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争雄鼎盛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争雄鼎盛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达到争雄期鼎盛的原因是北方各诸侯国争战加剧、吴起变法的作用、楚宣王、楚威王的进取精神、楚国君臣的团结等。这是楚国出现宣、威鼎盛局势非常重要的外因。首先,楚宣王和楚威王积极进取,前已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争雄鼎盛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达到争雄期鼎盛的原因是北方各诸侯国争战加剧、吴起变法的作用、楚宣王、楚威王的进取精神、楚国君臣的团结等。

1.北方各国争战加剧

楚国宣威盛世的外部原因是此时头号强国魏国与实力正强的齐、秦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魏与秦、齐攻伐不断,无力兼顾对楚国的攻伐。这是楚国出现宣、威鼎盛局势非常重要的外因。

战国初,三晋配合,向外争夺扩张,势盛一时,其中尤以魏国最为强大,夺取的土地也最多,出现了魏独霸中原之势。其后,随着各自图谋扩张,三晋同盟也就瓦解了。公元前381年,赵与楚联合大败魏军,魏、赵关系破裂。此后,韩、赵与魏之间不断争战,三国同盟瓦解,魏国陷于孤立,发展一时受挫。

这时,西面的秦国和东面的齐国也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了,魏与秦、齐的矛盾因而也就骤然尖锐化,魏与楚之间的矛盾则相对缓和。秦自秦献公进行了一些改革后,国力日强,开始向中原发展。公元前366年,秦败韩、魏军队于洛阳。公元前364年,秦又大败魏军于石门,斩首六万。由于赵国来救,秦军才退。第二年,秦又攻魏少梁。公元前362年,魏相公叔痤大败韩、赵军队,擒赵将乐祚,攻取赵地皮牟等,威逼赵都邯郸。秦献公乘机派庶长国攻魏,在少梁大败魏军,生擒公叔痤,攻取庞城。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又与各国频繁相会扩大影响:公元前361年与韩昭侯在巫沙相会;公元前357年,魏惠王再次迫使韩昭侯在巫沙结盟;公元前358、357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先后两次相会;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等国国君迫于压力均入魏朝见魏惠王;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入齐与齐威王相会;同年,魏惠王又与秦孝公在杜平相会;公元前354年,赵攻卫,魏即出兵救卫攻赵,进围邯郸。

在魏国大力扩张时,秦乘机举兵攻魏,在元里斩首七千,攻取了少梁。接着,秦又攻韩,占上枳、安陵、山氏,并在此筑城。秦国的势力已伸入到韩、魏交界处。第二年,魏仍围邯郸不去,赵只得向齐、楚两国求救。楚国出兵救赵,同时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兵往救。田忌用孙膑策,进军大梁。魏军被迫回救大梁,与齐战于桂陵。魏大败。此即著名的“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之战)。魏国受到西秦、东齐的打击,一时陷入非常困窘的境地。魏对楚国采取妥协政策,集中力量对付齐国,并攻占了赵都邯郸。公元前352年,齐联合宋、卫攻围襄陵,魏惠王以韩国军队击败了齐等三国联军,齐国无奈,只得请楚将景舍出来调停,与魏国和解。次年,魏又归还赵都邯郸,迫赵盟于漳水之上,强迫宋、鲁等十二诸侯国来朝。魏与齐、赵结盟后全力西向击秦。公元前350年,魏举兵攻秦,围定阳,迫使秦孝公在彤与魏惠王相会和好。魏惠王与齐、赵、秦修好,声势盛极一时,“乘夏车,称夏王”(《战国策·秦策四》),俨然以天子自居。公元前346年,魏会韩攻楚,取上蔡。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宋、卫、鲁等国会于逢泽,秦亦派公子少官与会。会后,魏领诸侯朝见周天子。逢泽之会是魏惠王称霸之举。

逢泽之会后的公元前342年,魏国出兵攻伐未与会的韩国,韩败,向齐求救。齐以田忌、田婴为将,以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魏以太子申、庞涓为将,率十万众迎战。孙膑用“减灶诱敌”之计,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魏军至马陵,遭到齐军伏击,魏军大败,太子申被俘,庞涓自刎。从此,魏国转衰。第二年,齐、秦、赵乘魏败,分别从东、西、北边境攻魏,魏对秦反攻,又遭败绩。公元前340年,秦派卫鞅率兵攻魏,魏使公子卬迎战,结果被卫鞅诱执,魏国又一次大败。魏惠王献部分河西地与秦请和。

齐国自田氏取得政权后,国家相对稳定。公元前357年,齐威王立。齐威王任邹忌为相,进行政治改革,选拔人才,“齐国大治”,国力也强大起来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卫鞅变法,国力进一步强盛起来。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标志着魏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总之,在战国初期,北方强国魏国先与赵国争雄,后与齐国、秦国争战不休,对楚则基本上没力量征伐,给楚国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这是楚国宣威时期发展为鼎盛的重要外因。

