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笔记:中外美术赏析

米莱斯《奥菲利娅》艺术笔记:美丽的沉水瞬间!

《奥菲利娅》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在文学作品中,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恋人,她是一个在父权社会下的悲剧人物。米莱斯画的就是奥菲利娅沉入水底的瞬间,这是一个多么凄美的瞬间!但米莱斯却没有将奥菲利娅的死画成精神病患者狼狈不堪的丑陋模样,而是画出了无与伦比的美。我们能够读到米莱斯对于奥菲利娅这个文学人物以及对于她死亡的态度。米莱斯认为奥菲利娅的死亡绝不是一个丑陋的结局。
理论教育 2023-10-02

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山水画代表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之一,现典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方山峦高耸挺拔、雄伟宏大,《溪山行旅图》中中峰鼎立的大山也同样具备了此特征,两米多的高度,是一幅巨型立轴式山水画。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利用流水雾气将图画分割成三块,并且每一区块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刻画。范宽《溪山行旅图》
理论教育 2023-10-02

新柏拉图主义:15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与信仰融合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发起者是一位柏拉图式的哲学家与神学家,他的名字叫作马尔西利奥·菲奇诺。马尔西利奥·菲奇诺成立了一个叫作柏拉图学园的团体,伟大的洛伦佐·美第奇正是这个团体的成员之一。新柏拉图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将基督教神学与柏拉图思想融合为一体,最初是一种思潮,然后衍生出文学、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新柏拉图主义画家赋予了绘画希腊神话的外壳,但其内核与精髓却是基督教神学。
理论教育 2023-10-02

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甜美梦幻艺术

明代有两位重要的花鸟画家,一位叫陈淳,一位叫作徐渭,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阳青藤”。陈淳的画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其实,观赏性的美不仅存在于陈淳的花鸟画中。谈到“美”的问题,所谓“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即使是“美”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徐渭是凄美,带着苦涩的味道;而陈淳的画含糖量高,像棉花糖,甜美又梦幻。陈淳闲情逸致、悠然自得,画中自然透出生活的甜美。
理论教育 2023-10-02

徐渭:智慧才华的象征

徐渭才气过人,在文艺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民间也被塑造成智慧与才华的象征。徐渭出生在一个低级官吏家庭又是庶出,父亲早逝,他是由养母养大。徐渭参加了八次考试,也就是说在科举这条路上他走了二十多年。科举考试的失利和政治生涯的完结使得徐渭的精神几近崩溃。其中,八大山人朱耷甚至还说过“愿做青藤门下狗”的谦卑之语。徐渭在情绪宣泄之后,最终选择了一个谨慎的结尾。
理论教育 2023-10-02

样式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审美趋势

样式主义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走向衰颓时期,这也使他们展现出与传统文艺复兴美术截然不同的审美趋势。例如,在人物造型方面,样式主义画家有意夸张拉长了人体比例。这在样式主义作品中均有明显体现。在色彩方面,样式主义一改文艺复兴时期的沉稳色调,色彩更加艳丽丰富,画中常常出现奇异的光影效果。题材方面,相对文艺复兴传统作品,样式主义的画作似乎更加阴郁晦涩,并且更加注重画中象征寓意的表现。
理论教育 2023-10-02

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起点

第一块为古希腊、古罗马;第二块是中世纪;第三块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间的五百年时间。古希腊、古罗马所倡导的“写实主义”道路在中世纪被阻隔,由拜占庭帝国发起的圣像捣毁运动使写实艺术差点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启才被重新寻回。但又区别与古希腊、古罗马,在文艺复兴时期相较于雕刻与建筑,人们更钟爱架上绘画。因此,文艺复兴时代也被普遍认为是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真正起点。
理论教育 2023-10-02

后印象主义VS印象主义:艺术追求的差异

不同于印象派,塞尚追求的是事物中的恒定性与稳固性,探索的是物质世界所隐藏的均衡、稳定的秩序。在塞尚的眼中,他认为印象派因为过分迷恋外光而使物体自身的恒定性遭到破坏。凡·高认为印象派画作仅仅是记录对景物匆匆一睹的印象,这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凡·高并不认同印象主义的艺术之道,他以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掌握画出事物表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艺术表达真挚的情感。
理论教育 2023-10-02

