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他实施改革整顿吏治,从严惩治贪赃枉法

他实施改革整顿吏治,从严惩治贪赃枉法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唐武宗并不是一个只懂得游玩享乐的君主。和其他的皇帝不同,他在疯玩之后依旧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唐武宗接到状表后,沉默了许久,便下令淮南监军停止选美的活动。唐武宗在李德裕的帮助下于会昌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较为有效的就是对吏治的整顿。武宗为了整顿吏治立法极严,尤其是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治,更是从严从重,绝不姑息。

武宗时期的君主之治,可以说是昏庸和英明并存,其特点是表现了复杂的多样性。初上台的唐武宗是个年少天子,风流倜傥,喜好玩乐,劲头不亚于自己的父亲唐穆宗和哥哥唐敬宗。唐武宗非常喜欢骑射、打猎、击毬、鞠球、角抵这类活动,疯狂沉迷于各种武戏。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唐武宗并不是一个只懂得游玩享乐的君主。和其他的皇帝不同,他在疯玩之后依旧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唐朝在举行宴饮时风行酒令,唐武宗也深谙此道。他听说扬州的女伎多才多艺,尤其擅长行酒令,于是便命令驻在扬州的淮南监军使在当地选取十七名女伎献入宫中。为了逢迎君主的喜好,监军使要求当时的淮南节度使杜惊再加选一些良家美女,教她们练习行酒令之后一起进献到长安。

杜惊为人颇为正直,表示拒不参与此事。监军使见他如此固执,一怒之下就弹劾了杜惊。唐武宗接到状表后,沉默了许久,便下令淮南监军停止选美的活动。不久之后,淮南节度使杜惊入朝拜相。

唐武宗在位期间最成功的一大举措就是重用了宰相李德裕,可以说他中兴大唐的统治,有很大一部分是李德裕帮他完成的。千疮百孔的大唐终于重振雄风,顺利甩掉了积贫积弱的包袱。

唐武宗在李德裕的帮助下于会昌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较为有效的就是对吏治的整顿。为了提高朝廷各部门的行政效率,节省国库的开支,李德裕在征求了唐武宗的同意和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地裁减了冗余官员。此举虽然于国于家都是有利无害,但触及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痛处,因此一经实施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但在唐武宗的坚持下,裁减官员的措施还是突破了重重阻碍,推行了下去。(https://www.daowen.com)

除了对冗官进行了裁减,李德裕和唐武宗还对贪污、腐化等行为进行严惩,以此来加强国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武宗为了整顿吏治立法极严,尤其是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惩治,更是从严从重,绝不姑息。

因为贪腐的官僚行为一直是百姓痛恨的政府行为,为了改善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武宗在即位赦文中宣布将官典犯赃归于十恶、叛逆、故意杀人等罪行之列,排除于大赦范围之内。

有些官吏为了进京赴选,多有举债。虽然他们都说到任奉还,但是俸禄就那么多,导致了很多人的贪污受贿。为解决官吏的京债问题,会昌时期增加了这些人的薪俸,同时出台了新的政策,允许国家借款给他们以偿债。此外,还发给官吏养廉银以促使其奉公守法,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赃枉法问题,但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扶正社会风气,抑制贪污腐化,这一时期还加强了御史和谏官的权力品级。例如,会昌二年(842),朝廷下旨将御史大夫由从三品提升为正三品,将御史中丞由正五品上升至正四品。御史台作为古代吏治的监督机关,肩负着监察百官的重任。唐武宗这么做就是为提高其热情,使其更尽心尽职地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谏议大夫在初唐时期一直享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就是上疏劝谏、补过拾遗。唐武宗效仿先帝纳谏,从他主动提高谏官品级就可见一斑。武宗会昌年间对吏治的改革,令中晚唐的二十年间受益颇多,虽未能阻止李唐王朝的衰败,但最终使得当时的政治局面达到了相对清明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