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统筹教育过程,提升实效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统筹教育过程,提升实效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交流阶段,此阶段是整个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三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化阶段,此阶段是整个意识形态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约而言之,以上五个部分构成了整个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务必有效统筹教育过程,确保在网络载体环境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方向,进而有效提升与彰显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统筹教育过程,提升实效

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既是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流程,又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不断互动的过程。教育的进行及效果的凸显是一个阶段性、过程性的事物,正如恩格斯所言:“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1]为此,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务必统筹教育过程。一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准备阶段,此阶段是整个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发现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继而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最终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概括起来就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二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交流阶段,此阶段是整个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本质就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主要包括了教育者主动向教育对象传递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自主选择教育内容这两个基本过程。三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化阶段,此阶段是整个意识形态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意识形态理论深深地镶嵌到受教育者的大脑中,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做到真懂真信,并将其转为理想信念。四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外显阶段,即将内化的理论外化为一定的具体行为。如针对近期瑞典的辱华视频事件,国内外的网友纷纷谴责,这就是将内化的意识形态理论外化为具体行为的有力呈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有力彰显。五是意识形态教育反馈调节阶段,此阶段是有效提升教育成效的有力保障。通过相应教育效果的反馈能够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的部分问题,随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解决并优化,进而为有效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约而言之,以上五个部分构成了整个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务必有效统筹教育过程,确保在网络载体环境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方向,进而有效提升与彰显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1]马鑫,1995年生,女,汉族,重庆长寿人,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荣获重庆市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研究生论坛二等奖。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3]郭海成,陈猛.互联网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4]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5]唐旭昌,王奇珅.网络空间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www.daowen.com)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9.

[8]陈娜.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7(06).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3.

[1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