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惜阴书院二十年取雅之长刊为三书院课艺,传播士林,突显风厉

惜阴书院二十年取雅之长刊为三书院课艺,传播士林,突显风厉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杭州崇文、江宁尊经、惜阴书院凡二十年。乃复言之山长,择其尤雅,刊为三书院课艺,传播士林,以示风厉。丁卯时雨主崇文讲席,既裒其文镌之,乃为序其简曰:窃谓制艺一道,著作家辄鄙薄之,然实有根柢之学焉。书院自兵燹后,经费支绌,前刊课艺散失无存。吴超,见《紫阳书院课艺六集》。同治三年春杭城克复,省宪设书院课士,优给膏奖,以代抚恤。

惜阴书院二十年取雅之长刊为三书院课艺,传播士林,突显风厉

【版本序跋】

高行笃题签,同治六年(1867)开雕。题“山长薛慰农先生鉴定,监院徐恩绶、高人骥、孙诒绅编次”。

高行笃,字叔迟,秀水人,均儒(1811—1869)子。以盐大使需次两淮,入淮南书局校雠群籍近二十年。工篆书,得石鼓笔法。其作楷字,点画悉依《说文》。为人方严,书亦似之,坎以殁。著有文集,未刊。[610]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历官浙江嘉兴、嘉善知县,杭州知府兼督粮道,曾代行布政、按察使事。主杭州崇文、江宁尊经、惜阴书院凡二十年。著有《藤香馆诗钞》、《续钞》、《藤香馆词》、《藤香馆小品》。[611]

徐恩绶(1831—1894),字若卿、印香,号杏芗、复盦,钱塘人。同治十二年(1873)乡试中式第30名举人。历官常山、安吉训导,平阳、余姚教谕。丁丙(1832—1899)任善后局事,上下城立分局数所,恩绶副之。襄理普济、同善、育婴三堂事,兼主湖工、义渡局,皆综核有经。条陈北新关积弊,巡抚左宗棠(1812—1885)采其议疏。请罢关税,民得休养生息,恩绶与有力焉。[612]

高人骥(1829—?),字呈甫,号蓨生,仁和人。咸丰元年(1851)乡试中式副榜第8名,同治九年(1870)乡试中式第92名举人。官山阴教谕。[613]

孙诒绅,字子搢,钱塘人。优贡。光绪十六年(1890)官江苏江阴知县,后因教案被摘去顶戴。[614]

马新贻序云:

杭州三书院,当乾嘉盛时,两浙英才,千里负笈,学舍常满。其秀硕俊伟,往往蔚为名臣大儒,经济文章,后先辉映。而其课试之文章,流传海内,大抵雍容博丽,若与文治之隆、湖山之美,相与符验。盖东南文物之邦,宜其甲于天下矣。

粤寇之乱,都人士荡析流离,十存三四,三书院皆毁于火。贼平既逾年,新贻始奉恩命巡抚是邦。首以兴学为善后要务,谋之同官诸君子,以次修复书院,而为之延师教育,悉如故事。复为请于天子,补行乡试,浙之人益喁喁向学矣。二三年来,官师月课,佳制如林。间尝取而视之,雍容博丽,无异于昔之时也。乃复言之山长,择其尤雅,刊为三书院课艺,传播士林,以示风厉。且俾知虽当戡定祸乱之后,不可谓儒术为迂疏。而有志之士,诚能从事于圣贤之遗书,以求其心之明,以往复于古今得失理乱之故,则教化成人材出矣,固非徒谓文字遇合而已。而又以见国家德泽在人,虽洊更寇乱,一旦重睹升平,则皆争自濯磨,务趋于学。而圣天子中兴,更化于此,亦可窥见一端。异时名臣大儒,后先辈出,固将无异于昔,则尤官斯土者之所厚望也哉!

