原因,了解情绪、事件与想法的关联性以及情绪对大家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操作:这是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包括察言观色、校园情景剧《偶遇》等等,都是先由指导者做提示,再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评价,讨论,交流。

1.察言观色

指导者提示:准备10张表示情绪的名词小卡片,两位同学一组各抽一张小卡片,合作表演上面写着的情绪,只能靠动作、表情来表达,不能说话。并让其余同学猜是什么情绪。

大家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猜出对方所表现的情绪?平常大家怎么表现这些情绪?

2.校园情景剧《偶遇》

指导者提示:白天,校园内,道具牌子“别惹我,烦着呢!”,事件:甲乙丙三人是同班要好的同学。甲同学今天心情不好,正在校园内徘徊,乙同学和丙同学两人迎面走来,两人给甲同学打招呼,甲同学却没有理他们。甲同学对他们的态度便引起了两个人不同的情绪反应。

大家讨论分享如果你是乙和丙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体验3:情绪魔法箱

目的: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对于同一问题可能其他同学未必是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情绪结果,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情绪的相关理论。并且在同学的建议交流中发现情绪管理的较好办法。

操作:

(1)准备一个小箱子或小盒子,告诉学生这就是情绪魔法箱。

(2)组织学生以无记名的形式将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觉比较困惑的情绪问题及原因写在纸上,并投入情绪魔法箱。

(3)告诉学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魔法师,将魔法箱中这些小纸条随意发放到同学手中,如果发放的正好是本人的则可以要求重发。

(4)请拿到纸条的每一位同学针对纸条上的问题以无记名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认识及处理意见。

(5)组织者将这些同学的问题及意见在班级中分享交流,并邀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全民超人汉考克》

《全民超人汉考克》(Hancock)是一部超级英雄类喜剧电影,由彼得·柏格执导,威尔·史密斯主演。主角汗夸克是一个超级英雄,但他看什么都不顺眼,性格易怒、矛盾、尖刻,内心充满矛盾,出言刻薄,总被人误解。每次好心好意东奔西走去行侠仗义,拯救过无数生命,然而事后却总是惹来无数麻烦。尽管对这位本城的大英雄还是感激的,但洛杉矶市民们终于忍无可忍,大家开始自问:我们怎么招来了这么一个家伙?

其实汉考克一点都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直到他救下公关经理雷·爱慕博瑞一命,这位经理试图挽回汉考克的声誉重塑他的光辉形象,这时汉考克才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随后,汉考克发现雷的妻子其实是自己的前妻,她也是一个女超人。因为两个超人不能在一起,否则就会超能力全失,在一次汉考克阻止抢劫的过程中,身中数弹,送往医院急救,意外发生了……

《全民超人》中汉考克是个众所周知的超人,他具备金刚不坏之身,可以自由地上天入地,惩治暴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激起了民愤,一时间,全民超人成为了全民公敌,大家都用“混蛋”这个词语来称呼他。原因是他好吃懒做、暴力、酗酒,甚至常常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暴躁易怒情绪及压力给民众都造成了伤害。最后,经过经理人的劝导及自身的有效约束,成为一名真正令人爱戴的全民超人。

拿破仑曾经说过:“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情绪的主人,而后者是情绪的奴隶。”一个人不管能力有多强,如果无法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随意让情绪泛滥而导致给他人造成伤害,久而久之身边人都会离他远去,甚至像汉考克一样的超人也难免引起全民公愤。反之,倘若我们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及有效管理压力,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我们的生活会越变越美好!

然而,情绪管理谈何容易,一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个人都会生气的,这并不难,但要能适时适所,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这就难上加难,这考验了一个人的情商,也影响着一个人是否成功。

互动1:爱自己的一百条理由

目的:发现自己,学会爱自己。

操作:

每人一张A4纸,安静认真地写下爱自己的一百条理由,并分享:

你能写下多少条理由?你是都能顺利写出来?为什么写不出来?当你写下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全班或分组进行互动交流。

互动2:一吐为快

目的: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

具体操作:发给每个成员一张卡片一只笔,引导成员在卡片上写下你最近有不顺心的事或不良情绪吗?是怎么引起的?

