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耕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牛随行

春耕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牛随行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时,三年级10个孩子上到五年级就剩下两人。辍学主要目的是回家劳动。记得春耕季节的一个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堆旁,我把退学的想法告诉父亲,他似乎并不吃惊,面无表情地说:“明天你耕田去吧。”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已把一头全村最老实的母牛和一把装好的新耙子系在牛栏外,等待它的新主人。于是,我背着耙牵着牛走到了田头。我喊了一声“走”,牛立即跟了上去,一步一个脚印尾随上来。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文革”落幕,人们心中崇高的理想瞬间变成了解决温饱的现实问题,辍学潮席卷了整个山村。小学时,三年级10个孩子上到五年级就剩下两人。中学时,105个学生的初一,中考时只剩下不到40人。

辍学主要目的是回家劳动。大家普遍认为务农才是农村孩子今后生存的唯一途径。早在小学四五年级孩子们就开始了劳作,每天除了家务性的烧饭、砍柴、喂猪外,每逢周末都得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到了年底按工分分粮。哥哥们种地、插秧和挑粪,瘦弱的我帮队里记工分、记账,被乡人称为最小的“记分员”。(https://www.daowen.com)

那时我13岁,也动了退学念头,愿望是好好学习劳动技能,将来做个勤快的农民。却因缘际会,被田间一头老母牛逼得没办法,不得不返校继续求学。记得春耕季节的一个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堆旁,我把退学的想法告诉父亲,他似乎并不吃惊,面无表情地说:“明天你耕田去吧。”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已把一头全村最老实的母牛和一把装好的新耙子系在牛栏外,等待它的新主人。于是,我背着耙牵着牛走到了田头。还未等我把牛和耙安装好,大人们已经在田间开耙,呼啦啦的吆喝声惊醒了整个天空。我喊了一声“走”,牛立即跟了上去,一步一个脚印尾随上来。我兴高采烈地把耙子直压、斜堆、轻拉,把泥土翻过来拌匀。不一会,我的牛突然停下脚步,并用力踢着绳子,还把污水泼到我脸上。我心想:“坏了,牛踩着绳子可麻烦了。”于是我用脚压着绳子,想让牛腿离开绳子,可是牛往前一拉,把我翻了个跟斗。这样拉拉踩踩,一向不用指挥的老母牛总是踩踏着绳子,并发出愤怒的鼻音,根本不理会我的呵斥。10分钟不到,我还在原地和牛斗争,大人们早已经耙了两圈回来,甘拜下风的我只好丢掉耙子匆匆回家,捡起书本就向学校跑去。田里的大人们轰然一笑,我一回头,正瞥见父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