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静宁州人士轶闻与黄土记忆

静宁州人士轶闻与黄土记忆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乾隆《静宁州志》载有明代本州人士的三则轶事,即“党礼村居”“月老靳贤”和“西岩游士”。党礼村居党礼字天秩,养民坊人,明弘治朝贡生,任山西襄垣县丞,好学能文,曾修《州志》。礼延入款,赠以骑赆。赴任之时,先谒故人。党家河湾,当在静宁州城东。一日传固原总制临其门,持门生刺相见,贤辞之曰:“吾无此门人,大人误矣。”

静宁州人士轶闻与黄土记忆

康熙乾隆静宁州志》载有明代本州人士的三则轶事,即“党礼村居”“月老靳贤”和“西岩游士”。前两则为“好行其德”之劝,后一则为本土风物掌故。

党礼村居

党礼字天秩,养民坊人,明弘治朝贡生,任山西襄垣县丞,好学能文,曾修《州志》。党礼村居时,偶梦一虎伏其门,出视之,则一徒步省试生倦息也。礼延入款,赠以骑赆。会生登科,礼复资其公车,情谊甚笃。生成进士,后官至固原总制,即金城彭泽也。赴任之时,先谒故人。当是时,党家河湾,冠盖如云,礼死犹展其墓云。

按:彭泽,兰州人,历仕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官至兵部尚书,显贵一时。党家河湾,当在静宁州城东。

月老靳贤

靳贤之通判潞安也,有一童子,与处女暧昧成讼。贤视童子,期为大器,因平其讼,谕之曰:“男未婚,女未嫁,合之双美,吾为若月老矣。”当官成礼,遂偕花烛。贤既归里,数十年后,其姓名亦忘之矣。一日传固原总制临其门,持门生刺相见,贤辞之曰:“吾无此门人,大人误矣。”总制强进,贤亟趋迎,入门犹不识,总制拜跪曰:“老师忘门生耶?门生即某年前潞安府童生郜某,老师为完婚者也。”贤始惊谢,郜卒厚报。(www.daowen.com)

按:靳贤,字子哲,静宁从政里人,万历中通判山西潞安府,待人殊蔼,尚义好施。

西岩游士

西岩游士不知何许人。明正统间,西岩寺重葺,有道士至,衣冠蓝缕,面貌奇伟,丰神迥异。寺众相与揖,问姓名乡籍,若不知。少坐,取毡卷缚入垩土瓮,浸渍良久,双手振刷,大书“瀛洲”二字于门壁。纵横各一间,结构完密,得未曾有。时杨仪读书山寺,从旁窥之,道士顾谓曰:“吾阅人多矣,未有骨秀如子者。既见吾书,子其可教。惜名根未断奈何?”仪欲留山房,卒去,因送偕行数十里,会天晚,同坐古寺中,与言真草书法,复授以丹诀,戒勿泄。后仪果以工书知名。道士字经二百年,至崇祯末大变,寺宇焚毁,犹岿然独存,复十五载始毁。

按:杨仪,字中礼,平凉卫籍,书法名一时,诗亦清新入格。成化中以贡生任河南都司断事,才能丕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