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传统文化,关系赋能道德教育

基于传统文化,关系赋能道德教育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社会的发展,要以社会关系的优化作为衡量标准。而道德教育,则是通过教化民众,改善社会道德这一约束条件,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优化,实现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共同发展。通过“自省”,警惕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及时纠正错误,以维持人际关系的融洽。而“自我实现”必须以各种社会关系作为载体[43]。

基于传统文化,关系赋能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又如何评估?个人修养的提高固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大多数古代德育思想家们都将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落实在了社会的发展上。个人的发展,最终要为社会整体的发展服务。因此,评估道德教育是否有效,最终要看它是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助力。那么,何为社会发展?如何评价社会发展?

社会是各类人的集合体,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社会的发展,要以社会关系的优化作为衡量标准。道德,则是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约束条件。在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下,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得以按照合理的秩序展开。而道德教育,则是通过教化民众,改善社会道德这一约束条件,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优化,实现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优化。道德教育的效果,首先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面。通过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完善个体的品行,最基本的目标,是不断协调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格物”,掌握人性的本质,深刻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通过“自省”,警惕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及时纠正错误,以维持人际关系的融洽。通过“修身”,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高尚和受他人欢迎的人,以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第二,重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优化。个人的社会根性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必须以各种社会关系作为载体[43]。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是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风气不好,人心不古,最终损害的是个人的基本利益。但是,社会风气的提高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要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果人人都抱着“搭便车”的态度,社会何以发展?因此,就需要通过道德教育,给世人以警醒,明确个人与社会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呼吁人人都来为社会道德建设出力。

第三,重视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优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富强。一方面,不能一味地主张国家主义,以至于侵犯人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更不能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凡事都以个人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因此,道德教育更大的目标,应该在于协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将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富强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在剖析和总结古代道德教育方法与实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社会共生”的原则与方法加以运用,定能使古代文化中具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焕光辉,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强国战略添砖加瓦。汲取古代文化瑰宝之力量,古为今用,定能促进社会整体共生关系的优化,使得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社会力量的团结更上一层楼。

【注释】

[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0页。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9页。

[3]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7页。

[4]陈秉才:《韩非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9页。

[5]陈秉才:《韩非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4页。

[6]石磊译注:《商君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5页。

[7]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3页。

[8]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9页。

[9]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9页。

[10]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11]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1页。

[12]朱贻庭:《论“见利思义”与“成人”人格》,见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73页。

[13]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5页。

[14]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页。

[15]朱熹:《童蒙须知》,引自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1页。

[16]朱熹:《卷七十六题小学》,引自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71页。

[17]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七》,引自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18]张伯行:《小学辑说》,见《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19]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0页。(www.daowen.com)

[20]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4页。

[21]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107页。

[22]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3页。

[23]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6页。

[24]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上海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25]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页。

[26]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0页。

[27]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9页。

[28]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7页。

[29]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3页。

[30]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8页。

[31]志凤、蒋玉斌:《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32]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5—276页。

[33]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7页。

[34]朱贻庭:《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73页。

[35]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36]安小兰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8页。

[37]陈戍国撰:《礼记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页。

[38]关健英:《先秦秦汉德治法治关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39]胡守钧:《走出轮回》,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40]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41]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42]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页。

[43]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