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简介】
嘉兴鸳湖书院,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乾隆、嘉庆、道光间数次增修。咸丰末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嘉兴府中学堂。同年附设图书室,供公共阅读,是为嘉郡图书馆之前身。[1270]
【版本序跋】
首叶题“知嘉兴府事瑞订”,“道光乙未年(1835)镌,本署藏板”。内叶中缝题“鸳湖书院小课”。
瑞元(1794—1853)[1271],姓栋鄂氏,字容堂,号少梅,正黄旗人,铁保(1752—1824)子。以荫授刑部主事。道光元年(1821)举人。历官员外郎、嘉兴知府、福建督粮道、山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三等侍卫、哈密办事大臣、二等侍卫、驻藏帮办大臣、科布多参赞、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围攻武昌,自刎死。谥端节。著有《少梅诗钞》六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首。[1272]
【课艺内容】
南京图书馆藏本共三册,第一二册为赋,24题76篇。题如《苏文忠乞校正陆宣公奏议(以“才本王佐,学为帝师”为韵)》、《菊影赋(以“且看黄花晚节香”为韵)》、《佛手柑赋(以“仙人掌合,奇女拳开”为韵)》、《达摩面壁赋(以“面壁九年,形入石中”为韵)》。
第三册为诗,19题268首。题如《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废垒 断桥 破寺 古墓 荒驿 残碑 芜城 颓垣》、《蝉磬 蚓笛 蚁磨 蜂台 蟢镜 螳斧 蝶衣 蜗篆 蛛网 蚊市 蜣丸 蛙鼓》、《残荷 疏柳 瘦竹 古桐 淡菊 冷枫 枯蓼 断芦 破蕉 老菱 晚菘 轻萍》、《九秋补咏(秋泛 秋读 秋渔 秋樵 秋社 秋戍 秋猎 秋饯 秋获)》、《九秋后咏(秋涛 秋林 秋山 秋塞 秋斋 秋塍 秋寺 秋圃 秋宵)》、《九秋剩咏(秋忆 秋眺 秋兴 秋啸 秋感 秋稧 秋吟 秋怨 秋赏)》、《谒陆清献公祠》、《拟杜工部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雪意 雪势 雪声 雪光 雪味 雪影 雪痕 雪韵》、《立雪 卧雪 啮雪 踏雪 煮雪 扫雪 团雪 映雪》。
皆有评点。赋评较详,且时有心得之言。如温祖岩《寒鸦赋(以“风鸦零落字横斜”为韵)》,评语赞其“以才人之笔,作风人之赋,宜古宜今,是题叹观止矣”。又曰:“律赋如时艺,首重谋篇。若不神明规矩,一味排比铺张,整如棋局,板若算盘,架屋叠床,此其大病也。又往往见操觚者,不论何题,于结尾辄用‘歌曰’、‘乱曰’,沿腔袭套,实为可厌。岂知或‘歌’或‘乱’,固有不可一概施之者耶?如此作,第六段末有‘诗成’之句,则接用‘歌曰’,恰为自然惬适,与沿腔袭套者迥别,此亦不可不知者。”
诗评多用夹评。如何家骏《秋圃》颈联:“架冷枯瓜蔓,垣荒杂草虫。”夹评曰:“他人何曾解道。”张瀛皋《秋砧》首联:“可怜秋夜长,砧杵捣凄凉。”夹评曰:“意格似杜老《捣衣诗》。”
上海图书馆藏有刻本《鸳湖小课》二册,皆已残破,无封面、版权等项。其中一册为赋,内容与南图藏本第一二册相同,但缺数篇。另一册为诗,约五分之一的内容与南图藏本第三册相同,余为南图藏本所无,如《消夏八咏》五律(读书、观弈、焚香、习射、校书、临池、枕石、联吟)、《金陀馆怀古(七律)》、《拟郭元振古剑篇》、《春蚕 秋鸟 班鱼 沙虎》、《九秋诗(五律)》(秋影、秋气、秋味、秋意、秋声、秋容、秋境、秋信、秋梦)、《爱菊 供菊 养菊 品菊》、《米海岳研山歌(用王渔洋韵)》、《咏雁诗六首(五律)》(风雁、云雁、霜雁、沙雁、芦雁、菰雁)、《瓦松》、《岁寒三友诗(七律)》(咏松、咏竹、咏梅)、《咏梅十二首(七律)》(梅信、梅韵、梅魂、梅癖、梅格、梅影、寄梅、问梅、品梅、供梅、聘梅、梦梅)、《消寒八咏》(围炉、暖酒、煮雪、烘花、拥裘、曝背、补窗、炙砚)、《拟赵秋谷〈太白酒楼歌〉》、《帘押 书槴 书义 琴轸》、《画桥 烟舫 花坞 旗亭》、《狄武襄铜面具歌》、《张良椎 苏武节 太史简 董狐笔》、《九老诗》(老僧、老渔、老吏、老兵、老幕、老医、老僧、老仆、老犹、老丐)等。
【作者考略】
南图藏本,赋76篇,其中:车伯雅5篇,钟樑、闻人兆熙、张莱柱、相清4篇,姚仁瑛、卜葆鈖、吴震森3篇,褚崇典、朱大绅、朱光、范荫孙、陈文慧、车祖康、于源2篇,沈照、何家骏、何浩、严叔茂、车天秩、朱璂、温祖岩、鲍嘉德、谢恩、戚士雄、严叔林、朱璐、张铭慎、徐模、金鹭涛、车祖诗、张瀛皋、戴冕、张庆荣、戚士昂、车瑞华、骆思仁、吴昌寿、俞步鳌、范焈、戴甫申、许光澜、吴鉴、朱漱芳、沈均、张百龄、鲁邦焕1篇。
