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安革命老区清匪反霸斗争

红安革命老区清匪反霸斗争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一场清剿匪特和地主恶霸反动武装的斗争迫在眉睫。1949年6月28日,黄安县人民政府和县支前司令部联合发出命令,开展清剿反霸斗争。县公安局迅速立案,并在麻城县将张方干捕获归案。

红安革命老区清匪反霸斗争

黄安解放初期,国民党地方反动政权及其武装的残余骨干和少数恶霸地主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作垂死挣扎。当时,潜伏在县境内的土匪有四股,主要分布于天台山、三角山、龙王山和八里区一带,百余人。他们活动于山林田野,拦路抢劫,杀人放火。他们相互勾结,袭击我县基层政权,屠杀党员干部,并四处张贴反共标语,造谣惑众,使群众不敢接近新生政权,严重地破坏着全县支前工作、社会治安,威胁着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一场清剿匪特和地主恶霸反动武装的斗争迫在眉睫

1949年6月28日,黄安县人民政府和县支前司令部联合发出命令,开展清剿反霸斗争。

第一,采取“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县委和各区委组织反霸清算工作队,深入各乡,放手发动、依靠和组织群众,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给有意愿悬崖勒马、停止作恶的土匪以立功赎罪的机会,分化瓦解其组织,孤立其顽固分子。在此基础上,把斗争矛头指向镇长以上的伪政权、中队以上的反动武装和地主阶级中的黑恶势力。通过诉苦进行公开宣判,对血债累累、罪孽深重的首要分子予以处决。对于放下武器的一般匪众,针对他们中一部分是被迫屈从的农民的情况,采取团结靠拢的政策,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培训,促其觉醒。通过“洗脸擦黑”等斗争形式,使他们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经过宣传,不少土匪向人民政府投案自首,并检举揭发同伙,交出武装弹药。

第二,严厉打击顽固分子。1950年7月,七里坪张石河村张方干等人组织暴乱,夺走县大队指导员枪支,捆绑殴打县大队指导员和两名工作人员后潜逃。县公安局迅速立案,并在麻城县将张方干捕获归案。9月23日,又配合县大队捕获原国民党所属游击队中队长李显樵等3人,缴获步枪2支。与此同时,县大队3个中队在大队长张绍基的率领下,对避入天台山等地拒不投降的土匪进行追歼、捕捉。经7天战斗,除少数溜掉外,大部被歼或生擒;桃花区中队在紫云、三角之间,消灭一部顽固分子,活捉敌乡警队长熊林银,缴枪26支。不久又逮住了钟敬堂,查出敌绥靖团顽固分子埋藏的步枪580余支,德国造轻机枪6挺,迫击炮2门,盒子枪4支,子弹60箱。(www.daowen.com)

第三,组织工作队,深入各乡,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清算斗争。1950年冬,国民党第三战区特务连长来成兰在部队被击溃后回檀树岗来家河村老家隐蔽,被民兵发现,区队长来成启将其抓获。原国民政府的觅儿乡乡长李能英,曾杀害大革命时期革命政权乡长姚少烈,新中国成立后企图逃跑,被民兵发现后依法处决。觅儿区土匪戴修金(曾杀害在家养病的游击队队长戴澄花)、九龙乡民团团长吴立九、大桥乡匪首郑友山等逃至武汉,被民兵抓回依法镇压。

历时半年的剿匪反霸中,全县公安部门、民兵单独或协助部队一起共捕获土匪516人、特务47人、国民党军政官员179人,叛徒20人、汉奸32人、反动会道门头子8人、不法地主745人,恶霸及其他坏分子44人。缴炮2门、各式炮弹123发、轻机枪16挺、各式子弹9611发、手榴弹139箱、长枪278支、短枪36支、冲锋枪7支。在黄安剿匪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县人民民主政府紧紧依靠和广泛发动群众,对残存流窜的地方团队及土豪恶霸开展检举揭发和分化瓦解工作。县大队和县公安局以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方法乘胜追击,全力搜捕,对集中的山匪和游动的散匪全面予以清剿。一些反动武装无藏身之地,他们在强大的政治攻势面前不断缴械自首。这场斗争使得隐藏在县境内的残余土匪及其他反动分子基本肃清,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