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调研过程及结果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调研过程及结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调研过程中,进行各类调研活动30多次,走访学校50余家。在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嘉兴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育人专修学院、浙江女子专修学院、浙江江南专修学院、浙江勤业学院、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助学单位开展调查取样。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调研过程及结果

针对自考全日制助学的新情况新问题,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于2007年下半年起即启动全方位调研活动。其中,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具体调研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进行各类调研活动30多次,走访学校50余家。2008年上半年,先后到浙江科技学院、中国美院、浙江林学院、江南专修学院、之江专修学院等学校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解办学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学校工作情况介绍和对自考全日制助学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还在浙江工商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蹲点调研,直接深入到学生和教师中,走访座谈,掌握第一手资料。

2008年5月,课题组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在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嘉兴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育人专修学院、浙江女子专修学院、浙江江南专修学院、浙江勤业学院、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助学单位开展调查取样。问卷发放的对象包括三类人群:一是全日制助学机构中就读的学生;二是助学机构中任职的教职员工,包括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三是助学机构中就读学生的家长。总计在三类群体中发放问卷近3万份,回收有效问卷合计18189份,其中学生样本容量为16515,教职员工样本容量为1225,家长样本容量为449。

此后,召开由学校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参加的各类座谈会近30次,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广泛征求完善全日制助学的意见。(www.daowen.com)

2008年下半年,课题组开始酝酿起草自考全日制助学规范管理的文件与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年底形成初稿,印发到全省各助学单位、各考试管理部门征求意见。就自考助学规范管理文件及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广泛听取全省所有助学单位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文件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参加座谈的自考全日制助学机构的代表分别来自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中国美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林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普通高校;以及浙江勤业自考学院、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浙江育人专修学院、浙江青年专修学院、浙江人才专修学院、杭州之江专修学院、杭州青年专修学院、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杭州现代科技专修学校、杭州现代财经专修学校、杭州人文专修学校等自考专修学校。

在此基础上,8月12日,针对自考全日制助学规范管理文件,专门召开了由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参加的听证会1次,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次。之后省考试院又邀请包括省政府法制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进行论证,逐字逐句进行修改。随后再次召开民主恳谈会、座谈会,邀请普通高校、民办全日制助学代表机构的负责人、新闻单位、考生代表参加,进一步听取对文件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经数十几次修改后形成的《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及《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再次发至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后,于11月19日颁发。

整个调研活动历时1年,调查对象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全日制助学机构负责人、教职员工、考生、家长,法制办专家、新闻媒体单位等,体现了反复科学求证、立足助学实际、统筹兼顾各方、力求切实可行等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