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庙会戏:中国民间戏曲演出的主流形式

庙会戏:中国民间戏曲演出的主流形式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庙会戏,即指在不同庙会上演出的戏曲,也称“会戏”“庙戏”“酬神戏”等。庙会戏演出是旧时民间的祭祀风俗,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是娱神戏曲的主要形式之一。庙会戏常与传统社戏合为一体。庙会戏以敬神酬神、免灾祛邪、祈年庆丰为主旨,演出剧目多是带有神仙色彩的戏曲。从春节之后每月的节令戏以及穿插其间的各种庙会戏,构成了中国民间戏曲演出活动的主流。在庙会戏中,县衙最重视的是城隍庙会戏。

庙会戏:中国民间戏曲演出的主流形式

庙会戏,即指在不同庙会上演出的戏曲,也称“会戏”“庙戏”“酬神戏”等。庙会戏演出是旧时民间的祭祀风俗,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是娱神戏曲的主要形式之一。庙会戏常与传统社戏合为一体。演出地点多在庙宇戏台、祠堂戏台,有时也会在农村的野台子上演出。庙会戏以敬神酬神、免灾祛邪、祈年庆丰为主旨,演出剧目多是带有神仙色彩的戏曲。

在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和多种信仰并存的国家。除了儒、道、佛外,各地各业也都有自己信仰和祭祀的神圣。因信仰不同,便在各地建有供奉各种神圣的庙宇,并形成带有地域性和行业特点的各种庙会。这些庙宇大都建有戏楼,每年都要举行酬神演戏的活动。从春节之后每月的节令戏以及穿插其间的各种庙会戏,构成了中国民间戏曲演出活动的主流。自古以来,兰州城乡就建有多座寺庙道观,据兰州有关史志资料统计,清代以来仅佛寺庙宇,兰州就有大小121处。[6]一年四季,兰州的庙会祭祀进香接连不断。《皋兰县志》“习俗”条载:“本地民风淳朴,威权贵、信鬼神。”“因而,作为地方主要文化娱乐形式的戏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这种迷信色彩,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方演出习俗。”[7]《兰州戏曲志·演出习俗》中说,兰州民间戏曲“在不同庙会上唱戏,称之‘庙会戏’,或简称‘会戏’。兰州农历四月初八和八月初一、十五的会期最长,规模较大,是戏班最活跃,收入最好的机会。戏班演出,多由会长提前预约大班社(好演员多的班社),演出报酬很高。也有少数小班社自行联系庙会戏,但报酬较低”[8]。一般来说,兰州的庙会戏都在固定的时间举办演出。如“三月十三朝北山”,北山即指雄踞兰州黄河北岸的白塔山。明代正统末,镇守甘肃太监刘永成于北山顶修建白塔慈恩寺,供奉地藏菩萨。据说地藏菩萨甚为慈悲,能为众生担负一切难行苦行,既能满足众生需求,又能祛疾除病,度尽苦难众生。故每年三月十三日始,白塔山举办三天庙会,届时兰州人扶老携幼,登山拜佛。此时间“各个寺庙里香烟缭绕,钟磬齐作,僧道各自诵经。戏台上锣鼓大作,秦腔高亢,唱会戏酬神,游人踮脚伸头看戏……甚为热闹”[9]。“四月初八五泉浴佛节”,四月初八,传说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各地佛寺僧众要举办佛事活动,模仿传说中的“龙王以香水洗灌释迦太子”的故事,用五色香汤洗灌释迦佛像,以纪念佛的诞辰,称为“浴佛”,这天也称为“浴佛节”,亦称为“龙华会”。“清明以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左右,五泉山上各寺庙开门,举办浴佛节、龙华会,经幢绸匾高悬,香烟缭绕,善男信女在钟磬木鱼声中诵经礼佛以消灾。”此时“秦腔班子演出会戏酬神”(如图50),“会戏主要在山门戏楼举行,亦称赛楼,坐北向南,上悬‘高山流水’匾,每字约三尺见方,笔力雄健,系晚清宁夏知府谢威凤所书。两侧为光绪兰州进士黄毓麟撰书楹联:‘碧天曾补,黄土偶抟,问从来何事非戏?一曲传奇,作俑且休嘲优孟;绿水长流,青山自在,到此处几人留名?千秋怀古,开场端合唱嫖姚。’楼南、东、西三面均为看台,挤满观众,不时喝彩,将红缎被面抛上台去,为名角披红,为之捧场。这里是戏刚演完,二郎岗二郎庙中的锣鼓齐鸣,吹竹弹丝,会场又开场了。观众于是又拥上二郎岗。清光绪年间临洮贡生魏椿作《四月八游五泉山竹枝词》,对此这样描述:‘彩楼镇日奏笙簧,优孟衣冠最擅场。看罢人人都道好,携尊又上二郎岗。’”[10]再如“八月三雷坛庙会”,清道光年间秦维岳编《皋兰县续志》载:“八月三日,祭阿公祠,利园作剧,酺饮。”光绪年间卢政编《皋兰县续志稿》载:“八月三日,祭阿文成公祠,自朔日至初八日,陈百货、杂剧,四民云集。”阿公即阿桂,清乾隆充军机处章京,后擢升内阁学士。乾隆末,阿桂以钦差大臣名义参与兰州战事,卒后谥文成。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其孙那彦成任陕甘总督,奏请清朝廷为其祖父建祠(位于雷坛河边),列入祀典。秋八月上旬,兰州瓜果飘香,雷坛河畔游人似潮,纷纷走过木桥(今雷坛河铁路桥北),进入金天观山门,逛雷坛庙会。阿公祠西侧为戏台,“坐南朝北,台上丝竹锣鼓齐鸣,演唱秦腔,台下人头攒动,时时喝彩”[11]。“六月六兴隆山庙会”,榆中兴隆山六月六庙会始于宋元时期的道教活动,兴起于清中期和民国时期,是该县内及周边地区较大的庙会,每年举行三次较大的道事活动,农历二月十五日祭太上老君,三月初三祭无量佛祖,六月六祭杨泗将军。其中以六月六日的道事活动最为隆重热烈。“届时四方民众扶老携幼,呼朋唤友,结伴出游;青年男女梳妆打扮,借庙会交友相亲,借机约会;善男信女上山焚香敬神,求签向卦,祈子还愿;官员乡绅安神祈福,行善施斋,敬仙求雨。其间还搭台唱戏,邀请剧团、戏班和民间艺人演出秦腔、鼓子弹唱、木偶、皮影、杂耍等剧目。”[12](如图51)

