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林:宫区建筑中的殿堂宫馆

园林:宫区建筑中的殿堂宫馆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颐和园成了她主要的居住地,宫区也进行了增建,有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乐寿堂、扬仁风和景福阁等建筑,以及寿药房、寿茶房、寿膳房、养花厂等众多服务建筑和大臣们休息的朝房。殿后西南方玉澜堂临湖而建,原是皇帝游园的休息处,后成为光绪帝的寝宫。宫区的建筑布局比宫城中的殿堂布局灵活,比较注意与外部山水观赏空间的协调。

园林:宫区建筑中的殿堂宫馆

我国古代君王后妃大多生活在禁宫深闱之中,除了像隋炀帝、明正德帝和清乾隆帝等少数人之外,他们一般不能随意出外游览,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苑囿,特别是郊外山水间的苑囿正好作为皇室成员都市宫廷生活的一种补充。他们可以在那里的山林泉木之中领略自然风景的美好,又可以在园中建造模仿一般城市的商业买卖街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到封建社会后期,帝王带着后妃们常常接连几个月生活在苑囿中。据史籍记载,清代康熙以后的历代君王,除了冬至大祀和新年礼祭等重大典庆期间住在大内宫廷中之外,几乎整年生活在各苑囿中。清代从盛期到衰落期的六个主要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帝,死于紫禁城的只有乾隆一人,由此可知苑囿是清皇帝的主要活动场所,实际上成了宫城之外的重要政治中心。

由于皇帝常年居住在苑囿,国家的一些政务、外交事务有时要在花园中处理,所以苑囿除了一般花园必需的山水风景之外,还有一个建筑密集的区域,我们将这一区域称为“宫区”,而与有山水风景的“苑区”相区别。宫区是皇帝和后妃在苑囿中进行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中心。皇帝园居时召见大臣,商协政事,接待各国使节,宴请来宾,接受恭贺,以及皇室成员后妃宫嫔们的寻欢作乐,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

颐和园原来叫清漪园,是清乾隆皇帝为庆贺生母孝圣皇太后六十寿辰,大兴土木在明圆静寺基础上扩建的,其宫区比起圆明园等主要苑囿要小一些。但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焚毁了所有花园。慈禧揽权时期,不顾民族危亡,私自挪用海军经费予以修整,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成了她主要的居住地,宫区也进行了增建,有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乐寿堂、扬仁风和景福阁等建筑,以及寿药房、寿茶房、寿膳房、养花厂等众多服务建筑和大臣们休息的朝房。

仁寿殿

从东宫门入,过仁寿门,便是七开间的仁寿殿,以前又叫勤政殿,其名称即点出了这一宫殿的功用,是召见群臣议政的正殿。在戊戌变法运动中,这里是革新派的大本营。1896年6月,光绪皇帝就在这里召见了康有为,密谈两个多小时,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以此殿为中心,周围建有许多供起居、娱乐之用的院落。殿后西南方玉澜堂临湖而建,原是皇帝游园的休息处,后成为光绪帝的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每逢慈禧园居时,均将光绪囚于此。

德和园在仁寿殿正北方。园中有三层大戏台,高2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式戏台。戏台顶端有绞车牵引,可以设机关布景。戏台底下还有一口大井和五个水池,以增加演戏的音响效果。帝王后妃们看戏则坐在对面的颐乐殿中。殿北有五间殿房,是慈禧看戏休息和吸鸦片的地方。此外,园中还有慈禧的狗屋,大如楼阁。德和园西的乐寿堂是慈禧的寝宫,和南边昆明湖仅一墙之隔。临湖有一水轩,叫“水木自亲”,轩外是御码头。要是慈禧由水路来园,便停泊在这里。为了方便赏景,在临湖院墙上开了许多漏花窗,有扇形、菱形、瓶形、壶形、石榴形、钟形和叶形等,透过窗观望湖光山色,宛如一幅幅不尽相同的图画。要是晚上泛舟湖上,也可从窗洞中望见宫中灯火,被称为什锦灯窗。(www.daowen.com)

这一区域的最西部是扬仁风小院,院中建筑布局规则对称。最北端的小殿平面呈扇形,阶前用条石砌成扇骨式样,又用汉白玉雕成扇轴,俨然一把可以开合的折扇,体现了扬仁风的主题。这小院地势有起伏,山石树木相互掩映,已经带有不少园林风景的趣味了。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和这一宫区靠得最近,阁前后各五间,有曲廊相通。凭栏四望,全山景色都可收入眼底。此阁正对乐寿堂,慈禧很喜欢这里的景色,每年七月初七祭牛郎织女,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都在此地。盛夏伏暑季节,还常在这儿和后妃、宫女们押宝、推牌九等。

万寿山东部山顶的景福阁

从上面这些简单的介绍,就可以基本了解到宫区在苑囿中的作用。除了朝政会客等日常公务之外,这里有舒适的生活起居,有美味的膳食供应,有听戏等多种娱乐,甚至还有专门吸鸦片、养狗的地方,可以说凡是人世间想得到的娱乐,这里应有尽有。要是苑囿仅仅是些山水风景,没有奢侈的享乐生活,皇帝后妃们是待不长的。然而,所有这些殿堂宫馆是建在大花园之中的,这就和宫城中的殿堂有所不同,尽管它们有着同样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要;但这里接近苑区,能够一出门,甚至透过门窗就欣赏到花园里的山水美景。颐和园的玉澜堂、乐寿堂都临湖,扬仁风、德和园均靠山,还有游人能很便捷地登上山顶的景福阁等。因此,苑囿中有了宫区,就使富有自然美的景色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享受结合在一起,使园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一些大型苑囿均有明确的宫区。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宫、松鹤斋和东宫三个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宫区。已毁的圆明园,作为清王朝最重要的一个苑囿,更有完备的宫区。从大宫门到九州清宴殿,几乎是紫禁城皇宫的缩小版本。大宫内设有内阁、礼部、吏部、兵部、都察院翰林院、户部、刑部、工部等近30 个中央政府机构的朝房。宫区正殿——正大光明殿宛如故宫的太和殿,皇帝每年生日受馈,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这里都能举行。宫区一般靠近大门,交通方便,既便于帝王后妃们来去起居,又便于接见来宾召唤大臣。同时,宫区也靠近主要风景区,以便帝王后妃入苑游览。宫区的建筑布局比宫城中的殿堂布局灵活,比较注意与外部山水观赏空间的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