同治丁卯(1867)八月,抚浙使者菏泽马新贻序。

马新贻,见《诂经精舍三集》。

薛时雨序云:

杭州三书院课艺,向择其尤雅者锓板,为院士程式。丁卯(1867)时雨主崇文讲席,既裒其文镌之,乃为序其简曰:

【略】窃谓制艺一道,著作家辄鄙薄之,然实有根柢之学焉。外无所得于经史,内无所得于身心,其文必不能工。即工矣,或貌为先正,不古不今,则其道亦不能一轨于正。独好学深思之士,为能陶镕斟酌出之。其法度必宗乎古,其体裁必合乎今,其为学也平实而正当,其为志也洁净而精微,其为言也光明而俊伟。持是以试于有司,宜无不得当者。今集中持择之文,虽不能一格,然亦庶几乎此意。【略】是编起乙丑(1865),至丁卯(1867),凡三年官师月课之作,悉采择之。其从前三书院合刻,兵燹后久经散失云。

同治戊辰(1868)春正月,全椒薛时雨序。

目录后监院题识云:

右共计文一百八十一篇。自同治六年(1867)冬月开雕,至七年(1868)四月讫工。书院自兵燹后,经费支绌,前刊课艺散失无存。是集梨枣之资,悉由方伯石泉杨公筹款,详请刊刻。大吏嘉惠士林盛意,合并注明。监院高人骥、孙诒绅谨志。

【课艺内容】

制艺50题181篇。有评点。

【作者考略】

屠鑫9篇,张景祁8篇,吴承志7篇,李宗庚、周鸣春6篇,金毓麟、张岳锺5篇,费玉崙、邵世恩、曹鸿藻、董慎言、乐嗣、钟受恬、吴超、陆宗翰4篇,汪鸣皋、傅鼎乾、王若济、陆召南、汪春林、沈景修、陈豪、周华、吴积鉴3篇,许郊、孙瑛、支廷玠、陆元鼎、许承绶、孙绳祖、汤绳和、张预、张学济、赵铭、杨振元、章濬、陈锺谷、俞兆麟、谭廷献、袁建荦2篇,卫梓材、任贤、陆锡蕃、袁振蟾、姚晋高、来斌、徐振声、马良骍、陈建常、陶一鹗、徐清选、朱葆儒、骆葆庆、胡大章、郑炳垣、许之望、张鉽、钱家桢、沈文元、丁贞龄、郎璟、韩葆元、傅光毅、王廷训、冯继棠、王绍贤、王之杰、王麟书、罗德、高拜庚、朱元烺、刘佥赞、沈善登、姚槱、黄以周、陆桢、王禹堂、俞光组、杨晨、袁训、赵炳文、董帷、来之杰、汪宝颐1篇。目录中作者前标注“章山长课”、“薛山长课”、“马中丞课”等。

吴承志、李宗庚、费玉崙、董慎言、乐嗣、陆宗翰、陈豪、许郊、孙瑛、张预、赵铭、章濬、袁建荦、卫梓材、袁振蟾、徐振声、骆葆庆、沈文元、王麟书、刘佥赞、黄以周、王禹堂、俞光组,见《诂经精舍三集》。

吴积鉴,见《诂经精舍五集》。

吴超,见《紫阳书院课艺六集》。

屠鑫,原名钊,字勉斋,号小园,仁和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冰壶玉鉴楼诗文稿》。[615]

张景祁(1828/1830—?),原名左钺,字铁生、蘩甫,号韵梅、玉湖,钱塘人。少以词名,入南宋诸家之室。工骈文,于卷施阁为近。咸丰八年(1858)备取优贡第1名。同治四年(1865)拔贡第1名,乡试中式第8名举人。十三年(1874)进士,改庶吉士,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散馆授福建知县,历武平、淡水、晋江、连江、仙游、福安、浦城等县。曾入左宗棠(1812—1885)幕。卒于福州。著有《揅雅堂诗文集》、《新衡词》。《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8首。《国朝词综续编》录其词10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录其词5首。[616]

周鸣春,字芷庭,富阳人。为诸生以制艺鸣于时。咸丰五年(1855)乡试中式副榜。同治三年(1864)春杭城克复,省宪设书院课士,优给膏奖,以代抚恤。鸣春赴杭应课,课辄冠曹,每一艺出,士子哄传遍抄,城垣纸为之贵,而一家十余口即借是以为活。六年(1867)中式举人。一上春官,即绝意进取。光绪三年(1877)主讲剡溪书院。归途遘疾,抵家未逾月卒。诗学放翁,多近体。著有《剩稿》若干卷,家贫,未付梓。[617]

金毓麟(1841—?),字逊学,号琴舫、稼村,诸暨人。光绪元年(1875)乡试中式第125名举人,六年(1880)进士。官福建闽清知县,民国间官逊河稽垦局首任专员。[618]

