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胡奇为毛泽东主席绘制巨幅画像,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胡奇为毛泽东主席绘制巨幅画像,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省公署门前,胡奇被军警用枪托打破了头。丰子恺称胡奇的作品“足见生活趣味温暖丰富”。1949年以后,胡奇在天津艺术馆任职,主持油画教学。1949年9月,市里派人来到艺术馆,商量为毛泽东主席赶绘巨幅画像。马达是从延安鲁艺来的,见过毛泽东主席,熟悉他的服装颜色与肤色。胡奇经过努力,终于在开国大典前夕完成了画像。10月2日,画像高悬于大会主席台,伴随着天津人民举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活动。

胡奇为毛泽东主席绘制巨幅画像,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李溥

胡奇又名胡钟琦,字稚田,原籍浙江绍兴,1902年生于天津五四运动时,他在南开中学读书,参加了赴直隶省公署请愿活动。在省公署门前,胡奇被军警用枪托打破了头。这一年他从南开中学毕业,父亲害怕他再去“闹事”,便于1921年让他投考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后来他又回到天津,进入南开大学

1927年,胡奇从南开大学商科毕业,在父亲安排下进入中南银行。从这年起,他利用闲暇时间从事漫画创作,作品很快就得到《北洋画报》等报刊的青睐。丰子恺称胡奇的作品“足见生活趣味温暖丰富”。除了漫画,胡奇还擅长油画素描、水彩、炭画、雕塑、烙画、木刻、国画等。(www.daowen.com)

1949年以后,胡奇在天津艺术馆任职,主持油画教学。其时,刘子久任副馆长,马达为军代表。1949年9月,市里派人来到艺术馆,商量为毛泽东主席赶绘巨幅画像。领导要求这幅画像高4米,宽2米,要在天津庆祝国庆的游行中使用。画像的参照物,只是一张毛主席的2寸照片。把照片放大成巨大的画像,这个任务显然不易完成。马达把画像任务交给了胡奇。胡奇先画轮廓,觉着差不多了,再上颜色,画一会儿,便退到远处看看效果。他还特意为创作中的细节请教马达。马达是从延安鲁艺来的,见过毛泽东主席,熟悉他的服装颜色与肤色。胡奇经过努力,终于在开国大典前夕完成了画像。10月2日,画像高悬于大会主席台,伴随着天津人民举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活动。

当时我上小学一年级,家住河北区新大路五经路林茂里,未能看到游行队伍。一年后,我买了本不太厚的小人书,书名忘记了,但绘者名叫胡奇,印象极深。这本小人书是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城市底层穷人生活的,与其他的单线工笔画小人书风格明显不同,它是用毛笔粗线条勾画而成,有些像速写。当时,我并不知道胡奇是位大画家,但这本小人书激发了我画画的兴趣。小学毕业后,我被保送到南开中学(时称“十五中”),并很快考入美术社。1957年暑假,美术社社长、高二级的王贵来同学请天津市美协主席马达到校讲速写。记得马达的话不多,身材瘦高,戴着眼镜,操南方口音。他轻声说道:“我看看你们的画,你们看看我的画。”然后,就面朝喷泉一带高低错落的树景,摊开画夹,用黑色钢笔认真地画起来。那次马达画了两幅钢笔速写,签名后留给了美术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