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牛津大学: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

英国牛津大学: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数量和重要性上,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所收藏的昆虫标本位列英国第二,仅次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有约30 000件矿物样品,且从1998年起博物馆还负责保管全牛津大学的约5 000件岩石样品。

英国牛津大学: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

1.教学模式

表1 计划教学时间表

学生每周学习时间至少40h,包括计划教学时间。

(1)授课。

(2)实习。

(3)自主阅读。学生需要以独立的阅读以补充正规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学习内容,来获得一个对讲课、实习和实地考察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可以接受讲师和导师的指导,但也应该培养一种能力,以确定相关的主题,并有效地通过文学导航。

(4)实地考察。

(5)辅导。辅导的过程中一般会建立一个灵活的小团体论坛,通常为2~4人。辅导是大学的责任,由大学导师负责。通常正常的频率为一周2~3次。辅导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和导师的具体兴趣,允许在授课或考试中设置一个超出局限的科目探索。导师每学期要填写在线评估表格,提供给每个学生所在的学院,用来跟进和反馈学习进度。

(6)电脑运算。一些课程需要在计算机教学实验室中完成。一般的教学包括数值数据集的操作、互动比较与模型的观察。

(7)研讨会。

2.课程安排

牛津大学为四年制的本科教学设计了全新的、有不同侧重的4套课程,本科一年级学生修完23门选修课中的5门,并通过年终自然科学预备资格考试之后,才可继续学习。学习时间为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这些课程是以讲座、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呈现。(www.daowen.com)

4套课程分别是:

(1)地球科学进展。

(2)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地质作用过程(包括“矿物的谱学研究”“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地球物理测量”)。

(3)环境地质学(包括“全球气候”“环境力学”“地貌和地表作用”沉积环境和相”“古生物学”“生物圈的历史”“地质图的研究及解译和其他有关图象的数据表征”)。

(4)地球科学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地震学”“地球内部的物理学”“地球物质的量子力学和性质”“地球的热力学和化学演化”“地球物理过程”“数学附加课”,其他)。

3.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动物昆虫、古生物和矿物标本,是过去的3个世纪积累的收藏。

(1)昆虫标本。在数量和重要性上,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所收藏的昆虫标本位列英国第二,仅次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保存有25 000种、500万件昆虫样品,其中以侯普·伍德沃德的收藏最为著名。

(2)地质学标本。该博物馆收藏有超过1 400种、约375 000件标本,主要藏品有约克郡石炭纪标本等。

(3)矿物标本。该博物馆收藏有约30 000件矿物样品,且从1998年起博物馆还负责保管全牛津大学的约5 000件岩石样品。

(4)动物标本。该博物馆收藏有超过1 000种、250 000件标本,其中包括很多已经灭绝的动物标本。最有名的是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渡渡鸟标本,还有托马斯·贝尔和查理·达尔文的私人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