张岳锺,字毓斋,钱塘人,景祁(1827—?)弟。廪生。文章诗赋,可与景祁媲美一时。中年玉折,稿亦不传。[619]

邵世恩(1841—?),字伯棠,号子端、棠甫,钱塘人。肄业江苏正谊、浙江崇文、紫阳书院、东城讲舍。同治四年(1865)乡试中式第10名举人。十年(1871)会试中式第2名,殿试三甲第30名,朝考三等第32名。历官湖北通山、汉川、天门知县,四川保宁知府。[620]

曹鸿藻,钱塘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621]《杭州府志》误作“曹鸣藻”。[622]

钟受恬,原名樵,字子珊,一作紫珊,钱塘人。道咸间杭郡、仁、钱三学文艺之士极盛,庚辛(1860、1861)之难,凋陨殆尽。同治间复兴,受恬以老宿与新进角艺文场,气尤峻锐。四年(1865)优贡。未几病卒,著述散亡。曾参与湖舫文会。按湖舫文会以薛时雨(1818—1885)为主,与会者另有史鼎(梅生)、周炳炎(榄身)、袁建荦(星葩)、费玉崙(且泉)、沈荣(少凤)、李宗庚(1827—1891)、张鸣珂(1830—1908)、王麟书(1829—1887)、张预(1840—1910)、董慎言(1832—?)、谭廷献(1832—1901)、陆召南(子鸿)、沈景修(1835—1899)、陈豪(1839—1910)等,与会诗文辑为《湖舫文会课艺》。[623]

汪鸣皋,字洛雅、兰生,仁和人。咸丰间拔贡,同治四年(1865)举人。官黄岩教谕。曾任浙江书局分校。[624](www.daowen.com)

傅鼎乾,字梅卿,萧山人。咸丰十年(1860)岁贡。著有《湖荫小筑诗稿》。主修《萧山马湖傅氏宗谱》。[625]

王若济(?—1877),字万里,号秋舫,余杭人。工举业,授徒甚盛,兼精岐黄。光绪元年(1875)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即补知县。应丁宝桢(1820—1886)之招,襄办山东河工,以劳保知县。三年(1877)计偕,卒于京寓。[626]

陆召南,字子鸿,号仪甫,仁和人。同治九年(1870)副贡。少劬学,家贫,以授徒奉父。性孝友。董宗文义塾事凡七年,立课严肃,体恤生徒如子弟。乡闱久困,房荐五次,堂备二次。就职教谕。卒年四十二。著有《先荣禄公遗著》一卷附《翼辰轩遗诗》一卷。[627]

汪春林,镇海人。光绪六年(1880)岁贡。[628]

沈景修(1835—1899)[629],谱名维銮,字汲民、勉之,号蒙叔、孟粟,晚号寒柯,秀水人,寄籍吴江。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第1名,会覆第1名。光绪五年(1879)官分水教谕。著有《蒙庐诗存》、《井华词》。《晚晴簃诗汇》录其诗3首。《词综补遗》录其词5首。《全清词钞》录其词5首。[630]

支廷玠,字舜梓,号琢如,嵊县人。诸生。善属文,兼精音律算术。诗不多作,然富情韵。[631]

陆元鼎(1839—1910)[632],字春江、少徐,仁和人。同治四年(1865)拔贡、举人,十三年(1874)进士。历官江苏山阳、江宁、上海知县,广东惠潮嘉道,江苏粮储道、按察使、布政使,漕运总督,湖南、江苏巡抚。引疾归,旋赴京协理开办资政院事务。编有《各国立约始末记》。[633]

许承绶(1841—?),字子介,钱塘人。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中式第28名举人。[634]

孙绳祖,余杭人。同治间恩贡。[635]

汤绳和(1843—?),字春谷,号小亭,钱塘人。同治三年(1864)优贡,官瑞安训导。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式第36名举人,覆试二等。六年(1880)会试中式第69名,覆试二等第34名,殿试二甲第32名,朝考一等第30名,选庶吉士。九年(1883)散馆授刑部主事,寻谢病不出。著有《青芸室吟稿》。[636]

张学济(1837—?),原名昌洛,字若川,号绶芝,钱塘人。光绪元年(1875)乡试中式第27名举人。[637]

