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甜美梦幻艺术

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甜美梦幻艺术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有两位重要的花鸟画家,一位叫陈淳,一位叫作徐渭,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阳青藤”。陈淳的画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其实,观赏性的美不仅存在于陈淳的花鸟画中。谈到“美”的问题,所谓“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即使是“美”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徐渭是凄美,带着苦涩的味道;而陈淳的画含糖量高,像棉花糖,甜美又梦幻。陈淳闲情逸致、悠然自得,画中自然透出生活的甜美。

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甜美梦幻艺术

明代有两位重要的花鸟画家,一位叫陈淳,一位叫作徐渭,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阳青藤”。陈淳的画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美”是一个广泛概念,它可以分为不同种类。陈淳的画传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有甜度的美,是国画中的唯美主义,而唯美也代表着作品中的观赏性。其实,观赏性的美不仅存在于陈淳的花鸟画中。事实上,徐渭的花鸟画又或是唐宋花鸟亦是如此。因此,具有观赏的审美价值正是花鸟画的重要特性。所谓观赏性,简单来说就是好看、悦人眼目,这是人物画与山水画并不鲜明的特征。人物画家画的是人物的风度、神韵以及文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山水画中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树并不是现实中的景观,而是画家臆造的世外桃源。其实人物画与山水画并不需要通过观赏性来夺人眼球,因为它们自身主题的深度已经足够去吸引观众,而花鸟画题材与人物和山水相比,承载的内容显然没有那么厚重。既然在“底蕴层面”不占优势,那么花鸟画的不同凡响之处又是什么呢?正是赏心悦目的精妙笔墨。那么欣赏花鸟画到底要看什么呢?正是画家技艺的雕琢与笔墨间的韵味,这才是花鸟画科最鲜明的优势。谈到“美”的问题,所谓“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即使是“美”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陈淳和徐渭的花鸟画都美,但二者的美与观赏性又是不同的。徐渭是凄美,带着苦涩的味道;而陈淳的画含糖量高,像棉花糖,甜美又梦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画出如此“高糖分”的画?

陈淳《花卉图册》(之一)

陈淳《花卉图册》(之二)(www.daowen.com)

陈淳《花卉图册》(之三)

陈淳家境殷实为人又淡泊名利,在“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的文人知识分子争相入世的时代实属难得的洒脱。古代文人是一个纠结的群体,他们一生都挣扎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一时满腔热血、充满理想积极地入世,期望发挥自己的才能改变世界;一时又因为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狡诈而心灰意冷,消极地出世。陈淳并没有文人们的仕途烦恼,只专注于书画研究,一生过着清闲雅士的生活。陈淳闲情逸致、悠然自得,画中自然透出生活的甜美。他的花鸟画轻松无束,相较于宋代院体花鸟明显具备了写意的特征与趋势,用笔线条更加自由舒展,水墨效果突出,更具表现力,有表现主义倾向。虽然有突破,但尚且不足将写意花鸟提升到最高境界,原因有二:第一,虽然出现了写意趋势,但造型仍然较为严谨,刻画较为写实;第二,虽然画中有意境之表达,但仍然只局限于文人阶层的贵族情调,没有强烈的情感和震撼人心的力度。陈淳花鸟画创作的积极意义在于,他走出了与精致、工整、严谨、写实的宋代院体花鸟画派不同的写意花鸟画之道路,但他的局限性在于写意形式只局促在了小写意范畴,而未能走向更开阔的领域中国画按技法门类来分,分为工笔和写意,而写意又因为笔势强弱的不同分为小写意与大写意。陈淳的艺术将花鸟画带入了小写意的位置,而真正把写意推到极致开拓了大写意花鸟画派的人,就是在陈淳之后四十年出现的大画家,被称为“青藤”的徐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