2.吴起变法的作用

吴起变法是楚国宣威盛世的内因。吴起变法对楚国宣威盛世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变法的影响和吴起之死的后果两方面。吴起变法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减贵族爵禄,收减百官和封君子孙的俸禄,对妨碍楚国发展的贵族阶层的抑制还是起到一些作用的;吴起变法禁止大臣结党营私,奖励百官尽忠守职,杜绝权门请托之风,选贤任能,罢除无能无用之辈、裁减冗官,整顿了楚国吏治;有些被迁移到边远贫瘠之地的贵族对开发边远贫瘠之地起到作用;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注意耕战并重,保证军队得到给养,提高了楚国军队战斗力。因此,尽管由于楚悼王的去世导致吴起改革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改革很有成效,增强了楚国实力和战斗力,在楚悼王后期已经初见成效,其真正的成效经过楚肃王时期发酵,到楚宣王、楚威王时终于释放出来。这应该是楚国到宣、威时期达到战国时期也即后期鼎盛的重要内因。(www.daowen.com)

吴起之死也对宣威时期的强盛起到作用。吴起当时明知去探望已去世的楚悼王风险很大,但他仍然前往。当楚国对他怀有刻骨仇恨的贵族们见到他就立即射杀时,吴起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吴起有意趴在楚悼王尸体上,故意拔出射在他身上的箭插在楚悼王尸体上,为后继的楚王诛杀发难的贵族制造借口或者证据。这算是改革者吴起对楚国保守贵族最后的斗争,也是对楚国的最后贡献了。果然,继位的楚肃王诛杀70余家参与射杀吴起时伤到楚悼王尸体的贵族,没收了他们的家产、剥夺他们的封地。清理了楚国官场的冗官、冗吏和保守的贵族,极大地改变了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局面,加强了楚王权力;充实国库、增加了楚国税赋收入,对宣威时期的强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楚宣王的进取精神、楚威王的忧患意识和正确策略

从总体看,楚宣王和楚威王积极进取,楚威王充满忧患意识,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采取了得当的应对措施,因此,达到楚国后期的鼎盛。

首先,楚宣王和楚威王积极进取,前已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楚威王还充满忧患意识,《战国策》的楚威王问莫敖子华的记载就是证明:

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功,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又记他自谓:“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战国策·楚策一》)

可见楚威王是有忧患意识的,对战国时期楚国危险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关心楚国存亡,力争把楚国治理好。

其次,楚宣王、楚威王的正确策略。自战国初期魏国独霸中原至战国中前期魏国由强而衰的一百多年中,逐渐形成七强并立的局面。七强中,三晋间及三晋与齐、秦之间的矛盾与争夺一直极其尖锐复杂。其中先强之魏与后来日强的齐、秦的争战尤为激烈。举足轻重的楚国,面临如此复杂形势,始终持郑重稳妥方针,实行积极的休兵息民策略,既不轻率出动,又伺机进击,显示出稳重的态势,这也正是楚宣、威王的精明老练之处。楚国一直是大国强国,吴起变法时又强化了军队,并非无力量出击。当时中原各国对楚国是极其重视的,“好用兵而甚务名,终为齐患者,必楚也”,因此除了魏国偶而来犯外,一般都不敢对楚国轻举妄动。所以惠施所谓“休楚”与“以楚毁齐”是很符合楚国当时实际的,反映了楚国自楚肃王以来,一直采取休兵自重和伺机进取的合适策略。当然,楚国君臣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冷静观察,相机行事,如楚宣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得楚攻魏,取得很好效果。

4.楚国君臣、大臣之间的团结

宣威时期楚国君臣、大臣之间团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因。大凡楚国君臣闹分裂,君臣相互猜忌,甚至相互杀害,必然不会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这一阶段楚国没有此前此后那种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猜忌、杀戮,基本上能做到人尽其才;大臣对君是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君臣团结一心;大臣之间很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相互杀戮,大多能够做到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如当赵国求援时,楚国君臣商议对策,昭奚恤主张不出兵,让魏、赵两败俱伤。景舍认为要想使魏、赵“两弊”,必须“破魏”。但“破魏”的策略是自己少出兵,让赵、魏相拼,然后利用齐、秦力量去破魏。因此,两人意见虽有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保持自己的实力,削弱魏国。最后君臣达成一致协议。因此,宣威时期,楚国君臣和谐,君不在乎臣强,臣不做危害君主的行动,国家强盛,为中原各国所畏惧。

【注释】

[1]陈颖飞:《楚悼王初期的大战与楚封君——清华简〈系年〉札记之一》,《文史知识》2012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