俞兆麟,宣平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候选直隶州州判。[638]

谭廷献(1832—1901),改名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人。同治初游福建学使徐树铭(1824—1900)幕。六年(1867)举人,屡试礼部不售。历官秀水教谕,安徽歙县、全椒、合肥知县,不数年告归。晚主经心书院。著有《复堂文》、《复堂诗》、《复堂词》、《复堂日记》,辑有《箧中词》。今人辑有《谭献集》。[639]

陆锡蕃(1832—?),字晋荣,号蓉卿、肖帆,萧山人。同治四年(1865)乡试中式第66名举人。官太平教谕。[640]

姚晋高,余杭人。同治间岁贡。[641]

陈建常(1830—?),字礼斋,号少厓,建德人。家甚贫,负薪以读。咸丰间入蒋益澧(1833—1875)军幕。同治十二年(1873)乡试中式第117名举人,十三年(1874)进士。历官湖南芷江等县知县、湖州府学教授。又曾任紫阳书院监院。生平著述以制艺居多。[642]

朱葆儒(1846—?),字仲珍,号廉泉,富阳人。同治十二年(1873)优贡第4名,乡试中式第94名举人。官上虞教谕。[643]

郑炳垣(1833—?),字杏南,号丽堂,钱塘人。光绪元年(1875)乡试中式第10名举人。二十七年(1901)官萧山教谕。[644]

许之望,仁和人,祐身(1850—?)堂侄。两淮候补盐知事[645]

钱家桢,字叶蓁,慈溪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以孝友闻。体羸弱,早卒。[646]

郎璟,字子鲁,余杭人。咸丰间岁贡。著有《寄生草》。[647]

韩葆元,字梅仙,慈溪人。增贡。官刑部候补郎中、奉天司行走。[648]

傅光毅,萧山人。同治六年(1867)、光绪五年(1879)两次副贡。[649]

王廷训(1838—?),字子卿,会稽人。以附贡生报捐同知,分发江苏,候补知府。[650]

罗德,新城人。同治间恩贡。[651]

朱元烺,仁和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福建知县。[652]

沈善登(1830—1902),字尚敦,号谷成,桐乡人。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式第156名举人,覆试一等第12名。七年(1868)会试中式第30名,覆试二等第34名,殿试二甲第52名,朝考一等第41名,选庶吉士。光绪三年(1877)主讲桐溪书院。著有《需时眇言》十卷(收入《续修四库全书》)、《报恩论》四卷,又有《经正民兴说》、《论余适济》,合编为《沈谷成易学》。[653]

姚槱(1848—?),改名士璋,字厚载,号棫卿、公豑,仁和人。同治六年(1867)优贡第1名,朝考二等第10名。七年(1868)考取八旗官学汉教习。十二年(1873)乡试中式第129名举人。历官常山训导、嘉兴教授、归安训导、候选国子监学正、候补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1889)会试中式第83名,殿试二甲79名,朝考一等23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赞善。书法见称于时。晚主海州石室书院。[654]

杨晨(1845—1922),字蓉初、定孚,晚号月河渔隐,黄岩人。同治四年(1865)举人。六年(1867)肄业崇文书院。十三年(1874)考取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光绪三年(187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山东道、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工部给事中,刑部掌印给事中。二十三年(1897)丁内艰归,不复出。在乡创办越东公司,参与地方慈善。曾任黄岩县议长。著有《诗考补订》五卷、《三国会要》二十三卷、《定兴县志》二十六卷、《临海县志稿》三十二卷、《路桥志略》六卷、《崇雅堂文稿》四卷、《崇雅堂诗稿》二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4首。[655]

袁训,字廷敷、心伊,号韵轩,镇海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656]

赵炳文,字拙存,仁和人。诸生。著有《适然斋编年诗存》。[657]

来之杰(1831—?),字卓生,号寄凡,萧山人。同治元年(1862)恩贡,六年(1867)乡试中式第70名举人。官嘉善教谕。[658]

待考者:周崋、杨振元、陈锺谷、任贤、来斌、马良骍、陶一鹗、徐清选、胡大章、张鉽、丁贞龄、冯继棠、王绍贤、王之杰、高拜庚、陆桢、董帷、汪宝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