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姑嫂塔的宝葫芦寻踪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姑嫂塔的宝葫芦寻踪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宝盖山上的姑嫂塔上,有一个八宝铜的宝葫芦。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宝盖山上建起了姑嫂塔,塔内还雕了姑嫂的石像。姑嫂俩人也成了仙姑、娘娘,住在这姑嫂塔里了。那嫂嫂此时站在塔顶,看见鳄鱼精中了计,正在石丛中寻找小姑姑,急忙将宝葫芦推下山来。后来,人们又在姑嫂塔上安了一个石葫芦,还在山腰建了虎岫寺。

泉州乡村文化记忆:姑嫂塔的宝葫芦寻踪

过去,宝盖山上的姑嫂塔上,有一个八宝铜的宝葫芦。可现在,只剩下一个石葫芦了,那宝葫芦哪里去了?

古时候,东海里有许多大鳄鱼。它们兴妖作怪,打翻船只,吞吃过往番客。后来,三宝太监郑和西洋,沿途把鳄鱼一直赶到伶仃洋外。有一只大鳄鱼,藏在泉州湾外一个很深的礁洞里,三保公下西洋后,这只鳄鱼成了精,又在海上为害了。

那一年,穷哥哥从南洋归来,船只已到宝盖山前面的海上。姑嫂俩人在山上左等右等,苦苦等了三年,终于看到亲人回来了,突然,鳄鱼精兴风作浪打翻船只,穷哥哥葬身鱼腹了。姑嫂俩人喜尽悲来,痛不欲生,双双跳入大海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宝盖山上建起了姑嫂塔,塔内还雕了姑嫂的石像。姑嫂俩人也成了仙姑、娘娘,住在这姑嫂塔里了。

姑嫂成仙后,经常看到鳄鱼精不断行凶作恶,许多过往的侨客受害。她俩气愤极了,发誓要斩除这鳄鱼,为穷哥哥报仇,为过往侨客除害。不过,她俩得道不久,不是那妖孽的对手。

仙姑、娘娘苦苦思量,终于想出了一条除妖的妙计。一天,天未光,鸡未啼,仙姑就来到海滩上,对着大海梳妆打扮起来。鳄鱼精在海底,看见海水里映出仙姑,比西施标致,色迷心窍,跳出海面,张牙舞爪,向仙姑扑来。仙姑看见鳄鱼精上钩了,装成害怕的样子,转身就往宝盖山上跑,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啊,救命!”(www.daowen.com)

鳄鱼精看见仙姑逃跑,越追越紧,眼看就要追上了,她不慌不忙,向大石丛中一闪,闪进宝盖山附近的虎岫洞中去了。美人不见,鳄鱼精哪会甘心?就在山上石洞中寻来寻去。那嫂嫂此时站在塔顶,看见鳄鱼精中了计,正在石丛中寻找小姑姑,急忙将宝葫芦推下山来。鳄鱼听见一声轰隆巨响,抬头一看,宝葫芦从天上压下来,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往海边跑。就在鳄鱼精要钻入海的时候,宝葫芦不偏不斜,把鳄鱼精砸成肉泥,永远镇在海底了。

从此,漂洋过海再也不怕碰上妖孽了。后来,人们又在姑嫂塔上安了一个石葫芦,还在山腰建了虎岫寺。每年八月初一,附近的华侨、侨眷就到寺里祈求“过水平安”!

讲述:黄天送

采录:王人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