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俞祖绥、章华国、胡泰复等名家研究成果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俞祖绥、章华国、胡泰复等名家研究成果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祖绥,见《学海堂课艺三编》。旧名孝廉堂,仅附于敷文书院,并无专课之所。课艺率以积三年之久,择其尤者畀刊,为多士矜式,计前后已刊有四编矣。章华国,见《敷文书院课艺二集》。胡泰复、曹鑅,见《学海堂课艺续编》。蒋廷黻、钟张堃、黄福楙、蔡世杰、陆寿臣、王学厚、吴学端(吴绣虎)、陈兆甲,见《学海堂课艺三编》。杭州宗文中学堂首任堂长、监督。

【版本序跋】

题“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1885)秋七月开雕”,“山长唐根石先生鉴定,监院钱塘潘鸿仪甫、德清俞祖绥涧孙、嘉兴吴受福琎轩仝参校”。

唐根石(唐壬森),见《诂经精舍续集》。

潘鸿,见《诂经精舍三集》。

吴受福,见《诂经精舍七集》。

俞祖绥,见《学海堂课艺三编》。

刘秉璋序云:

浙之西湖设学海堂,进多士之登贤书者于此,月课其艺。所课则自制义、试帖与夫赋、诗、疏、论,无体不备,盖预为朝考、馆课计,俾习而熟之,得有合于程式,诚良法美意之至也。旧名孝廉堂,仅附于敷文书院,并无专课之所。自同治戊辰(1868)马端敏抚浙,谋课士而扩充之,始别创此堂于苏文忠公祠侧,颜曰“学海”,旁拓斋舍为弦诵地。每岁春仲开课,以巡抚主之,简高才者肄业其中,厥后诸僚佐以次按月一试。是时规制固已视昔有加,然犹只有官课而未有师课也。迄壬申岁(1872),今督部湘乡杨公抚此,乃复为之延聘主讲,一如书院月以官师分朔望两课之。由是学者讲习观摩,造诣日进,教士至此,则所以为国家培养者,益见其美且备焉。课艺率以积三年之久,择其尤者畀刊,为多士矜式,计前后已刊有四编矣。

余以今天子御极之九年癸未(1883)春奉命来抚是邦,会主讲席者为唐根石前辈。高年宿望,一时肄业之士,如百川学海,得所统宗。余就历岁按课阅前列诸作,衔华佩实,各擅胜场,洵足黼黻升平,不愧彬彬之选,则知此中之涵育熏陶,所造就者良非浅鲜。于今已三易寒暑,监院事者循故事以《五编》请主讲选之,得各体若干首,付诸手民。刊既成,征序于余,为书数语于简端云。

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1885)冬十月,抚浙使者刘秉璋撰。

刘秉璋,见《诂经精舍六集》。

【课艺内容】

制艺38题86篇;赋13题22篇,题如《老子犹龙赋》、《十八学士登瀛洲赋》、《鸡林贾人购白傅诗赋》;疏3题4篇,题如《拟慈俭为宝疏》;论10题11篇,题如《士先器识论》、《圣人孩之论》、《电线论》;拟古3题5篇,题如《拟史孝山〈出师颂〉》、《拟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试帖23题31篇;七言诗2题5篇,题为《菊枕 萸曩 莼羹 橘酿 暖炉》、《赋得闰端阳》。有评点。

【作者考略】

共164篇,其中:姚丙然35篇,章华国11篇,蒋廷黻10篇,刘元镛、查光华7篇,钟张堃、胡绍曾6篇,沈祖翼、来熊、朱煜、黄福楙5篇,李鹏飞4篇,朱葆儒、朱宗祥、袁从周、孙礼煜、吴仁均、胡宝仁3篇,朱宝篁、朱士廉、郑炳垣、郑元杰、黄福炯2篇,张馨、蔡世杰、方泰、陆寿臣、沈葆华、邓钟玉、王汝为、吴锦绶、孙祖英、胡泰复、朱秉成、王学厚、水嘉颖、傅晋泰、马职垲、吴学端、胡福畴、汪蟾采、梁有常、屠鑫、葛献青、张景云、陈吉、张宸、陶方琯、林兆松、何麐祥、曹鑅、陈兆甲、周元瑞1篇。