分享:在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请与大家分享影响情绪的因素。请4~5位同学发言。

互动3:愤怒怪的危害

目的:帮助成员了解愤怒情绪的危害。

具体操作:老师出示一张愤怒怪的漫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一个怪物,它就是愤怒怪,生活中它无恶不作。我们时常会遇到容易发火的人,也会有同学无端对别人发火,这些同学都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愤怒怪。

分享:请大家思考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发火,会带来什么恶劣的影响呢?请与大家分享。请4~5位同学发言。

互动4:快乐大魔盘

目的:生活需要快乐,而每个人都有一些让自己快乐的秘诀,和同学交流,分享快乐,让自己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具体操作: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件和时刻,当时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请4~5位同学发言。

分享:分组讨论并将本组的快乐方法按不同的类型写在“快乐大魔盘”中的不同分格里。

互动5:拥有快乐

目的:学会快乐,用心感受生活。

具体操作:做“击鼓传花”游戏,音乐停时花落到谁处,则请他站起来,讲一个笑话、一个故事或其他形式让同学笑一笑,使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笑一笑对自己心情的积极作用,让大家感受到快乐。

分享:每位学生讲一句与快乐有关的话送给大家。

引导:其一,学会快乐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每件事情的好与坏,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和道理,苦乐全由自己判断。

其二,让我们学会快乐,用心感受生活。

其三,愿我们的每位同学都拥有快乐,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阅读1:最值得开心的30个生活细节

生活中常有不顺心的时候,让你觉得心烦,郁闷,甚至想大哭一场。这时,怎么才能用最快的方法迅速找回快乐呢?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一个叫尼尔·帕斯的人打算帮大家找1000个快乐的理由。

尼尔·帕斯30岁,曾经非常郁闷,因为老婆离他而去,好友又自杀了,这一系列“倒霉”的事让他极度绝望,闷在家里,大哭了一星期。但哭过之后,他无奈地发现,日子还得过下去,于是创办了一个“开心事”的网站,每天写下一件快乐的事,一共坚持了1000天。这家网站目前已经创办了470天,让全世界1700万人从中找到了快乐。

《环球邮报》从中精选了30件最开心的事,它们都是些生活琐事,也许你平时不曾注意,可一经提醒就会觉得,世界瞬间变的如此美好。

(1)摸摸口袋,竟然发现里面有钱。

(2)成功赶上将要出发的汽车或火车。

(3)别人为你按着电梯门的“开”键,等你进来。

(4)电话响了,你拿起听筒发现正是刚才在想的人。

(5)请别人为你挠背,他一下子挠到最痒的部位。

(6)突然想起小时候最好的朋友的电话号码。

(7)你打算买的东西降价了。

(8)干净利落地撕下有黏性的价格标签。

(9)衣服上弄了污渍,但轻松洗掉了。

(10)把手指上的刺挑出来了。

(11)倾听烤肉在烤架上发出“咝咝”的声音。

(12)一下子将废物扔进了垃圾箱,太准了。

(13)想着今天是星期三,其实是星期五。

(14)和朋友一起聊明星八卦。

(15)把最后一块图案放进拼图里。

(16)从洗衣机里取出的袜子刚好是一双。

(17)完美地磕开一个鸡蛋。

(18)收到一封信,地址是手写的。

(19)清空电脑的回收站。

(20)终于解开一个死结。

(21)换了张干净的新床单。

(22)坐飞机时,一大排座位就你一个人。

(23)炎热天气喝下一杯冰水。

(24)下雪后,第一个踩出脚印。

(25)吃妈妈做的炒鸡蛋。

(26)开了半天车,一路都是绿灯。

(27)需要幽默的时候,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

(28)排队时,你所在的队伍最快了。

(29)广告时间换了频道,返回来时节目恰好开始。

(30)发现明年生日那天是星期六或星期日。

阅读2:爱尔马的实验“情绪效应”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爱尔马把人们在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四种情绪状态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管中,冷却变成水,结果发现,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冷凝后的沉淀物为乳白色,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冷凝后的沉淀物为紫色。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十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通过以上的对比实验,爱尔马教授经过分析计算得出结论:①人生气时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生物能量)。②生气时的人体生理反应十分剧烈,体内各种生物分泌物比其他情绪下所产生的分泌物都复杂、多样,且更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毒性!

