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原民兵训练成果展示:从1973到1985,转型中的中原民兵

中原民兵训练成果展示:从1973到1985,转型中的中原民兵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兵组织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原民兵的训练积极性。1981年民兵组织调整改革试点结束后,偃师市人民武装部重点进行了民兵军事训练的改革。在组织为期一个月的武装基干民兵军事训练时,公安县南闸公社人民武装部先精减了兵员。其次,适当调整对参训民兵的年龄限制,选拔更年轻的民兵。民兵组织调整后,不仅训练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训练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中原民兵训练成果展示:从1973到1985,转型中的中原民兵

民兵组织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原民兵的训练积极性。对于这种情景,当时武汉军区的记者进行了如下报道。在1982年年度训练开始前夕,我们来到唐山县采访,看到的却是备训忙的景象。郝店公社郝店大队基干民兵左世华接到预训对象的通知书时嘴撅的老高,心里嘀咕“吃亏单,吃苦卡”,不过,青年人思想的天平晃动一下又马上稳定下来了,我们来到了小左的家,当问他现在的想法时,小左惭愧地低下了头,他沉默了片刻说:“要祖国尽快富强,必须首先想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现在民兵训练有了新政策,别说一个月,就是三月半载,在我们一生中算个啥比例”?小左还没有说完,他母亲接过了话茬:“同志,老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都怕吃亏不去训练,‘四化’谁个去保卫。”这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老一辈劳动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蔡河公社,我们(记者)看到了像战争年代群众忙于支前那样的生动景象:赤日炎炎,山径小道,这个公社17名生产队长各挑着100多斤(1斤=0.5千克)的“支训粮”出售后把钱交给了民兵连长。他们说:“我们合计好了,这个作为参训补助费吧。”民兵们说:“我们只有一个心眼,刻苦训练,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人民的关怀。”

这说明民兵组织的调整是成功的,极大地提高了中原民兵的备训热情。

1981年的民兵组织调整不仅使民兵人数得到精简、民兵的训练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还使训练内容得到了改革。这次民兵训练内容的改革体现了以下主要特点(以河南偃师市为例):

首先,在训练人数上进行了精简。1981年民兵组织调整改革试点结束后,偃师市人民武装部重点进行了民兵军事训练的改革。在训练人数上,由训三手改为训一手。以往民兵训练一枪三手都要参加,人数多,浪费了一些人力和物力。1981年全县齐装后,步兵武器达到了3万多件,按三手训练,人员就要达到9万多人,这次只训练一枪一手,参训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可以减少66%的训练经费开支。在组织为期一个月的武装基干民兵军事训练时,公安县南闸公社人民武装部先精减了兵员。这个公社现有基干民兵7 000多人,过去普遍训练时,由于参训民兵多,教员少,不便于组织领导,造成了人力上的浪费。这次训练,各管理区参照新兵入伍的条件选调了19名武装基干民兵组建成一个训练排,全公社只训练了114人。

其次,适当调整对参训民兵的年龄限制,选拔更年轻的民兵。“参训民兵一般应在17岁至20岁为好。这部分人多数已初、高中毕业,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大,愿意参加民兵训练。他们不是主要劳动力,无家庭负担,能保证训练时间、效果的落实。大口公社206个训练人员都在20岁以下,并全部按时报到。”

最后,调整训练的时间和内容。调整前民兵训练的内容贪多求全,训练时间平均使用,造成蜻蜓点水,样样都不精通。调整后的训练虽然只训了11个课目,但重点突出,抓住了射击和单兵战术两个基础课目。如射击(包括基础射击和应用射击)就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最终民兵的结业考核射击率为89.7%,优秀率为57%。在训练周期上“由分段训练改为一气呵成,原来的每个民兵要完成《四年训练纲要》规定的科目需3至4年,这样周期又长,民兵也不能稳定参训,训练内容重复,质量差。改革后,一年训一批,一批16天,一气呵成。当年训当年储备,干净利落”。

民兵组织调整后,不仅训练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训练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革,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厂矿企业逐步实行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民兵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一些厂矿企业顺应改革,把民兵工作纳入了企业管理,使民兵工作顺应了新时期的形势,为民兵工作开拓了新局面。

