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孩子奠基美的生命—生命美育探析

为孩子奠基美的生命—生命美育探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重在引导个体认识并实现自身生命的审美价值。有关“生命美育”的内涵,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命美育”中的生命体验要求主体对生命和事物有真切而强烈的感受力。“生命美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命与自然、艺术间的关系。

为孩子奠基美的生命—生命美育探析

“生命美育”就是把“生命美学”的理论运用到审美教育中,是生命美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生命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重在引导个体认识并实现自身生命的审美价值。

有关“生命美育”的内涵,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命美育”首先涉及人的生命感受体验。个体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生命美育”中的体验将生命和审美相结合,其中灌注了情感生命和精神生命。“生命美育”中的生命体验要求主体对生命和事物有真切而强烈的感受力。“生命美育”的这一内涵要求个体不仅有美的意识,还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由此提出了在培养个体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还要辅以健全、完整的人格培训,在审美体验中,使个体的生命意识得到强化。

第二,“生命美育”的实施需要生命智慧的运用。人的生命智慧促使人不断地激发和表现个体生命并使其完善和发展。因此,生命智慧是最高的智慧。然而,生命智慧并不因此而不可把握。它随着人的进化而进化,发展而发展,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体现着它的魅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看似漫长的几十年中,我们如何运用生命智慧将生命美展示出来,是“生命美育”的另一个重要内涵。(www.daowen.com)

第三,生命与自然、艺术间的关系。“生命美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命与自然、艺术间的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源。在与自然生命的亲近之中,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之间就没有了隔阂,两者互相渗透、融入,人与自然物我为一,人类真正地回到自然之家中。人类的生命美也体现出自然之美,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人的个体生命既然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必须要回到自然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在个体生命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破坏人类同自然的关系。因此,人类除了在现实中努力尝试改变与自然的这种矛盾关系外,更重要的是要在艺术中重建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这样,人与自然、艺术之间就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命美育”是在尊重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他们对“生命之美”的情感感受体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提升他们主动探究美好生活和生态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感受、鉴赏、创造生命美、生活美、生态美,并获得情趣、认知、精神、行为上的成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