诗268首,其中:相清18首,钟樑15首,车伯雅12首,张瀛皋、朱光、朱璐11首,姚丙禧9首,张莱柱、张庆荣、张聘三、吴震森8首,车祖康7首,姚仁瑛、何家骏、纪春江、沈念椿、张百龄6首,严叔林、张荩臣5首,胡锡祺、车瑞华、沈锡康、陈文慧4首,戚士廉、吴仰贤、张羹梅、范焈、于源3首,浦学周、朱光照、戚士昂、王大经、陈令仪、胡锡祉、吴鉴、王宝琛、陆锡畴、陆锡九、殷熙、贾敦艮、徐锡可、王沅、秦廷槱、陆金栋、鲁邦焕2首,沈泽霖、鲍嘉德、陈颖禾、沈宗源、许应垣、马元爔、王鼎铭、庄经礼、计士芬、金鹤清1首。
朱大绅、金鹤清,见《诂经精舍续集》。
车伯雅(1791—?),字子埙,号少云,一作少芸,钱塘人。廪贡。父宸英,秉铎嘉兴后,遂赁居学左。善文辞,信口成章。骈语秀琢,逼近六朝。著有《灯味轩遗稿》。《国朝词综续编》录其词1首。[1273]
钟樑,字山桥,秀水人。增生。终身不娶。工骈俪。[1274]又,上海图书馆藏《鸳湖书院小课》抄本,作者钟樑。共收赋、诗凡六课,内容多见于本集。卷末识语云:“钟山桥先生,先学士之师也。嘉道间名宿,及门甚盛,尤契先学士。临终赠诗,有‘我目无珠惭阅世,君身是柱许擎天’之句。”署“兆蕃”,疑即金兆蕃(1868—1950)。
相清(1808—?),改名燮堃,字理卿、玉如,号寅甫、瀛府、阮琴,仁和人,侨寓檇李。为诸生时,名噪鸳湖书院。道光十九年(1839)乡试中式第29名举人。咸丰二年(1852)会试中式第162名,殿试三甲第37名,授工部主事。[1275]
姚仁瑛(?—1860),字子白,秀水人。廪生。家道中落,橐笔遨游。咸丰十年(1860)避沪殁。著有《怀芬草堂诗稿》。[1276]
卜葆鈖(1803—1845),字尹甫,号达庵、玉生,平湖人。道光八年(1828)备取优贡第3名。十七年(1837)乡试中式第13名副榜,十九年(1839)中式第25名举人。二十年(1840)会试中式第55名,殿试三甲。历官四川彭山、大邑知县。卒于官。[1277]
吴震森,字芸阁,石门人。诸生。[1278]
车祖康,字葆侯,嘉兴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序黄曾(字菊人)《瓶隐山房词钞》。[1279]
于源,字辛伯,号秋洤,秀水人。贡生。著有《一粟庐诗一稿》四卷、《一粟庐诗二稿》四卷、《灯窗琐话》十卷、《鸳鸯湖上词》。《晚晴簃诗汇》录其诗6首。《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1280]
沈照(?—1860),字烛门,秀水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官平阳教谕。丁艰归,家无宿储。馆于海宁蒋氏,仍鬻文以自给。咸丰十年(1860)殉难。[1281]
徐模。海宁徐模,字月舟,著有《石林精舍诗存》一卷。[1282]未知是否即此人。(https://www.daowen.com)
张瀛皋(1813—1880),改名炳堃,字鹤甫,号鹿仙,平湖人。少好学,工诗文,与兄金镛(1805—1860)齐名,人有双丁二陆之目。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二十七年(1847)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乞养归。事毕适战事起,慨然从戎,以道员分发湖北。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二年(1876)两任督粮道。曾主崇文书局事。旋告归,卒年六十八。参与增订《国朝词综续编》。著有《抱山楼诗录》、《抱山楼词》。《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首。《国朝词综续编》录其词11首。《全清词钞》录其词2首。[1283]
张庆荣(1806—1855)[1284],字稚春,嘉兴人。父廷济(1768—1848),嘉庆三年(1798)解元。庆荣道光二十六年(1846)解元。著有《小解元诗稿》、《稻香楼诗稿》。[1285]
戚士昂,德清人。咸丰九年(1859)岁贡。[1286]
吴昌寿(1810—1867),字仁甫,号少村,嘉兴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第1名。二十年(1840)乡试中式第59名举人。二十五年(1845)会试中式第55名,殿试二甲第72名。历官广东阳山、英德知县,韶州、广州知府,粮储道,南韶兵备道,广东按察使、布政使,湖北、广西巡抚。微时通晓画科、算学、词章、训诂,通籍后咸弃去,留心兵事,讲究方略。[1287]
