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野芹菜、水芹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80 cm,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 cm,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 cm,宽1~2 cm,边缘有牙齿状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16 cm;无总苞;伞辐6~16,不等长,长1~3 cm,直立和展开;小总苞片2~8,线形,长2~4 mm;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花柄长2~4 mm;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与花柱基相等;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mm,宽0.7 mm,有一长而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2 mm。果实近于四角状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长2.5~3 mm,宽2 mm,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近于五边状的半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产于我国各地。多生于浅水低洼地方或池沼、水沟旁。农舍附近常见栽培。云梦野外多见。图片拍摄于曾店镇冯铺村。
【药材名】水芹。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的全草。
【采收加工】9—10月采割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茎细而弯曲。匍匐茎节处有须状根。叶皱缩,展平后基生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 cm,宽1~2 cm,边缘具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叶柄长7~15 cm。质脆,易碎。气微香,味微辛、苦。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用于暑热烦渴,黄疸,水肿,淋证,带下,瘰疬,痄腮。(https://www.daowen.com)
【附方参考】(1)治小儿发热,月余不凉:水芹、大麦芽、车前子各适量,水煎服。
(2)治小便淋痛:水芹白根者,去叶捣汁,井水和服。
(3)治小便不利:水芹三钱,水煎服。
(4)治带下:水芹四钱,景天二钱,水煎服。
(5)治小便出血:水芹捣汁,日服六七合。
(6)治小儿霍乱吐痢:水芹叶细切,煮熟汁饮。
(7)治痄腮:水芹捣烂,加茶油敷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