图50 兰州五泉山春节庙会戏

图51 榆中兴隆山六月六庙会会戏现场

兰州庙会戏演出的名目繁多,王正强先生编写的《秦腔大辞典》就列举了旧时秦腔戏班参加演出的会戏,主要名目有40种之多。庙会戏的演出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组织会戏演出不仅仅是寺庙的事情,旧时的县衙、公所、会馆、宗祠等机构都积极参与组织会戏演出。在庙会戏中,县衙最重视的是城隍庙会戏。例如榆中县青城镇的城隍庙会:“城隍出府”。青城的城隍庙,里面供奉的据说是“从省城兰州请来的督城隍”。虽然“督城隍出府”被请到了青城,但其地位没有变,依然管辖着“八府”的冥间事务,还可驱赶邪怪、庇护一方百姓平安,因此深受当地人与县府官员的尊奉。与“督城隍”同来的还有一些与其相关的风俗活动,“城隍出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按照惯例,旧时城隍每年“出府”两次,即清明节与农历的十月一。这两个节日在民间都与神鬼、祭祀活动相关。通常认为城隍出府要“巡视”四方民情,办理案件,佑护乡民,消灾祛祸。城隍出府阵势宏大,规格为“半銮驾”,即为皇帝出巡阵势的一半,最多时达三百多人。出府时,百姓夹道迎送,衙役开道,县府官员护送“出巡”。城隍出府是青城规模最大的一种庙会活动,一般要持续三天。青城人非常“信奉城隍爷,对城隍出府活动当然非常支持,并积极参与,乐意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若能为城隍老爷抬轿子更是无限荣耀,因此轿夫的角色往往被争来抢去,要提前预订”,“城隍出府的三天时间,当地的戏班子还要在城隍庙内的戏楼上唱念做打,为城隍爷唱戏,歌舞升平,赞诵功德”。[13](www.daowen.com)