印象派联展:揭开艺术革新之门

印象派联合展览的起点应该从这张画《维纳斯的诞生》开始说起。因为遭到学院派评审的排斥,印象派画家所递送的参展作品纷纷被退回。库尔贝的成功使印象派青年看到了希望,在众多艺术前辈的资助下,他们在知名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届联合展览,展览的名称为“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莫奈、雷诺阿等人也以印象派画家自居,“印象主义”的名称也一直沿用到之后的联展。
理论教育 2023-10-02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品评析

总的来说,新古典主义是一种高雅、理性又克制的艺术风潮。显然,新古典主义冰冷、克制的格调无法成为人民躁动情感的宣泄口。为此,新古典主义的画展在藉里科这群激进画家的眼中是那么的冷漠、伪善又脱离现实。正在人们期盼的同时浪漫主义横空出世,它以新闻时事的方式第一时间揭露残酷的真相,又以热烈奔放的风格展现艺术家对社会事件的态度。
理论教育 2023-10-02

吴道子:盛唐画圣、中外美术赏析

吴道子,盛唐时期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中被称为“画圣”。“画圣”的称号代表着吴道子练就了绘画之最高境界,在线条、技法上是一座无法超越的高峰。虽然都被赋予尊称,但吴道子是不同于顾恺之的画家。同理,吴道子也因出神入化的画技在民间成了神话,被称为“画圣”,供奉在祠堂中。不仅有石碑蟾蜍的传说,吴道子妙笔生花的许多故事在民间早已广为流传。
理论教育 2023-10-02

徐悲鸿:中国画与油画双重身份+代表作品《奔马图》和《骏马图》

初到上海,徐悲鸿贫困潦倒,险些饿死,后得到艺术收藏家黄振之的资助,留上海继续深造。徐悲鸿作为艺术家有着双重身份,一为国画家,一为油画家。《奔马图》与《骏马图》是徐悲鸿最具代表性的国画作品。时至今日,水墨奔马已成为徐悲鸿艺术的标志。徐悲鸿在刻画骏马头部、颈部及躯干时,使用了浓墨渲染,但这墨块却起到了西洋画中以明暗法塑造形体的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0-02

东西对望:中外美术赏析及历史演变

“东西对望”是美术鉴赏研究中的重要话题,意指并置对比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远古时期,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被放置在同一出发点。19世纪中期,东、西方均走入近代社会,而近代是东、西方艺术正式对望,真正开始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的重要时刻。19世纪中期,东方艺术品大量涌入西欧,包括中国国画与日本浮世绘。近代东方艺术,对于西方文化、艺术其实是站在被动接受的立场。
理论教育 2023-10-02

印象派绘画技巧的突破:绘画工具的革新助推

印象派是一支描绘光线的画派,为了能够捕捉到光线,他们必须走出画室走向户外进行写生,而绘画工具的不断推新与进步的确帮了他们大忙。印象派绘画技巧的特点是快速,使用灵动纤细的线条画出光与色彩的交织。如果没有现代绘画工具的发明,我们很难想象印象派画风会在何时成形。这些小工具虽然不起眼,却为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0-0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裸女画:中外美术赏析

但事实并非如此,文艺复兴虽然推崇人文思想,但总体来说仍然处在宗教即天主教掌权时代,而裸女画相悖于宗教教义。因此,若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画作一一罗列,会发现裸女画其实少之又少。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裸女画主要集中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两个城市。希腊神话中风韵娉婷的女神成了新柏拉图主义画家手中的裸女原型。
理论教育 2023-10-02

拉斐尔前派:回归早期文艺复兴艺术

拉斐尔前派成员们认为艺术创作自拉斐尔的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套学院派“制度”,而正是在这样“制度”的影响下艺术家们逐渐失去了创造力,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遵照学院中的法则去完成作品。因此他们称自己的团体为拉斐尔前派,意思正是要回到拉斐尔之前以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卡拉奇兄弟所代表的学院派画家是拉斐尔的死忠粉,他们膜拜拉斐尔,称其为艺术宗师。
理论教育 2023-10-0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