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园林之道

水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园林之道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园林中,水和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水和建筑相得益彰,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浙江嘉兴的南湖原本是平原上的一片静水,四周没有山峦景色的陪衬,于是造园家就在湖中筑岛建楼,化不利为有利,使其变成了一处水面和建筑完美结合的著名风景。当然,将自然溪流的曲水改作人造的小沟渠,其趣味和意境是大不相同的,可是从这一园林很有特色的风景设计中,可以看出水和建筑的紧密联系。

水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园林之道

在园林中,水和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些因水成景的园林中,主要的建筑通常是依水而建,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苏州留园的涵碧山房、北京颐和园的乐寿堂等。除了这类面对广阔湖面或中心水池的建筑之外,水和建筑亭榭的关系是丰富多样的:有的宁静幽深,建造在曲折蜿蜒、野趣天然的溪流之畔;有的引水环置建筑,波光倒影,迤逦多姿;有的则凌跨在水面之上,玲珑活泼。水和建筑相得益彰,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依水而造的建筑为观赏变幻迷人的水景创造了极好的环境,在一平似镜的湖面上,我国多种多样的古建筑更为园林的水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嘉兴的南湖原本是平原上的一片静水,四周没有山峦景色的陪衬,于是造园家就在湖中筑岛建楼,化不利为有利,使其变成了一处水面和建筑完美结合的著名风景。南湖上最主要的建筑当数烟雨楼,得名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名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楼建在湖中心的岛上,岛以土为主,又堆叠着山石作为陪衬。烟雨楼的形制较大,为两层的歇山顶,立于层层斜上的台阶之上,并且四面临水,成为湖区风景的构图中心。远远望去,巍楼高耸于烟波水面之上,呈现出一种雄伟的气势,是游客的必游之地。登楼四望,又有着一种别样的风情。

浙江嘉兴的南湖(www.daowen.com)

南湖是个多菱的地方,湖上莲叶丛生。每年的夏秋之际,人们在湖上泛舟采菱,在水上嬉戏,宛如一幅别致的江南农家乐画卷。在四周的堤岸上,垂柳丝丝,丰草茂林,青翠喜人。在绿荫丛中点缀着亭、廊、榭、轩等园林建筑。每当秋夜,明月当空,俯瞰南湖,水平似镜,莲萍朵朵,浩渺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好似笼罩着一层轻纱,显得既神秘又朦胧。在雨中欣赏湖景,四处一片苍茫,依稀可见岸边的亭台堤柳,比起风和日丽的情景,另有一番风味。

我国古代的文人在聚会时经常会玩一种名为流觞曲水的游戏:众人沿着一条曲折小溪坐开,主人坐在上游的第一位,出题让下游的众人对和。每次开始时,就在水面上放一只大盘,盘上载着一杯酒,顺流漂下。每当酒杯漂到一个人的面前时,这人便须及时联上一句。如果接不上,就要被罚酒三杯。历史上最有名的曲水流觞欢聚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书法家王羲之等一干文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的一次。少长群贤们聚往郡郊的风景地,作文吟诗,流觞取乐,王羲之为此写下了不朽名篇《兰亭集序》。在美丽的园林风景之地,一边赏着美景,一边开怀畅饮,并且同时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何等风雅动人。所以,曲水流觞一直是我国古代文人在园林游赏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要寻找到一条适合流觞的曲溪并不简单,于是,后来不少的园林就干脆结合水景的布局,叠砌出一些弯曲狭小的流水涧渠以供文人游戏娱乐。再后来,为了游览更加方便,就把这曲水设计得更小,放到建筑里,使流水的景色和建筑亭台完全融合在一起。北宋官方编纂的营造法规《营造法式》中,还专门收录了流觞亭地面曲水的做法,由此可见当时这一活动的普及程度。现在北京故宫内乾隆花园的主体建筑古华轩西侧的禊赏亭,还有北京恭王府花同园门右侧假山旁的流杯亭,皆是这类将动水引入室内的游赏建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上游水源,能够保障流觞活动的进行。比如在恭王府花园假山的东南角有一口井,在需要时可以汲水顺槽流下;而乾隆花园禊赏亭的水则来自衍祺门旁水井边上的两口大水缸。当然,将自然溪流的曲水改作人造的小沟渠,其趣味和意境是大不相同的,可是从这一园林很有特色的风景设计中,可以看出水和建筑的紧密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