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间思哲:非视觉元素的抽象对比与空间表现

空间思哲:非视觉元素的抽象对比与空间表现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视觉元素之外的元素抽象对比,均归入到“非视觉元素”的对比。虽说有些“非视觉元素”对比最终仍需通过视觉媒介来传达,但视觉表现在此不是作为对比内容的主要核心载体,仅仅作为转换角色。图8-3-1新旧反差同时并存,构成空间时间的层次对比“文化对比”,是地域性的对比表现。因“非视觉元素”的介入,融合“视觉元素”为一体,空间的表现力将更具有感染深度。

空间思哲:非视觉元素的抽象对比与空间表现

所有视觉元素之外的元素抽象对比,均归入到“非视觉元素”的对比。其内容范围变化甚广,设计中时常出现的有:时间对比、文化对比、动静对比、维度对比、声音对比、气味对比……虽说有些“非视觉元素”对比最终仍需通过视觉媒介来传达,但视觉表现在此不是作为对比内容的主要核心载体,仅仅作为转换角色。

“时间对比”,通常凭借新与旧的物件反差,同时并置于一个空间环境,瞬间体验到时光的流逝,使观者进入时空穿梭的感受(见图8-3-1)。

图8-3-1 新旧反差同时并存,构成空间时间的层次对比

“文化对比”,是地域性的对比表现。通常在同一环境中,并例不同文化范式的风格,追求一种当代性的表现语境与广阔的审美视野(见图8-3-2)。

“动静对比”,空间中介入富有运动感的对象或画面:如波动的光影、运动的影像、流动的水景、跳动的火焰、移动的装置等等,旨在构成与空间静态界面的对比关系,营造出空间的兴奋点(见图8-3-3)。

“维度对比”,空间中同时存在不同维度关系的层次对比,即强调在“场域”“界面”“物件”之间,其中某两项或三项的相互层次对比关系。比如:在一个具有深度空间的场域中,插入一个平面化的视觉维度,构成维度层次的对比(见图8-3-4、图8-3-5)。

“声音对比”,即由静态沉寂的场域与具有声响的场域相对比。

如此非视觉对比的空间关系,还可以列举更多,包括空间中的“气味”“温度”等等。虽然这些空间分割不再表现为硬质性的,但柔性的空间划分依然会形成带有某种特质的场所氛围,甚至成为中心区域,产生模糊的空间边界。

因“非视觉元素”的介入,融合“视觉元素”为一体,空间的表现力将更具有感染深度。(www.daowen.com)

图8-3-2 伦敦肖迪奇诺布酒店(Nobu Hotel Shoreditch)。设计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工业风相融合

图8-3-3 夜空中闪耀的北极光,与大地构成动静对比

图8-3-4 半透明印花画像玻璃办公室隔断。玻璃的通透呈现空间的深度,平面画画的插入构成二维与四维的重叠对比层次

图8-3-5 “墙之屋”,约翰·海杜克设计。突起的曲面体被大片平面框限,如同镜框中的画,构成平面与立体的二维、三维之间的对比;大片平面将建筑空间分割为前后两段,通过移动,感知空间整体关系,形成四维时间因素的介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