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系统属性的研究成果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系统属性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过程的系统性,是对流域综合治理活动全过程实施的管理,其管理过程中规划、实施、评价、调控各阶段的协调配合以及小流域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无不体现出系统性。因此,小流域治理管理在同一个流域内也会有区段性和差异性。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小流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协同配合,以及系统内外进行的大量人、财、物、信息交换,保证小流域管理要素的协同性。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系统属性的研究成果

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将流域看作一个整体,将流域所涉及的所有环境、经济社会问题纳入流域管理的范畴、过程和战略计划,集成流域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统一管理,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在管理层次上,小流域综合管理体现了3个层面上的系统性:

(1)管理主体的系统性,即将流域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管理者的范畴,相互间结成一种伙伴关系。

(2)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即将与流域健康相关的水、土壤、大气和生物等自然要素和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纳入综合管理的范畴。

(3)管理过程的系统性,是对流域综合治理活动全过程实施的管理,其管理过程中规划、实施、评价、调控各阶段的协调配合以及小流域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无不体现出系统性。

因此小流域综合管理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这种系统属性源于作为治理管理对象的流域系统性,作为管理主体协调配合的系统性要求以及管理过程各环节和相应体制机制的内在作用机理的系统性,系统性特征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www.daowen.com)

(1)整体关联性。小流域是一个天然的集水区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自成体系的水文单元;是一个以水流为基础、以河流为主线、以分水岭为边界的特殊区域。小流域中最主要的因子是水,正是由于水的流动导致了流域内地理上的关联性及流域环境资源的联动性,也决定了流域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生态系统,流域系统中的任一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个流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另外,小流域又是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流域内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会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小流域这个特点要求流域内的任何局部开发都应考虑流域整体利益,考虑给流域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小流域管理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根据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以及流域的物理和生态方面的作用和变化,从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来考虑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这无疑是最科学、最适合流域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的一种选择。

(2)地区差异性。我国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二级区、三级区的不同小流域和小流域内不同区段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状况等方面有所不同。流域的整个生态系统覆盖了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自然景观、森林植被和气候特征具有差异性,导致区域地资源、经济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小流域治理管理在同一个流域内也会有区段性和差异性。

(3)开放耗散性。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小流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协同配合,以及系统内外进行的大量人、财、物、信息交换,保证小流域管理要素的协同性。小流域综合管理也具有耗散特征,具体来说,就是流域内各管理机构既要有分工和密切协作,又需要大力加强对外分工协作和科技、人员交流,通过各种有利因素,不断吸引外界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流域综合管理取得进展。

(4)统一性和层次性。流域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共同财富公共产品,对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必须是集体行动,个体对公共资源的自由选择与利用和社会对公共资源的分散管理,必将产生破坏性竞争。根据决策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主体越多越分散,管理责任就会越是趋于松弛,对资源的保护就越为无力,资源的状况则越坏。反之,权力越统一,责任就越大,权力越集中并趋向单一中心,责任就越明确,权力主体之间的破坏性竞争和摩擦就越小。同时,流域又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由多级干支流组成。一个流域可以划分为许多小流域,由此形成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各支流生态经济系统、上中下游生态经济系统、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等。因此,流域的统一性和层次性要求要求小流域尺度上的管理应该设定一个统一的流域机构实行整体管理和调控,小流域的开发利用及综合管理应该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和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