范焈,嘉兴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中式第35名举人。[1288]
朱漱芳(?—1860),字飞泉,嘉兴人。以廪贡生注选训导。性纯孝。咸丰十年(1860)城陷,漱芳募团,在防次呕血死。[1289]
鲁邦焕,字文甫,平湖人。诸生。著有《睫巢诗草》。[1290]
姚丙禧(?—1860),字笛秋,嘉兴人。早岁与里中名士结文社。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历官刑部员外郎、江苏候补道。咸丰十年(1860)城陷,不屈死之。著有《丽泽堂遗稿》二卷。[1291]
沈念椿,字兰洲,嘉兴人。监生。同治四年(1865)官高邮界首司巡检。十年(1871)官仪征典史。十二年(1873)官甘泉邵伯司巡检。工画,善花卉。[1292]
张荩臣。平湖张荩臣,著有《御礮折冲图说》、《经喻图说》四卷、《书法寻源》二卷。[1293]疑即此人。
沈锡康,平湖人。诸生。同治四年(1864)官福建和溪司巡检。又曾官夏阳司巡检。[1294]
戚士廉,字隅伯,德清人。廪贡。笃孝友,敦品行,所作诗古文辞具有根柢。临终有“一第艰难鲶上竹,半生辛苦鼠搬姜”句,怀才未遇,可概见焉。著有《颖香楼诗槁》。[1295]
吴仰贤(1821—1887),字鲁儒,号牧驺,嘉兴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中式第28名举人。三十年(1850)考取景山官学汉教习第6名。考取学正、学录第12名。咸丰二年(1852)会试中式第12名,覆试一等第6名,殿试二甲第26名,朝考一等第12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历官云南罗次、昆明知县,武定知州,迤东道。乞归后主讲枫溪、鸳湖书院垂二十年。总纂《嘉兴府志》。著有《嘉兴金石志》一卷(收入《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小匏庵诗存》六卷、《诗话》十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5首。[1296]
王大经(1810—1884),字经畬,号梦莲、晓莲,平湖人。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第2名,二十三年(1843)乡试中式第79名举人。五荐春闱不售,遂以誊录知县拣发安徽。入巡抚福济(?—1875)戎幕,擢道员,乞假归。后官江苏按察使、布政使、江安粮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著有《哀生阁初稿》四卷、《哀生阁续稿》三卷。《晚晴簃诗汇》录其诗1首。[1297]
陈令仪,秀水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1298]
殷熙(1816—?),字亮工,号霭人,秀水人。道光二十年(1840)乡试中式第67名举人。[1299]
贾敦艮,原名溥,字博如,号芝房,平湖人。庠生。工诗古文词,与兄敦临(原名洪,字吉甫)、敦复(原名汉,字卓人)齐名,有“当湖三凤”之目。朱壬林(1780—1859)辑《当湖文系》,任以校雠之役。同治初寓松江四载,病卒。著有《花南小志》二卷、《餐霞仙馆文集》八卷、《餐霞仙馆诗集》八卷、《东武拏音》(又名《餐霞仙馆词》)二卷。《词综补遗》录其词2首。《全清词钞》录其词3首。[1300]
徐锡可(1877—1847),字可叔,嘉兴人。岁贡。平生枕经葄史,学有本源,所为诗皆古健无时态。最受知于瑞元(1794—1853)。黄安涛(1777—1848)引为忘年交,唱和讲舍间。工书,精篆刻。诗分《小蓬壶》、《小青藤馆》、《得酒趣斋》三集,另有杂著一卷。[1301]
秦廷槱,改名光第,字次游,嘉兴人,原籍山阳。道光初与于源(字辛伯)等结社联吟,刊有《鸳湖六子诗》。咸丰元年(1851)举人。以劳绩得同知,未谒选卒。书法米、苏,参以飞白,尤善倚声。王有龄(1810—1861)守吴兴时,爱其才,磨盾草檄,下笔千言。著有《行军法戒录》、《半枯树斋诗余》。《清诗纪事》录其诗4首。《国朝词综续编》录其词6首。《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1302]
陆金栋,号箌人,平湖人。诸生。著有《唐韵楼稿》。[1303]
沈泽霖,德清人。咸丰六年(1856)恩贡。[1304]
马元爔(?—1860),平湖人。附生。咸丰十年(1860)与妻同殉难。[1305]
余皆待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