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妇人之见:扭转传统大男子主义观念

妇人之见:扭转传统大男子主义观念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人之见”,这是旧时代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所见短浅,会因小误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是长久以来,连妇女也在内,都实行大男子主义,相信男子有见识,一切事都要由男子作主。所以,专就这件事说,或至少是有时,我们总得承认,妇人之见是也会高于男人之见的;或平心而论:见的高低,与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说“连”,其中含有俗见,即对于妇人之见的不重视。这看法出自太史公,更可见传统的力量之大,人人之深。

妇人之见:扭转传统大男子主义观念

“妇人之见”,这是旧时代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所见短浅,会因小误大。事实是否如此?说事出有因,与妇女翻身的时代精神不合,以不说为是。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是长久以来,连妇女也在内,都实行大男子主义,相信男子有见识,一切事都要由男子作主。这意思最早表现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宣告商纣王的首要罪恶是“‘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听老婆话是纯粹内政,竟引来各国联军的干戈,岂不荒唐。专就这一点说,事实是后来居上,刘向编有《列女传》且不说,其前,司马迁著《史记》,其中就写了一些有见识的女流之辈。我最感兴趣的是《吴起传》中顺便提到的那位无名的卒母,故事是: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何如人也?只说行为,不扣帽子,是别人说了不顺耳的话,就“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想作鲁国的将军,鲁国与齐国为敌,为取得鲁国的信任,就杀死自己的妻齐女;也是为了作官,母死而竟不问。这种种行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卒之母未必知道,可是她能够通过一点点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或者说,由其举手投足而见其肺肝,相形之下,卒之父就愚得可怜,始则因吮而感激,继则不旋踵而战,终于一将成名万骨枯了。所以,专就这件事说,或至少是有时,我们总得承认,妇人之见是也会高于男人之见的;或平心而论:见的高低,与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www.daowen.com)

但这种周婆式的论调,太史公未必同意。何以言之?对于吴起这样的为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物,太史公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为吴起立传,才一反作文的通例,忽然岔出一笔,借卒母之口,数说吮疽的卑劣阴险。为什么偏偏借卒母之口呢?用意显然是:你看,这样的花招,连卒母这样的妇人都看出来了。说“连”,其中含有俗见,即对于妇人之见的不重视。这看法出自太史公,更可见传统的力量之大,人人之深。但这里,我宁愿作一次翻案文章,以表示对女性的尊重。推想太史公如果有知,是会含笑首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