这里以郑州市113个厂矿单位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郑州市113个厂矿企业单位顺应改革把民兵工作纳入了企业管理。一是把民兵工作列入企业经济责任章程,具体规定了有关部门、车间和民兵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了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做到了“章程上有一项民兵工作,就有一项经济上的‘分’”,使民兵工作与部门、车间和民兵个人的经济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二是明确规定各级领导的民兵工作责任,在工作日程上都有民兵的相关内容,如果完不成民兵工作任务,单位和车间的经济利益就会直接被影响。三是规定厂长在每月召开的部门、车间领导协同会上研究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要根据上级军事部门赋予的民兵工作任务提出本单位的落实意见,并与生产任务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人员和时间,与当月生产计划一并下达。四是把民兵工作列入企业考核项目中,如月课、民兵干部会、军事训练、年度整组等,月底由武装部按当月下达的任务逐单位填报完成情况,厂考核组按章定分,劳资部门计分计奖。武装部由分管武装的书记考核,厂党委和行政领导由厂考核小组考核。五是把民兵活动经费纳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费开支项目中明确民兵活动经费从企业管理中解决。六是规定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齐抓共管,调动各方面做民兵工作。例如,在企业章程中,把部门之间的协助关系列入“党委临时交班任务”一款,规定了工作标准和记分办法。对突击性、临时性的民兵工作,需要哪个部门协作,由武装部提出意见,主管书记批准后,即可商请有关部门配合,并把配合协助情况列为部门月底考核内容。

把民兵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解决了民兵训练及开展活动中的许多难题,它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提高了企业民兵参训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民兵各项活动的落实。改革前民兵把参加活动、参加训练看成是“额外活动”,积极性不高。改革后民兵工作被纳入了企业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就把民兵训练、民兵活动同民兵个人、民兵所在车间、班组的经济利益联系了起来,大大增强了民兵参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二,解决了以往民兵训练与生产冲突的问题。“经济章程的制定”及“根据上级军事部门赋予的民兵工作任务,提出具体的落实意见。”使民兵训练能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特点实行有计划、有目标的训练,避免与生产建设冲突。

第三,提高了民兵训练的质量。“民兵工作列入企业考核项目”以及“规定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助计划,齐抓共管”严格了民兵的训练制度,有利于提高民兵的训练质量。(www.daowen.com)

第四,保证了民兵训练经费的来源。“民兵活动经费纳入企业管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使民兵参训经费的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

总之,把民兵工作纳入企业管理顺应了改革的形势,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民兵工作的开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民兵工作的有益探索。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农村责任田的普遍承包,民兵的训练场地越来越受到限制。而随着对民兵训练的改革,民兵训练也逐步走向正规化,因此许多地区开始了民兵训练场地的建设。

湖北省很早就开始了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的建设,到1982年10月底,湖北全省已有50%的县市训练基地投入使用,其余的多数正在筹建中,湖北省人民武装委员会要求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完成训练基地建设任务。湖北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对基地建设也十分重视。全省地方党政机关近几年投资达60余万元。各地还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搞好训练基地建设。有的以人民武装部为基础扩建;有的与地方协商,利用单位闲房,下马厂矿改建。各地在建设中还注意了突出重点,急用先建,如平原先抓靶场建设,山区先抓住房建设,逐步加以完善。这说明湖北对民兵军事训练基地是十分重视的,各级地方政府也是积极支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绩。河南省对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的建设也十分重视,截至1985年底,河南省128个县、市、区建成的基地有83个,正在建设的有41个(其中有49个训练基地规划为技术兵训练中心),准备筹建的4个,全省有5个军分区实现了基地化训练。

在河南湖北两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民兵军事训练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河南焦作市为例,焦作市民兵训练场地到1983年已有三场(操场、靶场和战术场)、三室(训练指挥室、军事资料室、政治学习室)、三库(器材库、弹药库、物资库),一座可供350人食宿的窑洞、饭堂等设施,以及一整套相关的办工、生活、娱乐设施,总面积达24 000平方米,操场设有露天舞台、球场、安装了高级高炮瞄空打地架;靶场有升降、运动两套电动靶,可以对固定、隐显、运动和闪光四种目标实弹射击;战术场有沟、坎、壕、洞、堡等各种掩体和铁丝网、模拟坦克,可实施班以下的战术训练;军政两个学习室有沙盘、挂图、图书及各类教具,可供一个民兵连教学使用;场内安装有自来水,还开办了豆腐店、花房、养猪场、小卖部等,使训练场成为能训练、能学习、能生活、能生产的民兵教育训练基地。

民兵训练基地的建设是民兵训练逐步正规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改革前民兵训练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实施所形成的因场地和其他条件限制而训练质量难以保证且人力、财力、物力浪费较大的情况,摸索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和现代战争要求的民兵、预备役的训练道路。实践证明,实施以县、市为基地集中轮训民兵的形式有利于加强对训练的组织领导,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有利于培养民兵良好的作风,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及各项经费的开支,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是适合民兵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民兵组织调整后,中原民兵的训练也更趋向于实用,在民兵的专业技术训练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民兵的军事训练,还有利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在新乡地区专业技术训练中心,武汉部队召开了现场研究会,提出了“大胆改革民兵军事训练,因地制宜成立地炮、高炮、通信、防化、工兵和后勤等训练中心,初步实现由训练团属技术兵发展到训练师属技术兵;由单一的训练途径发展到多种训练途径;由建立民兵训练基地发展到建立民兵专业技术训练中心;由单纯的民兵军事训练发展到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我们以新乡地区的专业技术民兵训练为例观摩的最后一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河南省委书记刘正威同志在获嘉县品尝了后勤训练试点的民兵李吉延炸的油条后,高兴地说:“你回去可以办饮食专业户喽!”小李不假思索地爽朗回答:“回去就干。”原来他早已成竹在胸了。

