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特别探讨学科与产学合作方式间的关系。首先,在不考虑学科差异情况下,每一种产学合作方式被使用的频率是有差异的。Martinelli et al.调查了苏塞克斯大学各个学院、学科的教师,发现“咨询”是最多采用的产学合作方式,其次是“合作研究”和“研究资金”,而“公司行为和商业化”是教师最少采用的方式。D'Este&Patel发现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教师在参与产学合作的频次上明显低于工程学科的教师。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

在技术转移、知识转移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与知识的特点(例如编码的程度、在技术产品的内隐程度等)(Schartinger et al.2002)、教师的研究目的(从事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Meyer-Krahmer&Schmoch 1998)、研究动机(Arza 2010)、创新的过程阶段(Schartinger et al.2002;Wright et al.2008)、资金来源(Bolli&Somogyi 2011)、合作的产业领域(Schartinger et al.2002)等相关,前面的文献综述已经做了部分相关的综述。下面特别探讨学科与产学合作方式间的关系。

首先,在不考虑学科差异情况下,每一种产学合作方式被使用的频率是有差异的。Meyer-Krahmer&Schmoch(1998)基于对德国的研究发现,教师认为“合作研究”和“非正式联系”是最重要的产学合作的方式,其他依次为“个人教育”“博士论文指导”“合同研究”“专门研讨会”“咨询”“为产业界开设的讨论会”“科学家交流”“公开出版物”以及“参与委员会工作”。Meyer-Krahmer&Schmoch(1998)认为教师将“合作研究”视为比“合同研究”更为重要的产学合作方式,是因为合作研究包含了产学双方的知识交流和互动,而合同研究则是知识单线地从大学流向产业。而非正式的交流在互动交流方面体现非常充分,所以被认为是重要的合作方式。而“专门研讨会”被认为是比“公开出版物”更重要的方式,是因为参加会议可以迅速省时地通过汇报人的演讲了解其成果,而且可以进行面对面地非正式讨论,是比公开出版物更有效率的方式。Martinelli et al.(2008)调查了苏塞克斯大学各个学院、学科的教师,发现“咨询”是最多采用的产学合作方式,其次是“合作研究”和“研究资金”,而“公司行为和商业化”(即“创业行为”或“学术商业化”)是教师最少采用的方式。Cohen et al.(2002)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利用了对2004年美国制造业R&D经理的调研数据发现,“公开出版物和报告”是最重要的知识交流的方式,“聘用研究生”“联合和合作企业”“专利”等较不重要,最不重要的方式是“许可”和“人员交换”。D'Este&Patel(2007)发现“会议和专门研讨会”是教师使用最多的产学合作方式,在D'Este&Patel(2007)的研究中,有65.0%的教师在2002—2003年间至少参加了一次“会议和专门研讨会”,而参加其他四种类型合作方式——咨询和合同研究、联合研究、培训、创建实体设施的比例分别为56.3%、44.6%、42.5%和20.8%,从而可以发现创建实体设施是教师使用最少的产学合作方式。

其次,不同的学科使用产学合作的频率是有差异的。Martinelli et al.(2008)调查了苏塞克斯大学各个学院、学科的教师,发现生命科学学院和科学技术学院(两个学院包括生物化学、化学、数学物理以及航空航天等)在每类产学合作频次上都占到了总数的50%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的产学合作相对较少。而且,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依赖“合作研究”的方式,而科学技术学院多采用“咨询”。Schartinger et al.(2002)基于奥地利的研究发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教师比医学、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的教师有更强的产学合作(联合研究、合同研究、个人流动和培训、演讲)的动机。Grimpe&Fier(2010)也发现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比社会人文科学等学科参与了更多的产学合作(主要指非正式的产学合作方式)。D'Este&Patel(2007)发现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教师在参与产学合作的频次上明显低于工程学科的教师。Lee(1998)发现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科的教师比社会科学的教师更倾向于参与产学合作,而且工程学科教师比基础科学的教师更支持产学合作。(www.daowen.com)

第三,不同学科采用产学合作的方式是有差异的。Bekkers&Bodas Freitas(2008)基于荷兰的数据发现,对于生物和化学工程学科来说,“科学产出、非正式交流和学生”“合作和合同研究”“专利和许可”是重要的知识转移方式,对于材料科学学科来说,主要的方式是“特殊的组织行为”(包括在企业的创业教育和在大学的培训、衍生公司以及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的技术转移活动)、“专利和许可”,而认知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主要知识转移方式为“通过组织的个人交流”“人力资源流动”以及“特殊的组织行为”。Schartinger et al.(2002)调查了奥地利产学合作的方式发现,“联合研究”是自然和技术科学领域(工程、化学、物理)较频繁使用的合作方式,而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较少使用这种方式,多使用培训、讲座等教育合作方式,因而总的来看,R&D强度大的学科采用了更为紧密的产学合作方式。另外,Schartinger et al.(2002)还发现,一个学科领域不会同时看重合作研究和合同研究,如果某个学科领域多使用合作研究的方式,那么相应地就会较少使用合同研究的方式。就企业一方来说,在制造业领域,例如化工、仪器、基础材料和汽车等领域,较多使用联合研究方式,人才流动也是较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在服务业领域主要通过教育合作方式实现知识交流(Schartinger et al.2002)。Meyer-Krahmer&Schmoch(1998)发现,在微电子、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合作研究”和“非正式联系”是比较重要的合作方式;在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机械工程领域,合同研究是最重要的方式,其次为合作研究;在以化学为代表的基础学科领域,教师认为“教育”“提供人力资本”“非正式联系”“合作研究”是比较重要的合作方式。De Fuentes&Dutrénit(2012)发现,生物技术和农业科学的教师倾向于使用“信息和培训”方式,医药和健康科学的教师倾向于使用“知识产权”的合作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