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鲁闵公元年:春秋公羊传分析

鲁闵公元年:春秋公羊传分析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元年1,春,王正月。杀公子牙,今将尔3,季子不免。译文鲁闵公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闵公为什么不写他即位?注释1 元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2 公:鲁闵公,名启方,庄公与叔姜所生子,时年八岁。3 今将尔:季子当时认为公子牙将弑君,所以季子不免于下此狠手。秋季,八月,闵公与齐侯在洛姑结盟。(闵公、季子接纳了贼人庆父,是替闵公、季子隐讳。2 季子:季友,公子友,称之为“子”,是褒美的说法。

鲁闵公元年:春秋公羊传分析

原文

【经】元年1,春,王正月。

【传】公2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继子般也。孰弑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3,季子不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4,遏恶也;既而5不可及,因狱6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扈乐。曷为归狱仆人邓扈尔?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庄公死,庆父谓乐曰:“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盍7弑之矣?”使弑子般,然后诛邓扈乐而归狱焉。季子至而不变也。

译文

【经】鲁闵公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

【传】闵公为什么不写他即位?继承被杀的君主(为君主),不记即位。(他)继承谁?继承子般。谁杀了子般?是庆父。杀公子牙,是因为他当时打算杀君,所以季子不免杀他。庆父杀君,为什么不诛杀庆父?打算杀君的不免被杀,是阻止恶行;已杀了君的,(诛杀他)也来不及(阻止恶行了),又因罪名有人担当,不追究其中的真情而诛死庆父,是对亲人亲爱的做法。罪名归在哪里?归在仆人邓扈乐身上。为什么归在仆人邓扈乐身上?庄公在世的时候,邓扈乐曾在宫中淫乱,子般抓住鞭打了他。庄公死后,庆父对乐说:“般侮辱你,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何不把他杀了?”(庆父)指使(他)杀了子般,然后杀了邓扈乐,了结这一罪案。季子到来,(对此案)不作变动。

注释 1 元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2 公:鲁闵公,名启方,庄公与叔姜所生子,时年八岁。3 今将尔:季子当时(毒杀公子牙时)认为公子牙将弑君,所以季子不免于下此狠手。今,当时的“今”。尔,如此,指杀般。4 将而不免:将弑而不免于被毒杀。5 既而:谓已然,君已被弑。6 狱:这里指罪责。7 盍(hé):表祈使语气副词,通常译为“何不”。

【经】齐人救邢。

【经】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经】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1

【经】季子2来归。

【传】其称季子何?贤也。其言来归何?喜之也。(www.daowen.com)

【经】冬,齐仲孙来。

【传】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

外之3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子女子4曰:“以《春秋》为《春秋》5,齐无仲孙,其诸6吾仲孙与?”

【经】齐国人援救邢国。

【经】夏季,六月,辛酉日,安葬我国君庄公。

【经】秋季,八月,闵公与齐侯在洛姑结盟。

【经】季子回来。

【传】这里称他为季子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贤能。说他“回来”是什么意思?是为他回来高兴。

【经】冬季,齐仲孙来。

【传】齐仲孙是谁?是公子庆父。公子庆父为什么叫他做齐仲孙?是将他系在齐国上。为什么将他系在齐国上?是把他当成外国人。为什么把他当成外国人?《春秋》为地位高贵的人隐讳,为亲人隐讳,为贤明的人隐讳。(闵公、季子接纳了贼人庆父,是替闵公、季子隐讳。)子女子说:“根据古代的《春秋》写作(现在的)《春秋》,齐国没有仲孙氏,莫非是我国的仲孙氏吗?”

注释 1 洛姑: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境。2 季子:季友,公子友,称之为“子”,是褒美的说法。避子般被弑之祸奔陈,此时归国。3 外之:把他当外国人看待。4 子女(rǔ)子:公羊学说经师之一。女,姓。5 以《春秋》为《春秋》:以古时写《春秋》的眼光来看现时的《春秋》。6 其诸:表示揣测疑问的语气副词。或者是,大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