这只是训练中心在后勤上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民兵专业训练中几乎所有的课目都与民用相联系。我们以获嘉县后勤训练为例:该县是有名的瓦刀之乡,全县有几百个工程建筑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训练试点根据民兵操作技术好、理论水平较差的状况,结合后勤专业训练,对口增加了民用专业项目,专门抓了建筑识图、绘图、工程设计、预算等课目的培训,给民兵插上了科学的翅膀。20世纪80年代初轻骑之类的高档商品纷纷进入农家小院。1984年获嘉县已拥有摩托车1 200多辆。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培训,摩托坏了无人修,车祸事故也不断发生,有关部门对此大伤脑筋,只好采取限制措施,禁止无执照驾驶。一些民兵诉苦;“本想买部轻骑抖抖俺农民的威风,进城跑跑生意,可现在只好起五更溜进城,半夜逃回来,真的划不来。”对此,训练试点也考虑到了,他们结合武器维修,增设摩托车驾驶、维修专修班,结业后与有关部门一起考核,合格的发给驾驶执照和修理营业执照,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又如,在通信训练中增设电视机修理;在防化兵训练中增设化肥农药的研究;在地炮训练中增设道路、水利的勘查及气象预报等民用项目的培训。同时结合地方各种专业训练培养技术兵,如在培训卫生员时增加战地救护培训,在专业财会人员培训中增加司务长的训练;这样一来,训练中心的路子就越走越宽阔了。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仅不可以使一些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提前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他们管理经济建设的本领,为他们以后转任地方工作提供极大便利,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当时,很多地方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改行出路难,往往是由县人民武装部千方百计地为“出嫁”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找“婆家”。可湖北大悟县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改行时,被分到哪里,哪里就乐于接受。大悟芳畈公社武装部长姚斌要改行了,夏店公社党委负责人立即找到县人民武装部,要姚斌去夏店管农业。而芳畈公社也想把姚斌留在公社,两者互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县委组织部门统筹考虑,将姚斌调往夏店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农业。有些地方,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改行后适应不了工作。可大悟县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改行后工作得心应手,干得出色。原城关镇武装部长张泽民改行后任镇委副书记,分管财贸工作。他一上任就调整生产结构,建立各种责任制,使不少原来亏本的企业很快扭亏为盈,增产增收。群众说想不到张泽民这个“武状元”,干财贸工作也内行。半年后,组织上根据张泽民的德才表现,又让他担任了镇长。大悟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不愁“嫁”的奥秘在哪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县人民武装部一直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自身建设,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既会做民兵工作、又会做经济建设工作的两用人才。具体办法一是建立适应培养两用人才的知识结构,为培养两用人才创造条件。大悟县人民武装部每月召集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用3—5天时间学习民兵业务、党的政策、科技知识,并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建立了提供学习材料的资料室。他们还广开渠道,鼓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积极参加社会上开办的“刊授大学”“函授学校”,使他们不断丰富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二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人民武装部以《民兵工作条例》为依据,结合实际,把民兵和经济建设工作列出了十大项,实行“百分制”,既增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又有利于干部的全面发展,较好地防止和避免了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在民兵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一头沉”、顾此失彼的现象。三是表彰先进,激励进步。丰店公社武装部长谈云耕自费订阅了《土壤学》《植物栽培》等农业科普书籍,经常到大悟县人民武装部借阅《军事技术》等书刊,认真习武学农,大悟县人民武装部就把谈云耕树为了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学习的榜样,激励大家把自己锻炼为两用人才。功夫不负有心人。掌握了民兵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两套本领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就能圆满地完成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这个县的民兵工作在1982—1983年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所住的队大多数都成为了县、社的先进典型。由于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有两套本领,工作干得好,大悟县一些公社的党委书记称赞说:“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扛得起大梁,办事让人放心。”

这说明民兵的训练,尤其是专业技术民兵的训练及民兵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是完全可以加入民用的内容的,既让民兵学到了过硬的军事技术,又让民兵学到了参加经济建设的技术本领。这种军地两用的训练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参训民兵的积极性,使民兵训练更富有吸引力,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训练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