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区护理学:实施效果评价及标准

社区护理学:实施效果评价及标准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评价分为近期结果评价、中期结果评价和远期结果评价。针对护理干预目的,分析干预措施为居民健康问题的解决、维持自身健康水平、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程度等的实际效果,是结果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指利用全国或区域性统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社区护理实践标准,由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聘用第三方,衡量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效果,获得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社区护理学:实施效果评价及标准

社区护理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主要评价实施护理活动后的效果,将护理对象的实际状态与护理目标做比较,确定预期目标实现的程度。通过评价可以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了解护理活动的效果或效率及护理活动的改善方案,明确护理活动责任,最终获得健康决定因素的新方案、新技术。

(一)社区护理评价的分类

社区护理评价通常可分为结构评价(structure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3种类型。

1.结构评价

结构评价是指投入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资源是否合理的评价活动,主要包括投入的人力、设施、装备、预算等资源。如所有专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具有相应的证书,设施是否符合当地卫生部门的标准,社区是否有足够可利用资源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等。

2.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社区护理实施是否按照预期计划执行的评价活动。重点考虑计划的执行程度、服务质量及质量改善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护理实施是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社区居民接受及参与情况等。

3.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计划完成后评价社区护理实施的效果,主要包括结果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社区健康问题处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可持续或扩大护理活动等。结果评价分为近期结果评价、中期结果评价和远期结果评价。近期结果评价主要包括护理对象知识、态度改变情况,部分生理指标如体重、血压、血糖等控制情况。中期结果评价主要包括行为和环境的改变情况,如饮食是否得到调整、是否戒烟等。远期结果评价也称结局评价,主要包括护理对象的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效益评价和成本-效果分析等。

(二)社区护理评价的方法

1.医疗文书评价法

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辅助检查、家庭诊疗护理文书等,按月份、季度、年份等对社区居民的患病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等进行评价。

2.统计指标评价法

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医疗文书、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政策和社区环境因素的改变、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等进行评价。

3.护理服务项目评价法

利用项目评价的方法,对所开展的新的护理服务项目进行评价。

4.满意度评价法

满意度评价应该集中在社区护理服务规范及服务提供是否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等范围之内。

(三)社区护理评价的内容(www.daowen.com)

1.健康结局达标程度

将社区护理结局与健康护理计划中的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以明确计划目标的达标程度。如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应认真分析资料,找出影响结局的根本原因,以寻求解决与改进的办法。

2.护理干预完成的效率

主要通过比较结局与计划设定目标的差异,总结实际实施计划所用时间、资金和资源,并对比健康护理结局与总投入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归纳护理活动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

护理干预的实施是为了提高与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对健康与卫生资源、产业带来的影响可能带动社区中其他系统产生变化。针对护理干预目的,分析干预措施为居民健康问题的解决、维持自身健康水平、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程度等的实际效果,是结果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4.护理活动的影响力

评价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社区护士组织实施的护理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分析总结护理活动所产生社会效益的持久性、影响范围及受益人群的多样性、广泛性等。

(四)影响社区护理评价的因素

科学、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利于全面总结护理程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明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适当对策,为下一步护理程序的开启做出更加充足的准备,并要明确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原因。

1.社区护士业务能力

社区护士是护理程序的应用者,也是制订护理诊断、计划,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直接执行者,其确定护理计划目标与评价指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护理评价结果。此外,在评价过程中,社区护士能够根据客观真实信息,恰当运用统计学方法,掌握并熟练应用项目效果评价的科学方法,并以评判性思维处理得到的资料信息,在分析处理信息过程中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是社区护理评价结果与结论科学、有效的重要保障。

2.社区护理评价方法

(1)数据分析法。将护理干预实施前的信息与数据与实施后所得客观数据,以及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记录的动态变化信息与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推演,得出评价结果。通常得到的是量化评价资料,能够为评价结论提供客观证据。

(2)观察法。通过观察服务对象的行为改变、社区环境及资源的变化等,以获取最真实、客观的信息。此方法对评价人员要求较高,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敏捷的思维能力,耗费时间、人力,但结果能很好地补充或解释数据分析得到的量化信息。

(3)交谈法。灵活性强,当前两种方法仍未能收集到评价所需的所有资料,可使用此方法进行补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好的谈话技能与技巧,能够尽可能避免自身对访谈对象的偏见或主观加工访谈信息。此外,社区护士具备良好的亲和力是获得访谈对象信任与配合的重要前提。

(4)问卷调查法。需要获取较广泛、全面的信息时,通常设置问卷访谈,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调查员的能力等均可能影响调查的实施与最终结果。同样需要避免评价人员的自身偏见,还应考虑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以及其他可能对调查产生干扰和影响的因素。

(5)标准化评价法。指利用全国或区域性统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社区护理实践标准,由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聘用第三方,衡量社区护理干预实施效果,获得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