他分析: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所以他告诫: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给孩子喂奶,否则孩子会中毒。动物在被屠宰时是很气愤的,体内也会产生毒素,加上来自饲料污染的毒素,吃肉多的人会因此“吃肉积毒”。

可见,人在生气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反应,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物质致使人体各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经常生气的人会加速大脑细胞的衰老,还会引起色斑、胃溃疡等。

阅读3:心理情绪中的“蝴蝶效应”

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不快心情或许会导致一天的心境不快,甚至诸多烦恼,或许还会引来一连串的厄运——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被验证了的现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很大不同,而那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却可能对预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而去,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一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导致一位老人丧生,说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实例。正所谓:“我不杀伯仁,而伯仁由我而死。”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旋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人们在情绪上也有类似的“糊蝶效应”。曾有报道说,甲对乙说了丙的一句坏话,被乙传给了丙,丙愤怒地去找甲算账,二人话不投机,动起手来,结果甲被丙用刀刺伤,诊治无效死亡,丙也因此进了监狱。而乙知道此事以后,也痛悔万分,一句无心的话,就这样导致两个家庭家破人亡的悲剧。这样的报道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实例,一个卤莽的举动,令人痛悔一生。可见,防微杜惭、及时调整心态多么重要啊!

不注意微小的不良情绪,很可能酿成大祸。西方流传的一首童谣说:折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良驹;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一个帝国的灭亡,居然始自一颗小小的铁钉的遗失所带来的一连串效应。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变化,最终酿成一场灾难。针鼻大的洞可以进来斗大的风,千里长堤毁于蚁穴,这并不是夸张,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我国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这条古训和前面的童谣以及“蝴蝶效应”的理论都告诫我们:要坚持注意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时刻保持一种健康清醒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遗憾的是,许多人至今仍缺乏这种必需的健康心态,放任不良心态的扩散,或者不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在生活中,当身体某个部位不舒适时,总觉得没什么大事。可有时,病毒就在不经意中逐渐侵袭了整个身体,当病入膏肓时再去治疗就有些晚了。我国春秋时期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发现他有病在肌肤,蔡桓公大不以为然;过了几天,扁鹊发现他的病已经到骨髓了,便再次劝他治疗,蔡桓公还是不以为然。又过了几天,扁鹊看见蔡桓公就跑了,结果蔡桓公死掉了。癌症令人闻之色变,其实,癌症初期并无太大不适,如果及早发现,治疗也并不难。但是,人们往往疏忽大意,往往到中晚期才发现,治疗起来事倍功半,疗效不佳。所以,治病的心态也是如此,没病要注意预防,有病及早发现治疗。

“蝴蝶效应”对负面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它对正面情绪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听说背后被人挤兑,就愤愤不平地去找人打架,路上走得口渴,便向路边的小屋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热情好客,看他满头大汗,除了送水以外又递过来一条毛巾。他谢过走出屋外,主人又追出来送给他一把伞让他遮阳。这个小伙子出门以后,心胸豁然开朗,只走了几步就转头回家了。为什么?因为对小屋的主人的热情招待心里充满了感激,原来那充斥在他心中愤愤不平的想法被冲淡了。他不想为区区小事去拼命了。可能连小屋的主人也没有想到,小小的一把遮阳伞——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居然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械斗。

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你的生活自然会充满阳光;偶然或许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负面情绪,明白了“蝴蝶效应”的危害,你一定会及时注意调整,防微杜渐;即使偶尔遇到意外的委屈、屈辱,你也一定会处理得大度、得体,那么,你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阅读4:ABC理论中“不合理理念”的3个特征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在许多著作中也被译作“理性情绪疗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ABC理论是这个理论的核心。这个理论发现影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想法和看法中,有些是导致问题的关键,称为“不合理理念”。并研究归纳出它的3个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

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3种特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尤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往往是难以自拔的,此时就极需进行治疗。