张馨、张景云,见《诂经精舍三集》。

姚丙然、查光华、孙礼煜、周元瑞,见《诂经精舍四集》。

傅晋泰,见《诂经精舍五集》。

朱葆儒、郑炳垣、屠鑫,见《崇文书院课艺》。

汪蟾采,见《东城讲舍课艺》。

章华国,见《敷文书院课艺二集》。

胡泰复、曹鑅,见《学海堂课艺续编》。

蒋廷黻、钟张堃、黄福楙、蔡世杰、陆寿臣、王学厚、吴学端(吴绣虎)、陈兆甲,见《学海堂课艺三编》。

刘元镛,海宁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972]

胡绍曾,改名经一,山阴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三年(1887)官建德教谕。又曾官福建瓯宁知县。十八年(1892)至二十三年(1897)三任政和知县,后遭撤职。[973]

来熊,字渭卿,萧山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二十年(1894)进士。官广西上林知县。[974](https://www.daowen.com)

朱煜(?—1921),改名丙炎,字硕甫,仁和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官丽水教谕。杭州宗文中学堂首任堂长、监督。[975]

李鹏飞(1860—?),谱名宝仁,字云九,号梅孙,仁和人。光绪五年(1879)解元。十五年(1889)会试中式第303名,殿试三甲,朝考一等第78名,选庶吉士。二十一年(1895)官昭文知县。[976]

朱宗祥,原名廷吁,秀水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官甘肃阶州知州。[977]

袁从周,鄞县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两淮盐大使。[978]

吴仁均,嘉善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山阴训导。[979]

胡宝仁(1840—?)[980],字懋卿,号筱玉、小玉、念闾,瑞安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四川南部、太平、郫县知县。工绘事。[981]

朱宝篁(1857—1889),字叔英,海宁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两试礼部不第,考充咸安宫教习。著有《听春雨楼遗稿》。[982]

朱士廉,海宁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景山教习。[983]

黄福炯,改名清渠,余姚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984]

方泰,余姚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985]

沈葆华,余姚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临海训导。[986]

邓钟玉,兰溪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总纂《金华县志》。著有《金华金石志》(收入《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987]

吴锦绶(1853—?),字子标,号瓶庐,仁和人。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97名举人。[988]

孙祖英(1846—?),原名式烈,改名祖华,字午楼,会稽人。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49名举人。九年(1883)进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官兴宁知县。[989]

朱秉成(1854—?),谱名澜,原名之隽,字文川,号隽公、寄氊,山阴人。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式第5名举人。十五年(1889)会试中式第132名,殿试三甲,朝考三等,授江苏知县。十九年(1893)、二十三年(1897)两任常熟知县。著有《寄氊诗文草》。《晚晴簃诗汇》录其诗7首。[990]

水嘉颖,鄞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991]

马职垲(1858—?),原名晋康,字鉴庵,号锡三,嵊县人。肄业崇文书院。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式第28名举人。[992]

胡福畴(1859—?),字克周,号茀卿、黻卿,永康人。肄业紫阳书院,兼考敷文、崇文书院、诂经精舍。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71名举人。官上虞教谕。[993]

梁有常(1840—?),字经伯、菊臣,钱塘人,敬事(1809—?)子。同治十二年(1873)顺天乡试中式第291名举人。官工部主事。[994]

葛献青,山阴人。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太平教谕。[995]

陈吉,萧山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教谕。[996]

陶方琯(1842—?),字伯瑛,号星璚,会稽人,方琦(1845—1885)兄。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式第59名举人。宣统元年(1909)官杭州府教授。著有《心影楼诗集》一卷。[997]

林兆松(1855—?),字介寿,号梦生、苓仙,镇海人。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45名举人。官分水教谕。协修《分水县志》。[998]

何麐祥(1856—?),字菁卿,慈溪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官江西新喻、贵溪知县。[999]

待考者:沈祖翼、郑元杰、王汝为、张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