旧时,庙会戏演出期间就是各地民众的狂欢节。有谚语说:“农闲戏忙,农忙戏闲。”会戏一般都在农闲时节举办,一则可以完成求神和酬神的使命;二则民众借机可以得到休息;三则民众也可借机沟通一下亲情,乡间青年男女还可以借此机会寻求配偶。这种不收钱且精彩的“人人都道好”(魏椿《四月八游五泉山竹枝词》语)的庙会戏,是旧时兰州酬神娱人的最重要的节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庙会戏演出的戏楼。旧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兰州民间戏曲演出提供了充裕的时机和广阔的天地。兰州各地为适应民俗庙会戏曲的演出需要,在明清时期修建了大量的戏楼或戏台。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每个村镇都建有戏楼或戏台。大的村镇甚至建有数个戏楼或戏台。据《兰州戏曲志》的记载,早期的戏班活动,根据民俗,依附庙会“酬神”“祭仙”,以及在城乡贸易集市进行演出。因此,庙宇、寺院、道观中的戏楼、戏台就成为民间戏曲班社的主要演出场所。传闻兰州旧时“有寺院、庙宇大小千余座”,更有“三观、九寺、八庙”之说。早期兰州府、县志记载,旧时兰州仅城隍庙就有九座,其中府城隍庙建庙最早,规模宏大,内中戏楼建于清代,雄伟壮丽。该庙终日香火不断,香客游人川流不息,“从农历正月初一起,天天连续不断地进行各行各业演戏酬神”。旧时兰州“有佛寺近30座,其中坐落在兰州城内的庄严、普照、木塔三寺最为著名,且有戏台可供酬神演戏”,还有著名的“三观”,即玄妙观、金天观、白云观。其中金天观、白云观的戏楼也极具规模。“兰州庙会经年不断”,差不多“庙庙有会,会会有戏”。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或其他节日,必演神戏。那些庙会戏楼(台)也必然成为戏曲班社的主要活动场所。[14]例如,兰州府城隍庙戏楼,故址在今张掖路北街。府城隍庙建于宋代,戏楼为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通省官绅捐资重葺,后二年始成。原为忠烈侯坊”,是一座四进庭院建筑。牌楼由节园颜妃墓前的贞烈遗阡牌坊改建而成。二门顶部建有戏楼,楼前辟有花园。戏楼坐南朝北,面对享殿。戏楼高15米,四柱亭式木质结构,重檐歇山,琉璃盖瓦。戏台高5米,台口宽9米,深9米,台沿三周嵌有矮木雕刻柱杆。上下场门连接后台走廊,与东西两侧钟、鼓楼贯通,可以看戏。整个戏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早期戏班演出活动的主要场所。民国时期,始有秦腔、蒲剧、京剧、河南曲剧、眉户和话剧等众多班社在此“酬神”“营业”以及义务募捐演出。[15]白云观戏楼建在白云观内。兰州白云观(也叫吕祖庙),原有上、下两处(上白云观和下白云观)。两观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下白云观位于雷坛河(今滨河中路南侧)处,是一组三进的建筑群。“戏楼通高12米,坐北朝南,面对大殿,三开面。为四柱亭式木质建筑,重檐歇山,琉璃盖瓦。台高3米,台宽10米,深6米,通梁木板隔分为前、后台,上下场门高2.2米,宽1.2米,后台宽10米,深4米。建国前,此处香火旺盛,游人香客极多,酬神演出终年不断,早有秦腔、兰州眉户等大班祭仙、募捐演出。”[16]青城隍庙戏楼“位于榆中青城镇城隍庙内。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戏楼为二层砖木结构,是青城最大的戏楼。庙会戏终年不断,是会戏最热闹的地方(如图52)。建国前戏楼也演‘卖戏’(即售票商演),外地戏班来青城第一台戏须在该戏楼演出”[17]。如此之多的戏楼与戏台的大量修建,反映了兰州当时的祭祀民俗文化与戏曲文化的同步繁荣与兴盛。今天,虽然古戏楼(台)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迹,但它们身上所依附的传统文化却永远存在。兰州古戏楼(台)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体现出了它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娱乐的融合性。庙宇本为祭祀所用,是民间信仰的象征。但自元代以后演戏酬神便成为它们的重要功能之一,因而庙宇的建筑与戏楼(台)建筑就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戏楼(台)建在庙宇之中,戏楼(台)成为庙宇的组成部分,演戏也就成为庙宇祭祀的必然内容。酬神演出名义上是献给神祇观看,是为祭祀服务的,实际上却是在满足普通百姓的戏曲审美需求。古戏楼恰好将敬神祭享与民间娱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另外,正是由于庙宇戏楼所具备的酬神娱乐功能,旧时民众便把在此处看戏视作生活中的主要乐趣,甚至把看戏作为由于读不起书而能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活动。庙会戏楼因此也就成为旧时普通百姓享受戏曲娱乐与接受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

图52 榆中青城旧戏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