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北部湾最独特的民俗风物

广西北部湾最独特的民俗风物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没有机会把这两样东西相提并论,但在防城峒中就有令世人大开眼界的砧板陀螺。目前,砧板陀螺已被列为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砧板陀螺是纯手工制品,面上的“砧板”与底部微微凸起的圆锥需精心打磨,技术的关键在于底部着力点的铁钉,据经验丰富的砧板陀螺高手介绍:“要想让陀螺转得稳就一定要让钉子尽可能的低一些”。打砧板陀螺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巧,功夫不到家,绝对打不好砧板陀螺。

广西北部湾最独特的民俗风物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当今要求创新的时代流行语,其实早在200 多年前,防城峒中的边民们就超前默默地证实了人们的这一流行说法。

砧板是中国人厨房里做菜的必备工具,特点是又大又重;陀螺是孩子喜欢的游戏玩具,小巧玲珑。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没有机会把这两样东西相提并论,但在防城峒中就有令世人大开眼界的砧板陀螺。砧板陀螺是峒中独有的地域特产,尽管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因“深居大山”不为世人所熟悉,直至在2011 年有机会先后亮相于防城第三届金花茶节和广西第三届体育节,砧板陀螺才走进世人的视野,令世人眼前一亮、啧啧称奇。目前,砧板陀螺已被列为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图30 砧板陀螺

砧板陀螺面上看似砧板,直径为10 至40 厘米不等,小的是小孩练习所用,成年人所用砧板陀螺直径一般是30 至40 厘米,厚约10 厘米,曾八次获得“陀螺王”称号的砧板陀螺“巨无霸”直径达45 厘米,红木材质,重约9 公斤,最长记录转动了30 分钟之久。木料越重、越坚硬、木质越好,制作出的砧板陀螺转的时间越长,转起来发出的音响越动听,所以砧板陀螺一般都用坚硬的龙眼木或蚬木制作,甚至不惜动用珍贵的红木制作。砧板陀螺是纯手工制品,面上的“砧板”与底部微微凸起的圆锥需精心打磨,技术的关键在于底部着力点的铁钉,据经验丰富的砧板陀螺高手介绍:“要想让陀螺转得稳就一定要让钉子尽可能的低一些”。(www.daowen.com)

打砧板陀螺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巧,功夫不到家,绝对打不好砧板陀螺。在峒中,过去打砧板陀螺只是村民农闲时的一项娱乐性民俗活动,逢年过节能为民众助兴,增强节日气氛,后发展为竞技比赛,不仅本村比赛、村际比赛,还常常与越南广宁省的边民进行比赛,所以,打砧板陀螺是一项既能增进友谊又能锻炼人的意志、耐力、智力及灵巧性的有益娱乐性的竞技活动。

(吴坚/文 罗晓霞/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