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成果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海大学城、深圳大学城属于这一模式。④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运作型,湖北黄家湖大学城的建设就采取了这种模式。职教园区的研究发现,常州职教园区、天津海河职教园区、潍坊职教园区、宁波职教园区等职教园区就是在借鉴大学城建设办学主体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二)办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借鉴对于园区的前期规划,职教园区借鉴了大学城建设的先进经验,从而规避了园区建设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

职教园区建设模式的实证研究成果

(一)办学主体建设的借鉴

郭志宏在《我国大学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基本属于“规划建设型”。[1]研究发现,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政府主导型,以政府为运作主体,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制定相应政策,鼓励高校进驻。珠海大学城、深圳大学城属于这一模式。②企业主导型,市场作为建设的主体,从市场经济出发来建设大学城,企业主要通过出租土地和基础设施的方式,与高校分享收益,廊坊东方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③高校主导型,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高校在用地及软硬设施的配套上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高校通过土地置换,在一些经济开发区、地皮相对便宜的地区建设新校区,通过教育的辐射效益来形成集聚效应,进而组建大学城,郑州大学城即是这种发展模式。④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运作型,湖北黄家湖大学城的建设就采取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各要素的积极作用,通过联合可以直接解决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等问题,是当前大学城主要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职教园区的研究发现,常州职教园区、天津海河职教园区、潍坊职教园区、宁波职教园区等职教园区就是在借鉴大学城建设办学主体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

(二)办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借鉴(www.daowen.com)

对于园区的前期规划,职教园区借鉴了大学城建设的先进经验,从而规避了园区建设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然而,由于没有成熟的模式作为参考,加之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瑕疵(主要体现在园区的学分互认机制、资源的共享机制、运行机制、管理协调、人才培养的定位等方面),一些新矛盾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制约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园区只有把内部事务整顿好,才能更好地与外界进行合作。因此园区可以在借鉴大学城办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外包服务机构或者改革不同的管理体制、重建不同的组织机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