阅读5:生气时不要做任何决定

有个男人,他老婆生小孩时难产死了。幸好,他家有条聪明能干的狗,自然而然地担负起照看婴儿的重担。有一天,男人有事外出,很晚才回来。狗知道主人回来了,欢快的出来迎接。可是男人看到狗嘴里都是血,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心想是不是这狗由于饥饿兽性发作把孩子给吃了。于是他连忙赶到床边一看,没人,只看到一堆血迹。男人在狂怒之下,拿起棍子便将这条狗打死。谁知就在这时候,孩子哭着从床底下爬了出来,男人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狗,四下查看,发现不远处躺着一条狼,已被活活咬死,再看那条狗,后腿已被严重抓伤。原来在男人外出的时候,有条狼溜了进来想偷吃孩子,狗勇敢地冲上去与狼大搏斗,最终保住了孩子的生命。男人知道真相后,嚎啕大哭,悔恨不已,可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那是因为他被强烈的愤怒冲溃了理智,以至于忽视了最基本的判断与核实的步骤。其实这也是人的通病。根据心理学家的测算,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在愤怒的关头,人们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而自以为是,也会作出非常危险的举动而大义凛然。这个时候所做的决定,90%以上都是极端的错误。

几乎所有的在狱囚犯都表示过后悔;几乎所有的刑事案件都是在生气的时候作了一个不理智的决定而发生的;几乎所有罪犯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过:“如果当时………”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本质是善良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真正穷凶极恶,以杀人放火为乐事的人是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生气时能否拥有理智,将从根本上影响人的一生。

人是感性动物,生活在爱恨情仇交织的社会中,而人生又是处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有些选择或许无关痛痒,有些选择却事关全局;有些失误可以尽力弥补,有些却无力回天。因生气而做出错误决定的事,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如果你没有被那错误的决定所伤害,那要感到庆幸,但幸运并不一定永远垂青。所以要想把握自己的一生使之不偏离轨道,就请记住这句忠告——在生气的时候不要做任何决定!

阅读6:钉子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阅读7:格罗斯情绪调节理论模型

针对消极情绪的调节,格罗斯提出的情绪调节两阶段过程模型,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调节。他根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或情绪反应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称先行关注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称反应关注情绪调节。格罗斯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两大类: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从认知上改变个体对情绪事件的理解,从而改变其情绪体验,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是指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该策略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仅仅控制了情绪的表达,改变了外部情绪表现,情绪体验并没有因此改变,属于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格罗斯及其同事就该模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一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的证实。研究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增强了消极情绪体验,抑制积极情绪表达降低了积极情绪体验。同时,由于表达抑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对其它认知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社会交往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可能因此导致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破坏;反过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消极影响使表情抑制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认知重评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不需要持续的调节,从而较少占用认知资源,因此,几乎不影响认知任务的完成。

该模型把情绪调节看作在情绪产生过程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既有消极情绪调节,也有积极情绪调节,强调一般情绪调节过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从调节情绪体验到调节情绪表现,在关注内部环境的同时,强调了情绪调节通过影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然而,该模型主要强调从行为层面上,降低不良情绪的表达,而没有重视对消极情绪适应性的表达。虽然抑制消极情绪与短期的社会能力呈正相关,然而长期而言,一味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不但使个体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适应性的情绪表达却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阅读8:肉毒杆菌带来的不全是美

一些女性选择注射肉毒杆菌美容,抛开生理上的副作用不说,这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状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哈瓦斯等人发现,在面部注射肉毒杆菌会使面部肌肉僵硬,影响正常语言理解及用表情传达情绪。换句话说,在助人摆脱皱纹的同时,它可能令友情蒙上阴影。

研究人员挑选40名志愿者参加实验,请他们阅读3组代表不同情绪的文字,主题分别是“气愤”“悲伤”和“喜悦”。“气愤”主题的例句有“电话推销员喋喋不休,你没法继续吃饭”;“悲伤”主题的例句有“生日当天你打开电子邮箱,发现没有收到一封新邮件”;“喜悦”主题的例句有“烈日炎炎的夏天,水上公园即将开放”等。

志愿者注射肉毒杆菌的部位是皱眉肌。他们分两次阅读文字资料,第一次在注射前,第二次在注射后两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监视并记录每一名受试者的阅读速度。

结果显示,注射肉毒杆菌后,受试者的皱眉肌麻木且没有活力,他们理解主题为“生气”和“悲伤”的文字材料并做出反应的速度显著降低,但理解主题为“喜悦”的文字材料时速度没有变化。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援引哈瓦斯的话报道,研究证明了查尔斯·达尔文的一项理论,即“面部表情是产生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哈瓦斯说:“‘面部表情反馈假说’在心理学界由来已久。有一首老歌唱道: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也会朝你微笑,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但这项实验证明了它的相反方向,即当你不再皱眉时,世界看起来不那么愤怒和悲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