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夹持与松弛的空间思哲分析

夹持与松弛的空间思哲分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2-16夹持与松弛图6-2-17卡斯特维奇古堡博物馆,斯卡帕设计。通过中央联系空间的波折起伏,形成夹持紧张的态势,使得前后两端的大堂与餐厅显得更为松弛开放上述场域建构的六大形式逻辑,实际上都可视为“之间”的关系。图6-2-19场域建构能量分析二次空间结构分解图:锦江之星东营店一层公共区域图6-2-20空间抽象关系分析过程

夹持与松弛的空间思哲分析

“夹持与松弛”是场域组合关系的“紧与松”“实与虚”“大与小”“明与暗”“轻与重”等反差对比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调动所有造形手段来形成场域层次的建构方式。与建筑设计中“先抑后扬”的手法有类同之处,但“先抑后扬”更强调空间前后的时间序列,而“夹持与松弛”则不受先后排序的制约,对比关系更为自由(见图6-2-16~图6-2-18 夹持与松弛)。

图6-2-16 夹持与松弛

图6-2-17 卡斯特维奇古堡博物馆,斯卡帕设计。空间紧松有序,节奏清晰,以串联的形式,构成夹持与松弛的关系

图6-2-18 锦江之星上海淮海中路店,室内设计泓叶。通过中央联系空间的波折起伏,形成夹持紧张的态势,使得前后两端的大堂与餐厅显得更为松弛开放

上述场域建构的六大形式逻辑,实际上都可视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存在于“围合与围合之间”“对峙与并置之间”;还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介入与呼应之间”“介入与背景之间”;更可以是“对称、对位与整体场域之间”“夹持与松弛之间”。

“之间”就是“层次”,就是空间关系。所有场域的建构,都是“之间”的建构。(www.daowen.com)

总结场域建构的能量逻辑(见图6-2-19 场域建构能量分析),并参见设计案例—锦江之星东营店(见图6-2-20 空间抽象关系分析过程)。

图6-2-19 场域建构能量分析

二次空间结构分解图:锦江之星东营店一层公共区域

图6-2-20 空间抽象关系分析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