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区岭南人致函李应林教育基金会,表示一致拥护、支持筹集李应林教育基金。全文如下:
李应林教育基金筹集委员会:
由林思齐、陈香梅、徐亨、凌家达、徐京华、黄淦昌等学长倡议,发起筹集李应林教育基金的义举得到全球红灰儿女的积极响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京津地区一百多个岭南人对此盛事,一致表示拥护和支持。
李应林校长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声望的教育家,他为办好岭南大学尽心尽力,毕生鞠躬尽瘁,功不可没。早在二十年代,他致力于收回岭南华人自办,曾起过极重要的作用。先后在任岭南大学副校长及校长期间,对促进岭南大学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及至日寇侵华,漫天烽火,山河变色,广州沦陷,人民颠沛流离,在此国家民族及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应林校长毅然决然率领全校师生坚持抗战迁址复校。“落难之人同一念,从头奋起救中华”,“即便赤手空拳,也要维护母校的存在”!豪言壮语,掷地有声,同仇敌忾,气冲斗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他为岭南在香港、粤北仙人庙、坪石、曲江、梅县等地数度迁校,奔波劳顿,历尽艰辛,使岭南“从苦难中新生”,继续生存,复校复课。
抗战胜利后,返回康乐家园,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李校长领导及全校师生努力下,使岭南校园重建和学校得到继续发展、充实、壮大。(https://www.daowen.com)
岭南人向来以“岭南牛”自命和自豪,如众所周知,李应林校长绰号为“牛林”,其一生呕心沥血,奋发图强,辛勤耕耘,为国育才,爱国爱校,充分体现了“服务人群以牛胜”的“岭南牛”精神,是“岭南牛”的典范。岭南同学正是凭借和继承了优良的岭南传统和可贵的岭南精神,继往开来,“精神同聚责同担”,“爱保两勿忘”才会至今依然“母校屹立,风波不摇”。
为了缅怀和纪念李应林校长毕生为教育事业奋斗;为了为国家造就更多有用之才,造福社会,造福后人;也为了代代相传,继续发扬光大岭南精神,我们北京天津地区的岭南人热烈支持筹集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李应林教育基金,愿为此尽自己一点绵薄的力量。现寄上港币一千元,并附签名,一个签名一颗心,以表寸心。
2025年2月
(原载于《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诞辰100周年纪念》。时我任北京岭南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成文后故以北京校友会名义发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